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英才荟聚,幼诸葛遇麒麟儿(38求追(2 / 2)

赵云见姜维败走,本就有防备,听得姜维大呼,连忙往右边一避,箭矢擦着赵云的头盔而走。

“唉!”

姜维握弓一叹,心中百感交集。

赵云见状,也取弓搭箭,大笑:“来而不往非礼也!姜维,你也避我一箭!”

只听得弓弦声起,姜维还没来得及偏头,箭矢就射中了姜维头盔上的羽缨。

见赵云箭术超神,姜维的心情更是复杂。

想赢赢不了,想认输又不甘心!

忽然间。

城楼响起了熟悉的呼唤声:“维儿!”

姜维大惊失色,见到城头的老母妻儿,不由热泪满眶:“母亲,是孩儿无能!不能再侍奉母亲身前。”

姜维恨恨的将长枪往地上一掷,下马就拜:“请老将军遵守承诺,只处置我一人,饶过我等老母妻儿。”

赵云翻身下马,将手中的长枪挂在马上,快步上前扶起姜维:“伯约快起!伱乃功臣义士之后,我又岂会为难你。”

“自我入城,对冀县士民秋毫无犯,梁绪、尹赏等人皆已心服而降,两人又向我力荐伯约。”

“我本不欲与你厮斗,只是听闻你数骑搦战,我不由想到了如你这般年龄时,也是如此胆大。”

“故而见猎心喜,欲与你斗上一斗。”

姜维吃了一惊,抬头目视赵云,却见赵云目光真诚没有半分虚假,这心中更是钦佩:“老将军胆识,我不如也!”

赵云遂引姜维等人入城,见老母妻儿都无恙,又听闻梁绪、尹赏等人具言赵云在城中善待士民。

姜维再次来到赵云面前,单膝跪下,拱手请道:“自曹魏篡权以来,我常有归汉之心,只是心中忐忑,不知汉室能否再兴。”

“今日见将军善待冀县士民,我心中已有明悟。”

“《诗》曰:‘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仁义之兵,所过之处,就如同及时雨降落,士民皆会欢喜。”

“故而尧讨伐驩兜,舜讨伐三苗,禹讨伐共工,汤讨伐夏桀,周文王讨伐崇国,周武王讨伐商纣,这两帝、四王皆是以仁义之兵驰骋天下。”

“将军以仁义之兵行于冀县,足见汉天子之仁,姜维不才,愿为汉室复兴略尽薄力!”

赵云见姜维不仅骁勇善战,更是知书达理,心中更是喜爱,遂扶起姜维道:“伯约能助汉,乃汉室之幸啊!明日我会驱兵广魏郡,这冀县就交给伯约了。”

姜维请命道:“我愿助将军取广魏郡!”

赵云却是摇头:“伯约,并非我不信任你。只是你如今初降,倘若去诈取广魏郡,有辱你的声名。”

姜维见赵云宁可不速取广魏郡也要照顾自己名声,心中更是感动。

另一边。

陈凤快马见诸葛亮。

得知郭淮出现在天水郡且行踪不明,诸葛亮亦是吃了一惊:“郭淮此人颇谙谋略,若是得知有兵马奇袭天水郡,定会猜到我的意图。”

“倘若郭淮走上邽遣人去长安,最多三日孟达就会得知陇右被袭,孟起那路疑兵就瞒不住孟达了。”

计划赶不上变化。

虽说赵云成功的拿下了冀县,但郭淮意外出现在天水郡,却是始料不及。

诸葛乔当即请命道:“丞相,无当飞军最善奔袭,请许我先往上邽。烧了上邽的渡口,避免有魏军趁机走渭水北上。”

诸葛亮拒绝了诸葛乔的请命:“伯松另有重任,若是在上邽耽误了时间,势必影响其他部署。”

“何人愿往上邽?”诸葛亮看向诸将。

骁将冯习请命道:“末将乃南郡人,颇知水势地形,愿请命前往上邽。”

诸葛亮点头取令:“冯将军,郭淮善战多谋,必会重兵驻扎渡口,若能烧则烧,不能烧就将上邽盯紧了,切不可轻易与上邽守军交战。”

冯习凛然领命:“末将必不负丞相所托!”

让冯习去上邽后,诸葛亮又催军速行。

刚行半日。

赵云又遣信使抵达。

“报!”

