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他日必报此恩(2 / 2)

直至为首那人朝着中年士子拱了拱手,道了一句,中年士子方才有些如梦初醒过来。

“吾观这位兄台似乎是遇到了些许不便之事,可需要帮忙?”

“那便麻烦阁下搭把手了。”中年士子连忙道。

“好。”

为首那人并不含糊,上前拍了拍那依然双手搭在棺材上的三岁男童的脑袋,温声地开口道。

“你已经做得很不错了,孝心可嘉,余下让吾来助你一臂之力可好。”

三岁男童感受着那温暖的手掌传来的热度,下意识地依言让开了位置。

而为首那人双臂一展,以着那异于常人的臂膀一合,明明看着似乎是千金之子的装扮,但却展现出了令人诧异的勇力。

还不等中年士子与老仆帮忙搭把手用力,那沉重的棺材便被为首那人直接抬了起来,然后举重若轻地往着马车里一推。

紧接着,为首那人又走到马车的轮子脱落那一侧,左右观察了一番,然后喊了一句。

“季常!”

“在。”

一个体格魁梧,满脸风霜之气,身披轻甲的汉子疾步走到了为首那人的身旁拱手听命。

“将马车这一侧抬起来,这轮子损坏并不严重,仅是脱落了而已,尚能修复。”

“是,主公。”

那汉子闻言,当即双手抓着马车边缘,双脚直插于大地,猛然一抬之间。

那装着棺材的马车硬生生地被汉子直接抬起了倒下的那一侧,与另一个轮子维持着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

且看着那汉子的举止,抬起一侧马车看上去并不吃力。

这一幕看得中年士子忍不住出声赞叹道。

“真壮士也。”

只是,更让那中年士子吃惊的是,那被汉子称呼为主公且装扮便凸显着身份不凡的为首那人,却是异常熟练地做起着匠人的活。

不过是片刻之间,那脱落的轮子就重新被为首那人重新装回了马车之中。

这一幕,让中年士子多有疑惑之余,却是看得那三岁男童的双目神采奕奕。

而为首那人拍了拍手上沾染的泥土污迹,温声地开口道。

“好了,那马车勉强能用,慢些赶路的话,料想再撑个百余二十里无甚问题,等到了下个城池,这位兄台再换辆马车即可。”

“感激阁下的出手相助,在下琅琊诸葛玄,不知阁下如何称呼?他日必报此恩。”诸葛玄连忙行礼道。

“在下扬州刺史兼吴郡郡守刘备,见过诸葛兄。”

刘备正色地回了一句。

此言无疑让诸葛玄为之一惊,万万没想到眼前这个面如冠玉且双手过膝的男人居然贵为一州刺史兼郡守。

更让诸葛玄吃惊不已的,还是刘备如此身份地位却依然谦和,甚至不嫌粗鄙为路人扶棺修车。

“传闻刘府君乃是仁德君子,当真不假,见面更胜闻名也。”

诸葛玄感慨地道了一句。

“虚名罢了……”

刘备拱手应了一句,然后目光看了看诸葛玄以及那三个孩童,问道。“不知棺木里的是……”

诸葛玄的语气有些悲戚地说道。

“那是堂兄,原为兖州泰山郡郡丞,此次中原大旱大疫,堂兄亦不幸染病亡于任上,故以玄前往泰山带堂兄返家归根,这三个也都是我自泰山带回的侄子。”

“节哀顺变。”

刘备闻言,也不由得有些叹息。

身为一郡郡丞,却染病亡于任上,大概率是一任好官,且尚且留下三个幼子,这三个幼子今后生活必然多有不易。

这不禁让刘备想起家中同为郡丞的李基,心中莫名地再度涌起几分紧迫感,朝着诸葛玄与三个幼子分别行了一礼后,道。

“备还急着前往拜访琅琊王,便不多留了,诸位一路小心。”

说罢,刘备看着那双目灵动且有神地看着自己的三岁孩童,温和且满怀鼓励地笑了笑,然后这才翻身上马,率领着那一众骑兵飞快地消失在了诸葛玄等人的眼前。

“也不知远在吴郡的刘府君,为何会在此处?”诸葛玄喃喃地道了一句。

忽然,那三岁孩童目光似是多了几分悠远地说道。

“或许,是为了救民而来。”

说罢,那三岁孩童朝着刘备远去的方向躬身一拜,自言自语道。

“他日诸葛亮必报刘府君之恩。”(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