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蔡全无结婚(2 / 2)

“嗯,明天还要早起去蔡全无那,你算是他朋友,我这边代表小酒馆的众人。”徐慧真道。

<div class="contentadv"> 徐得庸点点头便抱着小理儿回了家。

……

翌日一早,徐得庸锻炼完之后,心念一动开启盲盒。

“噗。”

一大包东西落入盲盒空间。

徐得庸一看竟然是一大包棉花,得有个四五十斤。

嘿,都是限量供应的好东西啊,以后娃的棉衣棉裤可以可劲用了。

这时,徐慧真也醒来起床,洗漱穿戴整齐后,徐得庸带着娘俩去往蔡全无家。

为了使其结婚更加有氛围,徐得庸还把他的手摇唱片机给带了上。

到了蔡全无家便放在屋内,上弦搭针,充满时代特色的音乐响起来,这喜庆劲立马更上一层楼。

今天的客人不多也就两三桌,蔡全无找了个老厨子做。

片刻之后,牛爷笑呵呵的来了,见面相互打过招呼后,看一切准备就绪,什么红对子、鞭炮等等。

他点点头笑着道:“嘿,全无,你这能当上公方经理还娶上这么好的小媳妇儿,可得要感谢得庸两口子,今天一定要多敬两人几杯,慧真那就免了,都得让得庸代劳。”

蔡全无高兴的傻乐两声道:“牛爷说的对,到时候肯定多敬几杯。”

徐慧真笑着道:“牛爷,该多敬的人是您吧,您可是大媒人。”

牛爷笑呵呵道:“嗨,我就走个过场,你们才是出力的人。”

蔡全无道:“都多敬,今天都多喝一些。”

徐慧真道:“酒虽好,但也不能贪杯哦。”

牛爷笑着道:“看,到底是谁也爷们儿谁心疼,这话里意思就是不想让得庸多喝啊!”

“哈哈哈……。”

众人都笑起来。

聊了一会,看时间差不多,蔡全无便带着徐得庸去接亲,同行的还有强子,强子也骑着板车。

到了何玉梅家里,新娘子已经画了淡淡的妆,一番简单的程序之后,新娘子便上了车,嫁妆很简单,一个小的梳妆柜,一些生活用品、衣服等等。

蔡全无骑着徐得庸的车带着新娘子和嫁妆。

强子则带着徐得庸,以及何玉梅的弟弟和几个亲戚。

蔡全无高兴的带着眼眶发红的新媳妇回家,两人都对未来新的小家充满了期盼和憧憬。

“来了来了……。”

强子在胡同口见到车来了,喊了两声立即点燃鞭炮迎接。

“噼里啪啦……。”

在喜庆和鞭炮和音乐中,在牛爷的主持下,蔡全无和何玉梅正式结为夫妻。

喝过喜酒吃过饭之后,强子自告奋勇的将送人的活揽去。

蔡全无不在,小酒馆和食堂还需要徐慧真主持,徐得庸便带着娘俩告辞回去。

至于刘德柱、强子可以留下来闹一闹。

……

隔了一天,便到了农历六月六。

所谓:“六月六,挂锄勾,叫了大姑叫小姑”。

这一天也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被称为“望夏节”,又称“天赐节”“炒面节”“闺女节”,旧时亦称“闺女回门节”。

出嫁的女儿会和丈夫一起于此日回娘家,探望父母,谓之“望夏”。

新婚夫妇须带“长葫”(谐音“长久粘糊”),以图夫妇恩爱长久,后来带长葫者已不多见,多带瓜果、白糖和饮料等消暑物品。岳父、岳母也会以汗巾、扇子、草帽等作为回礼。

如今,已少有人过望夏节了。

这“天赐节”,是宋真宗时期的官方节日,当时称为天贶(kuàng)节,天贶就是上天恩赐的意思,

在文献记载里,老京城的六月初六丰富多彩。

所谓“皇宫大内晒龙袍,宣武门外洗象忙。胡同小巷大酱香,农田小庙祭虫王”。

老京城还有“伏酱腊醋”的说法,说是“六月六汲水,作酱酿醋可防霉”。

这一天还有祭祀虫王的讲究。之所以选择这一天祭虫王,因为农谚有云“六月六,看谷秀”,这一天谷物开始抽穗,庄稼成长进入关键期,丰收与否此刻颇为关键,故而耕种者在这个重要的时段祈求风调雨顺,无虫无灾,体现了民众农耕对农时的高度关注。

说到六月六,还必须得提一提老京城赏荷的传统习俗活动。每年农历六、七月,什刹海、北海等地的荷花都争奇斗艳,吸引来自各方的人来观赏,可谓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民间有谚:“六月六,晒红绿,不怕虫咬不怕蛀。”因此,六月六又名“晒虫节”、“晒霉日”。

不过,徐得庸他们是晒不成了。

因为这一天是阴天,而且眼看着要下雨似的。

“六月初六雨,连阴四十五。”

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如果农历六月初六这天下雨,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预示着接下来很长时间都会以阴雨天为主。

徐得庸抱着小理儿从外面逛了逛回来。

现在这小家伙每天不出去一趟就讹人,真是人小鬼大。

……

天气阴沉,有些人却有些坐不住了。

比如被陈雪茹拿出把柄的廖玉成。

这段时间他无时无刻想将把柄从陈雪茹那拿回来,即便拿不回来也不能陈雪茹总盯着他。

经过他的观察和思考,便将目标放在了陈雪茹那个哥哥身上。

陈雪茹的哥哥名叫陈祖望,名字和人简直是两个极端。

要是他们陈家祖宗有灵,真说不定会气的从地里爬出来。

陈祖望游手好闲,自在家里的生意彻底落入陈雪茹手中后,他更是破罐破摔。

手里没钱就问陈母要,有了钱就三天两头不见踪影。

陈母生气教育了一段时间也是没用。

陈祖望的话说“你让妹妹把生意交给我打理,我就不出去瞎混了”。

可陈母知道,他根本不是那块料。

说教了一段时间没用,陈母也是“开明的”懒得再管了。

廖玉成找来了他的小舅子。

……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