第205章 诸葛乔夺安定郡,抹书离间司马懿((2 / 2)

诸葛乔招了招手。

王平端来一个装有提花绫锦的木盘子。

诸葛乔以手示意:“杨先生不如鉴赏一番?”

杨条不明所以,但还是取了一匹提花绫锦仔细鉴赏。

越是鉴赏杨条越是心惊:“这绫锦的花纹,我竟从未见过!”

诸葛乔介绍道:“这是陇右最新的提花绫锦,尚未正式对外销售。”

“杨先生,你既然听过我在陇右的名声,那也应该了解我的为人。”

“我这人不喜欢竭泽而渔,凡事更喜欢追求共赢。”

“月支城以北,几乎都跟羌胡接壤,羌胡的贵族对中原的绫罗绸缎都颇为追捧。”

“这种提花绫锦,目前有十几种不同的花纹,足以满足不同羌胡贵族的需求。”

“若月支城的士民响应大汉,我可以低价将提花绫锦售卖给杨氏一族,至于你们给羌胡贵族如何定价,就看你们的本事了。”

“当然,以羌胡贵族的性格,他们也有更直接的方式,那就是抢!”

“对于这种破坏交易的行为,我是绝不会姑息的。”

“我这人没什么大本事,也就会些粗浅的战阵之术,可要对付月支城以北的羌胡贵族,我还是有自信的。”

话到此处,诸葛乔的野心也逐渐出现。

什么奇袭安定郡,也分明是在给提花绫锦找销路,顺带连经销商都找到了。

杨条语气急促:“辅汉将军,不知你有多少这样的提花绫锦?”

诸葛乔见杨条来了兴趣,笑道:“目前不算太多,十二蹑的新式织绫机,制造需要花时间,教会织女使用这十二蹑的新式织绫也需要时间。”

“不过,杨先生你可以放心,只要这雍凉是属于大汉的,这提花绫锦要多少我就能给你多少。”

杨条的注意力落在“十二蹑的新式织绫机”上,惊疑的看向诸葛乔:“这寻常的都是五十根经线的五十蹑织绫机,亦或者六十根经线的六十蹑织统机。”

“织一匹花绫至少都得花一个月的时间,辅汉将军你竟然有十二蹑的织绫机?那岂不是,几天时间就能织一匹花绫?”

诸葛乔轻轻抚掌:“杨先生的心算之术,令人钦佩。”

杨条的内心震撼不已。

一个月织一匹花绫,和几天织一匹花绫一对比,这简直就跟凡人遇见神迹一般!

“可张郃在安定郡有两万大军。”杨条犹豫不决。

提花绫锦的利润太大,大到杨条难以拒绝;只是张郃那两万大军让杨条心惊胆战。

月支城杨氏只是豪族,不是军阀,想直接抵挡张郃这两万大军是不可能的!

“张郃,回不来了!”

淡淡的话语,让杨条心惊不已。

见杨条惊疑不定,诸葛乔又道:“张郃在陈仓遇到了他的老对手,大汉的车骑将军张飞。”

“张郃敢撤兵回安定郡,张车骑就敢追着张郃入安定郡。”

“我在安定郡以逸待劳,与张车骑前后围杀,那两万兵就是瓮中之鳖。”

“以张郃的谋略,不难猜到回安定郡的险境,所以我料他不会选择回安定郡,而会选择去跟曹彰合兵。”

“然后再在长安的西北处部署重兵,以防我走泾水偷袭长安。”

诸葛乔徐徐的将张郃的应对道出,听得杨条更是心惊。

眼前的这个少年将军,气定神闲,将张郃的两万大军视若无物!

这分泰然的气度,真的是十八岁的少年能拥有的吗?

杨条不由想到了昔日的冠军侯霍去病,也是这般的天纵奇才!

“我会回去劝说众人,我只能保证,若张郃真的回不了安定郡,月支城必以大汉为尊。”

“可若张郃返回,月支城为了自保,也只能再投伪魏。”

杨条说得很现实也很坦诚。

而这坦诚也正是诸葛乔需要的。

正如诸葛乔方才所言,诸葛乔不喜欢竭泽而渔,更喜欢共赢。

强行让月支城的豪族去做力不能及的事,那是对月支城豪族民心的践踏。

诸葛乔亦是现实而坦诚的回应:“我也在此承诺,倘若张郃返回安定郡,别说你再投伪魏,就算你助张郃来擒我,我也不会怪你半分。”

“子均,给杨先生留下三车提花绫锦,作为我送给杨先生的见面礼。”

杨条见诸葛乔大手一挥就留下了三车提花绫锦,忍不住吞了口唾沫:“辅汉将军,这我不能收,我得先返回族中劝说众人。”

诸葛乔大笑:“我相信杨先生不会令我失望的,我还得前往临泾城,就不在此逗留了。”

“待我拿下临泾城,杨先生可先遣人确认张郃是否返回,再来临泾城与我商议。”

在杨条惊愕的眼神下,诸葛乔留下了三车的提花绫锦,就引兵往临泾城而走。

飘然而来,飘然而去。

看着这三车的提花绫锦,杨条忍不住再次吞了口唾沫。

有这三车提花绫锦在,回去游说众人压根不需要费多少的口舌。

而诸葛乔给的条件也非常的宽松,不用急着宣誓效忠,确认张郃没回安定郡,再举旗响应。

这几乎将杨氏的风险都规避了!

