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万事俱备(2 / 2)

徐得庸自然成人之美,将功劳归于黄大甫,这货笑的直咧嘴,让徐得庸有些没眼看。

自己这“僚机”只能做到这,接下来的事他就不能代劳喽。

<div class="contentadv"> 收钱,离开,又来到街道派出所。

刚子已经先到一步。

“庸爷您来了。”刚子笑着迎上来道。

徐得庸下车甩给他一支烟道:“早来了?”

“刚来,刚来。”

徐得庸忍不住笑了笑道:“你还真是‘刚来’!”

刚子愣了一下,也跟着笑起来,不过笑起来不像好人。

徐得庸不能说他丑,因为他是一个有素质的人!

“白小刚,你能耐了啊,竟然敢在派出所门口生事。”

忽然,一声呵斥传来。

刚子赶紧将嘴里叼着的烟摘下,一脸无辜道:“陈公安,你真冤枉我了,借我十个胆我也不敢啊。”

遇到熟人了。

陈公安走过来关心道:“得庸同志,他没有欺负你吧?”

刚子也是无语,欺负个嘚,要欺负也是他欺负我!

徐得庸笑着道:“谢谢陈公安,他还真未必欺负的了我。”

陈公想起来道:“差点忘了,得庸同志身手不错,不过你不要和他搅合在一起,这小子有打架欺人的前科。”

徐得庸声音小一些道:“不瞒陈公安,这家伙生事被我揍过,正巧我想置换一辆板车,这货消息灵通便让他给做个中人。”

陈公安点点头道:“你自己有数就成,我有事先去忙了。”

徐得庸道:“您尽管忙不用管我们。”

刚子一脸委屈道:“陈公安,我现在已经走正道了,您可别一直拿老眼光看我。”

陈公安没搭理他,径直走了。

徐得庸笑着道:“原来你叫白小刚啊,名字还挺秀气。”

刚子有点扭捏道:“庸爷,您就别取笑我了……。”

两人随便聊了几句,瘸腿的刘老头被儿子用板车驮着过来。

“刚爷,您怎么亲自过来了。”刘老头的儿子刘孟下车立即点头哈腰道。

刚子皱眉道:“刘蒙子,这可是派出所门口,你少在这出洋相。”

“是,刚爷,您说的对。”刘孟连忙站直溜道。

可能觉得有刚爷撑腰,他斜眼瞥了徐得庸一眼,围着徐得庸三轮看了看道:“这就是你的破三轮啊,比我家的差远了,五块钱的补偿太少……。”

“啪!”

刚子照着这货脑袋就是一耳刮子道:“这都是已经商量好的,你瞎逼逼什么!”

刘孟捂着脑袋低声道:“刚爷,多要十块,咱们对半分……。”

“分你个大头鬼,少跟我扯蛋,我是那样的人吗。”刚子又想抬手扇他。

这货立即抱头求饶。

徐得庸看了眼刘老头,他明知刚子还得看自己脸色,却没告诉儿子……。

他拍了拍刚子的肩膀道:“以后这货要是不正经拉客,见一次揍一次。”

“得嘞庸爷。”刚子立马配合着答应道。

正要开口的刘孟顿时目瞪口呆,刚爷的爷……!

刘老头在后面给徐得庸抱了抱拳,惭愧啊,自个的儿子管不了。

徐得庸还一礼,付了刘老头五块钱,嘿,没花自个的钱!

几人进入派出所,很快就办好手续,以后这辆三轮板车就在徐得庸的名下。

徐得庸也正式成为一个年轻“板儿爷”。

这年代行业被称为“爷儿”的,多数是一种调侃,带有“贬义”的色彩,比如膀爷、佛爷(小偷)、侃爷(吹牛逼的)、帽儿爷(傻逼)等等。

“板儿爷”称号流行还得公私合营后,拿死工资,服务态度便下降,拉货搬东西有时也爱搭不理。

人们才这么调侃起来,拉车的都成“爷”了。

这里将错就错这么叫着。

事了,告辞,徐得庸又扔给刚子一盒烟,骑着三轮板车回家。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他回家将板车收拾收拾。

半路在杂货铺买了合叶、绿色的油漆、板胶、长钉、弯钩等东西,五块多钱又花了。

这意外之财得尽快花喽,留着不好。

等他骑着板车回到胡同,路过的人见着惊讶道:“哟,得庸,这是换车了?”

“哎,李叔,我这以后改拉货,谁家有需要言语一声。”徐得庸笑眯眯道。

“成,有人用车我一定给言语。”

“先谢过您呐!”

……

一路上打着招呼回到四合院,将车抬进去,自然又引起四邻一番谈论。

徐得庸应付过去,便拿出尺子丈量起来,很快如何加固改造便了然于胸。

回到家便找出工具动起手来……。

傍晚,徐南氏急匆匆的回到家,看到停在倒座房附近的板车,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沉着脸来到中院,看到徐得庸正忙和,有些生气道:“小庸,你换车这么大的事怎么不事先和我商量一下?”

徐得庸耳朵上夹着炭笔,一脸诧异的抬头道:“奶奶,我没和您说过吗?”

“你什么时候和我说过!”徐南氏没好气道。

徐得庸一拍脑袋道:“那可能是我记错了,我一直想着和您提过了。”

“你少糊弄我。”徐南氏气呼呼的进了屋。

徐得庸耸耸肩跟进去,笑嘻嘻的道:“奶奶,我换车也是为了尽快完成您的心愿不是,三轮客车哪有三轮板车赚钱多,多赚钱娶媳妇生大胖小子啊!”

徐南氏闻言脸色稍霁道:“板车活重,我不是心疼你吗!”

“嘭嘭嘭。”

徐得庸拍了拍胸脯道:“没事,您孙子身体是铁打的,好着呢。”

事已成定局,徐南氏也就生会闷气,她气的是徐得庸不和他商议一下,可这是自己的亲孙子,她能怎么办?

“我去做饭了。”徐南氏没搭理他。

徐得庸笑着咧咧嘴继续出去忙和。

……

翌日,徐得庸锻炼深蹲不止,浑身每一次肌肉的绷紧都是一次收获。

所谓:付出才有收获,抬高才能深入!

饭后,徐南氏拿着缝制的手提布袋,自个小疾步走着去居委会了。

这股气还得过两天才消停。

徐得庸今天继续收拾板车,等中午天暖和一些后,他调制好油漆将车涮了一遍,又将处理好的木料刷上漆。

嘿,“老黄瓜”涂绿漆——装嫩!

接下来就等着它们干透、安装便好。

等明天收拾妥当,他要去小酒馆、丝绸店瞧瞧,顺便拉点业务。

“啊……。”徐得庸迎着太阳伸了个懒腰,镜头拉开,他不断缩小,最后化作肆玖城的一粒尘埃。

这一日,一月二十五日,经最高GW会议讨论通过《五六年到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第27条规定:

“从五六年开始,分别在5年、7年或者12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

……

感谢“霜夜翼”“忆寒蝶梦”“骑猪的王”“爱看书的老施”“百年老魔”“书虫爱米粒”“沧浪之水66”等兄弟的月票

感谢兄弟们的每一份支持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