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第142章 立场问题(2 / 2)

意识到这一点的糜竺,当即朝着李基躬身拜谢道。

“竺,在此谢过子坤先生,今后糜竺定当更加竭尽所能为主公所用。”

“子仲既已明白吾意,那便下去忙碌吧。且相对比协助元叹处理那些琐碎政务,不如将更多精力放在本职之上,‘财政’二字无非开源节流罢了。”李基笑着说道。

“谢子坤先生指教,糜竺铭记于心。”

糜竺感激地道了一句,然后便匆匆离开了正厅,显然是下去安排人手拿出一份切实可行的方案出来了。

唯有失了糜竺这么一个好不容易得来的帮手的顾雍,脸色更苦,且幽幽地看着李基道。

“李郡丞,糜大人才刚帮我处理了一点点政务,这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的……”

“元叹莫要抬举自己,倘若你判断不出那个‘无墙之城’的意义与收益,那么或许基该考虑的是否要换个人来处理政务了。”

李基一边悠哉地品了一口茶之余,一边随口地道了一声。

顿时,顾雍就不吱声了。

对于李基的用心与人品,顾雍始终保持质疑,但唯独对于李基的能力,顾雍不禁为之拜服,完全不能理解为何有人治政的目光总能够如此跨越时代。

适才一直在留心旁听的顾雍,同样也在心中推算了一番,发现李基所预想的没错。

如今,以着“仁德书院”为中心的确实仅是一片不宜耕种的荒地,但在李基划了那个圈,十年后恐怕那个拔地而起的“无墙之城”恐怕会成为整个大汉最为繁华之城。

同时顾雍也清楚或许这是李基在给予着自己的回报,决定稍后散值归家之后,一定要劝说父亲早早跟着糜家喝上这一口汤。

只是,还不等顾雍细想该如何劝说父亲,脑袋就直接被敲了一下。

“砰!”

“傻愣着作甚,赶紧处理政务。”

李基抬起敲了顾雍一下的竹简,然后将这一卷竹简丢到了顾雍的面前,答道。

“这一份处理得不妥,重做!主公秉承仁德之风,无须对流民百姓过于苛刻,能让利于民之处便尽量让利于民。”

“汝如今是主公的臣子,是我的从官,该以着主公与我的立场去处理政务,而不是以着……”

说到这里之时,李基的声音一顿,放缓了些许,一字一句地道。

“世家子的心态与作风。”

霎时间,原本表面老实,实则内里不以为然的顾雍只觉得心中一凛,下意识地抬头看向李基对上那一双似乎完全看透了自己想法的双眸,本能地低头,恭敬地答道。

“是,李郡丞。”

“元叹,眼光须放长远一点,我看好你,可勿要辜负了我的期望。”

李基道了一声,又轻敲了三下桌案,方才回到自己的位置处理着一些不宜交给顾雍处理的竹简。

入手第一卷,李基摊开之后眉毛便是忍不住略微一拧。

关羽回报:南面山越有所异动。

关羽没有提任何支援之事,但李基清楚以着关羽的傲性,值得关羽特意禀报之事足以说明恐怕不是小打小闹。

旋即,李基取来府衙之内关于富春山周边的地图看了起来。

毫无疑问,吴地毕竟临近长江,且追溯至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历经了越国、吴国以及楚国数百年的开发。

因此,吴地之内的山越数量不多,纵使是有山越部落的存在也是在吴郡南面。

关羽只需扼守富春山一带,就能阻断山越劫掠吴郡的可能。

只是,李基所心忧的是扬州其他州郡的问题,以及该如何方能使山越、蛮族真正融入到大汉之内。

……

与此同时。

失魂落魄之下的郭图,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离开的“仁德书院”,脑袋里除了满满的“四渡红水”形势变化之外,就是一种深深的挫败感。

或许,在外人看来,郭图的表现已经足够好,各种奇谋百出,硬生生在被包围的极端局势且兵力、装备差距极大的情况下。

以三万余轻步兵换了超过一万五的敌军!

然而,真正身处于沙盘推演之中,郭图才清楚蓝方所面临的到底是何等绝境,且自己的一应举措都不过是困兽犹斗,无意义的挣扎罢了。

更让郭图所难以接受的是,李子坤到底是如何在这种极端的绝境之中做得更好的……

这不可能!(本章完)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