“丞相,赵将军取得冀县后,招降了郎中姜维、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都尉梁邱、郡吏上官子脩等郡中官吏。”

“又力荐郎中姜维,称其文武双全又忠勤于事,是难得的麒麟之才。”

“赵将军已留姜维守冀县,亲自统兵去广魏郡了。”

马谡闻言大惊:“赵将军岂能留降将守城?倘若降将再反,不仅丞相大军受阻,赵将军也会腹背受敌。”

“丞相,请分我一兵先行前往冀县,替代姜维守城。”

诸葛亮不答,而是仔细询问信使细节。

听得姜维数骑搦战,赵云又单骑出城斗姜维时,心中已经有了判断。

“伯松,你有何想法?”诸葛亮看向诸葛乔,语气中并无焦急之色。

诸葛乔沉吟片刻,道:“赵将军素来谨慎,姜维既然能被赵将军力荐,必定也是忠义有胆识的。”

“有姜维守冀县,足可避免冀县有人生乱。为防万一,丞相宜速速行军,在冀县立足,以督陇右五郡军政。”

马谡急道:“伯,辅汉将军,那姜维是降将!降将岂能轻易托付大事?”

在听到赵云力荐姜维,称其文武双全又忠勤于事、是难得的麒麟之才时,马谡心中有些慌。

这次平取陇右,诸葛亮是有意让马谡来督陇右五郡的,马谡也是清楚诸葛亮的意图。

如今人没到陇右,节骨眼上冒出个有麒麟之才的姜维!

马谡担心诸葛亮改变主意,让姜维来督陇右五郡,这心中难免对姜维有了敌意。

诸葛乔见马谡针对姜维,心中有了猜测,遂替赵云辩解道:“赵将军素来沉稳,不会视丞相大事为儿戏。”

“马参军也说了,对陇右的用兵原则要‘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如今姜维等冀县俊杰来投,正好证明对陇右的用兵原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赵将军本着信任姜维的态度而用姜维,若丞相再遣将去守冀县,岂不是让姜维等人起疑?”

“将帅彼此猜疑,此乃行军用兵的大忌。马参军熟知兵法,应当明白这个道理才对。”

马谡顿时语噎:“我自然明白!只是行军需谨慎,不可因为一时的大意就坏了整个陇右的布局。”

诸葛乔遂向诸葛亮请命道:“丞相,马参军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无当飞军行军快,不如让我先去冀县。”

“以我的身份前往,姜维等人必不会自疑;正好,我也想去见见赵将军口中的麒麟之才。”

姜维十九,诸葛乔十七,年龄也是相仿。

身为诸葛亮的麒麟子,去见见天水的麒麟之才,是合乎情理的。

诸葛亮沉吟片刻,道:“既如此,伯松可速往冀县,切记,莫要与姜维起了冲突。”

“幼常,你也过了而立之年了,心性应当沉稳一些,莫要遇事就急躁。”

马谡心中一凛,知道诸葛亮是在提点自己,连忙道:“丞相教诲,我铭记在心。”

诸葛乔遂召集王平等将,引无当飞军星夜兼程的前往冀县。

都说夏侯渊极为擅长行军,三日五百里,六日行千里。

诸葛乔的无当飞军同样不逊色,这群本就在南中之地攀山越岭惯了的劲卒,走祁山道这种山路更是得心应手。

日趋百余里对于无当飞军而言,也只是稍微有疲倦罢了。

行军速度不快,又如何能称得上“飞军!”

仅用了一天的时间,诸葛乔就引无当飞军抵达了冀县。

惊闻诸葛乔和无当飞军的到来,姜维、梁绪等人也是惊骇不已。

梁虔心中忐忑:“赵将军临走时曾言,以诸葛丞相到冀县的距离,至少得走三日。这才不到两日,怎么就有兵马抵达了?难道是诸葛丞相对我等不放心?”

梁绪亦道:“信使自冀县去报信,少说也得有半日,也就是说这支兵马仅仅一日就抵达了冀县?还是说是诸葛丞相提前部署的兵马?”

姜维蹙眉:“不要妄自猜测,先问问对方来意。”

众人不敢怠慢,纷纷来到城头。

王平见城头有人群簇拥,知道来了正主儿,遂上前喊话:“诸葛丞相听闻冀县英才荟聚,更有麒麟之才问世,颇为欢喜。”

“丞相担心怠慢了诸位,特令辅汉将军诸葛乔,引无当飞军五部,日趋一百三十里,来冀县犒军抚民。”

梁绪等人面色再变,议论纷纷。

“日趋一百三十里,这怎么可能?”

“观城下兵马,虽然有疲态,但列阵整齐,不像是疲惫之师。”

“辅汉将军诸葛乔?赵将军好像提及过,想起来了,是诸葛丞相的长子,今年才十七岁!”

“伯约,能猜到这诸葛丞相是何意吗?”

姜维则是眯眼看向王平身后,策马持鞭的诸葛乔。

良久。

姜维笑道:“开城门吧!诸葛乔并无恶意。日趋一百三十里却能军容齐整,的确无愧无当飞军之名!”

“诸葛丞相不愧是世之英才,长子比我小两岁,却能统兵有方;赵将军赞我有麒麟之才,我却言诸葛乔才是真正的麒麟儿啊!”

(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