见行军速度加快,黄忠有些惊讶:“伯松,你不挨着拜山头了吗?”

诸葛乔笑道:“临泾城据此三十里,再拜山头这张郃或许就真回来了。”

“趁着临泾城空虚,先将此城拿下,断张郃归路!”

安定太守邹岐,曾在曹丕分河西诸郡设置凉州的时候出任凉州刺史。

然而这邹岐当个安定太守已经是勉强,当凉州刺史那就是力不能及了,刚当凉州刺史就遇上麴演张进叛乱,又有黄华、治元多等起兵作乱,令河西大扰。

曹丕就改张既为凉州刺史,仍令邹岐为安定太守。

当诸葛乔的五部飞军忽然出现在临泾城时,邹岐的整个人都是懵的。

在张郃走之前,的确有吩咐邹岐提防陇右的兵马。

然而。

邹岐的注意力都在临泾城南面的泾水沿途,而且还在泾水沿岸设置了烽火台。

连个麴演张进叛乱都平不了,邹岐的能力差是有道理的。

张郃率大军在外,邹岐在泾水还设置什么烽火台,将兵马放在城中,四面要道部署斥候就足够防范奇袭兵马。

邹岐偏偏要卖弄小聪明,对北面压根就没任何的防备。

以至于诸葛乔自北面羌胡地一路游山玩水十几日,然后走月支城奇袭临泾城时,邹岐几乎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就被诸葛乔破了城池。

“你就是邹岐?”

“比起张既,你还真是个废物啊。”

“你这样,让我很没成就感的。”

“给你条活命的机会,替我给武功水的司马仲达送封信。”

诸葛乔将一封信甩到邹岐脸上。

邹岐有些愣:“将军识得右仆射?”

诸葛乔冷笑:“怎么不认识?昔日汉水划界时,陛下与曹操在汉水叙旧,我亦与司马仲达相谈甚欢。”

“虽然我与司马仲达各为其主,但我对他的才能也是很钦佩的,尤其是他的两个儿子,皆是英才盖世、世间少有的俊杰。”

“说起来,我比司马师也只大四岁,也不知此子比起我来,孰高孰低。”

“若有机会,今后也想与司马师一较高低。”

“若不是上次我让张既给司马仲达送的信一直未有反馈,岂会让你这废物替我送信。”

“你这厮,问这种话作甚?”

“我与司马仲达各为其主,彼此心心相惜,英雄惜英雄,岂会是你这种废物能明白的?”

“子均,将他拖出城去。”

“这厮套了我的话,他的家小就不归还了。”

“若是我见不到司马仲达的回信,定是此贼不用心,届时将他的家小都砍了。”

邹岐大惊失色,正欲开口时却被王平直接拖走,压根不给邹岐半句话的机会。

黄忠不解:“伯松,你将邹岐放走,长安必定会有准备,这还如何奇袭?”

诸葛乔摇着羽扇,对放走邹岐并不在意:“老将军莫急,现在还不是奇袭长安的机会。”

“放走邹岐,只是想将上次未完成的离间计再用一遍。”

“我破金城的时候,曾让张既给司马懿送信,也让张既给司马懿带话,但我的离间计意图被张既识破了。”

“至今未传出曹彰跟司马懿不和的消息,想必张既是私下见的司马懿。”

“故而我方才故意羞辱邹岐,又提及张既送信的事,只是想让曹彰猜忌司马懿。”

“若无司马懿助曹彰,小小一个黄须儿又岂会是陛下的对手?”

黄忠恍然大悟:“曹彰虽然是西线都督,却远不如孟达受曹丕信任,曹丕不信曹彰,专门委派了司马懿为监军。”

“若曹彰猜忌司马懿,必会背着司马懿行事,此举不仅会给陛下觅得战机,也会让曹彰受到曹丕猜忌。”

“伯松的离间计若成,离间的就不仅仅是曹彰和司马懿,还有曹彰和曹丕。”

“将自相疑,兵家大忌!”

“伯松,老夫发现你用计越来越阴险了。”

“丞相向来磊落,都不屑用这种诡计。”

诸葛乔语气泰然:“老将军,你夸丞相,我这丞相长子也是很乐意的;有其父必有其子,就当你在夸我了。”

黄忠瞪着虎眼:“伯松,老夫可没夸你!”

诸葛乔大笑:“不必在意细节,如今安定郡已得,离间司马懿的人和书信皆已送出,就看这曹彰要怎么应对了。”

黄忠哼声道:“老夫对司马懿没兴趣,老夫只想去夺长安城。”

“伯松你可是答应老夫,要让老夫登上长安城的,老夫可是陪你出征一年了。”

自去年出征,黄忠就一直跟着诸葛乔,就为了能登上长安城。

如今距离长安城越来越近,黄忠这心情也是越来越忐忑,生怕这夺城第一功劳被抢了。

诸葛乔起身看向长安城方向,笃信而笑:“老将军,我能夺得陈仓,就能夺下长安城!”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