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工商业外迁(2 / 2)

“可这一次,北方的金人被击溃,一举收服北方甚至收服了燕云十六州。”

“在所有人心中,新城不再是那个游离在朝廷之外的国中之国。”

“现在他们恐怕要觉得,临安才是那个国中之国了。”

朝堂那帮人以前烂不烂,百姓不知道。

毕竟几千年来,都是这样的日子。

可有了新城的榜样作用,大家都发现,原来日子还有另外一种过法。

之前大家总觉得新城不安稳,害怕新城市昙花一现。

可现在,八万人围歼了支援的金人六万,完颜宗翰二十几万大军被逼西逃。

要知道,大宋巅峰时期百万大军都做不到!

现在,没人觉得新城只是昙花一现了。

而且在这个信息闭塞的时代,新城的种种好处,想要传出去,也需要时间。

之前那五年,这一次北伐,再加上新城报纸走出了新城。

种种影响之下,各地的人,但凡有条件的,都想去新城,过上好日子。

新城市开放的,是包容,连城墙都没有。

自然不可能把这些人拒之门外。

这就导致新城的人口急剧膨胀,已经造成了部分公共资源紧张的问题了。

叶霄这次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新城的大门,不能关上。”

“就算我们禁止了外来人口进入新城,也无法缓解状况。”

“到时候反而会有大量偷渡的黑户。”

“黑户的数量一多,就容易引发各种问题。”

“各地的户口工作一定要做好,只要我们保持开放的态度,就能最大程度避免黑户问题。”

“每个百姓都在册,对我们的管理,治安,有重大意义。”

“至于人太多的问题,堵不如疏。”

“新城的劳动力缺口饱和之后,会以一定的规模继续发展扩大。”

“增加的人口只要能满足新城劳动力增长的缺口就好。”

“至于多的人,完全可以去恢复区。”

叶霄手指北方。

“新城的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在生产力进步到一定程度前,这种饱和很难突破。”

“不论是想要投资经商,还是想要开办工厂工坊,新城已经不是最好的选择了。”

“整个恢复区,因为缺少资金,只有农业恢复甚至超越了之前的水平。”

“而恢复区的工商业,还有大量的空白,在恢复区搞工商业,机遇和市场要大的多!”

“而且将煤铁矿,冶金工业,纺织工业,办在原料产区,会大幅降低成本。”

“运输成品的花费,要比运输原料低的多。”

叶霄一边说,手一边指向了京东西路,太原,河套平原。

“现在的问题是,大家知道新城,还不清楚恢复区。”

“加强宣传,向恢复区招商引资,那些嗅觉灵敏的商人,会发现恢复区才是接下来最合适投资的地方。”

“新城不是不好,只是大量的投资已经让市场的各个方面趋于饱和。”

“现在新城还需要大量的出口才能保障产品不会堆在仓库里卖不出去。”

“而大量的出口其中一部分原因是恢复区各种物资的紧缺。”

“等恢复区这些物资能够自足,新城庞大的生产能力会因为运输距离和原料成本的缘故,失去竞争力。”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