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到了洪武十六年,田野上全是百(1 / 2)

第268章 到了洪武十六年,田野上全是百姓!(求订阅!!)

被欧阳伦劈头盖脸一顿骂。

下面这些知府知州脸上有些尴尬和羞愧,当然也有些不服气。

其中就有赵天明,“大人,永安府这段时间发展得还是很不错的,桥路修了不少,府治城池又扩大了一倍,整体大小已经和北平差不多了,而且税收也在增加!”

“你要骂人,骂他们,别连着永安府一起骂啊!”

听到这话,欧阳伦没好气道:“赵天明你还真是飘啊!”

“真不知道你自信是从那里来的,修路桥、扩大城池,这的确不错,花银子谁不会啊!可赚银子呢?自从我当了北直隶布政使,将永安府交到伱手里,除了花一大堆银子修桥修路、扩大城池外,还做了什么事情?现在整个永安府库银少了大半对吧!”

“你还有脸跟我说税收增加?税收的确是增加了,一年增加百分之二,老子就算是把钱丢在钱柜里面,也比你增加得多!”

“花钱越来越来多,赚的钱却是越来越少,此消彼长,相信很快永安府就会衰败,没有之前那样的生机勃勃!”

“如果这样都能够算是治理得不错的话,那我欧阳伦无话可说!”

听到欧阳伦这一番话,赵天明原本无比自信的面容彻底消失,陷入沉思当中。

噗——

北平知府徐凉没忍住笑了起来。

欧阳伦立马狠狠瞪了一眼徐凉,“你还好意思笑别人,北平情况很好么?”

“北平作为北直隶省会城镇,发展却连永安府不如,就算是新城计划开始,无数工匠涌入北平城,也没能接好这波滔天覆盖,新城计划运行很顺利,但是北平的发展却是平静如水。”

“按照这样下去,北平迟早被永安府超越,到时候我不介意让永安府成为新省会所在!”

徐凉脸一下苦了起来,那里还有半分笑意。

“大人,我们宣府先天不足,发展自然.”见欧阳伦目光扫到他,焦仁主动解释起来。

欧阳伦白了焦仁一眼,“你倒是有自知之明,但是有屁用啊!你当宣府知府多少年了?宣府还是那个鬼样子!”

“贸易城离你宣府最近吧,我也没看到你有什么动作啊?”

“我不知道你在等什么?等天上掉馅饼下来么?!”

焦仁被骂得脑袋耷拉,不敢再说任何话。

其他知府知州也是纷纷将脑袋低下,生怕被欧阳伦盯上。

欧阳伦骂了半天,这群知府知州老老实实听了半天,或许是骂累了,欧阳伦这才停了下来,端起茶杯喝上一口。

“你们能不能让我省省心?啊!”

“都是当知府知州的人了,咋就这么不成熟呢!非要让我骂一顿才行。”

“当然了,今天把你们叫过来,也不光是骂你们,主要是给你们宣布几个事情。”

“第一件事情,关于红薯种植的相关培训工作要提前开始,等明年新的红薯种出来后,咱们就有足够的红薯作为种子,到时候就能够在全省铺开,你们各州府下去后要积极组织培训,当然了培训费一分也不能少,对于家庭困难、表现积极的农民,官府该补助的进行补助。”

“第二件事情,接下来宣府将会进行大规模种植红薯,到时候十万北伐军会进入宣府开垦荒地,这事我已经和魏国公徐达商量好了,焦仁你记得对接一下,做好后勤服务工作,有不懂的地方问赵天明,别来烦我。”

“第三件事情,之前开荒土地政策在永安府运行的还不错,我打算在北直隶运行,具体如何操作,还是去找赵天明,这件事谁要是做不好,那他就可以主动辞官了。”

“最后一件事,虽说宣府现在是全省发展的重点,但其他州府也得跟上,别tm掉队!再说一遍,天上不会掉馅饼,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说完了,今天我这里不留饭,都滚吧!”

被一顿臭骂的知府知州们那里还敢留下来吃饭,全都麻溜闪人,打算回去按照欧阳伦今天的要求大干一番,要是下次还交不出像样的成绩,估计还会被骂得更惨。

欧阳大人骂起人来太恐怖,太吓人,溜了溜了。

不知不觉时间来到了洪武十六年。

大雪逐渐化去,天也没有那么冷了。

各项政策推出后,整个北直隶像机器一样急速运转起来,培训的培训,荒地也在有条不紊的开垦着,只等红薯种子到位,就立马开始种植!

焦仁跑来给欧阳伦汇报工作。

“大人,这十万北伐军干活就是利落,这才多久啊!就已经开辟出了万亩田地,下官现在根本不担心田够不够用,而是担心红薯种子够不够用了!”

“放心吧,现在红薯种子供应整个北直隶肯定不够,但是只供应宣府根本没问题,等雪彻底化掉,一开春你们就赶紧种上,等到了夏天就能收获更多的红薯,到时候全省就有种子了。”欧阳伦拍了拍焦仁的肩膀。

“你们宣府的百姓有调动起来吧?”

焦仁点点头,“这点请大人放心,百姓们一听要种植红薯,一个个都激动得不行,宣府各个县衙衙门每天都挤满了要学习种植技术的人,这段时间光是收取学习费用,咱们就多了近几十万两。”

说到这里,焦仁内心也忍不住感叹,让百姓交钱如此积极的,恐怕也就只有欧阳伦了。

只要自己好好跟着欧阳伦干,今后绝对有前途。

宣府。

一处野地上,一眼望去全是百姓。

这些百姓先是将地上的大树、植被除掉,接着将空地划分成为一块又一块,有官府吏员在现场登记,将这些地分给不同的百姓,分到地的百姓便迫不及待的开垦起来。

将一块山地开垦成为一块田地,需要诸多步骤,首先是土地清理,需要清理土地上的杂草、石头、树根等杂物,让土地变得平整,接着土地翻耕,将土地进行翻耕,让土壤变得松软,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做完以上两步土地还是不能直接耕种,需要对土地进行改良,比如加入肥料、掺入沙子或粘土等,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

之后还要修建排水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还得建立农田设施,如灌溉系统、道路、防护林等,以便于后续的农业生产和管理。

只有将这些做好,一块山地才能变成耕地,在这个过程中土地都不会有任何产出粮食。

正是因为这样,普通百姓开垦荒地的意愿并不强烈,但是宣府执行的政策与往常不同,政府直接雇佣百姓开垦荒地,按开坑土地多少结算工钱,不经如此这些开垦出来的地,开垦的百姓有优先承包权,而且不用额外付费,唯一就是税收会多一些,但是比去当佃户被地主收走的要少很多,基本等同于是自己的地。

百姓在心里简单一算,就知道这事可以做,纷纷跑来开垦荒地。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