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南宋想招安张勇,绝望的金国(1 / 2)

第210章南宋想招安张勇,绝望的金国

此时,南宋境内到处都是文人才子,声讨张勇的声音。

“江湖术士张勇,卖国求荣,投靠蒙古,占据关中。”

“被蒙古封为关中伪王,天子何不伐之?”

“我呸,此人还自称为什么神人,使者不过是江湖术士罢了,放放风筝,点点孔明灯,就敢说是飞天神器?真是欺我大宋无人。”一个南朝文人开口说道。

“可不是吗?这种鬼话,也就骗骗那些北方蛮子罢了!我等读书之人,岂能不知他那种鬼把戏?”

“此人能够夺取临洮府,进而打败金国大军,占据整个关中,乃是沾了我大宋天师的光。”一位文人开口说道。

“兄台何以见得?”

“哼!之前我大宋数万大军,围困临洮府两月有余!临洮府已是弹尽粮绝。

金国大军,更是被我大宋铁狮打的不敢出头,损失惨重,军中死伤者不计其数。/apk/

若不是因为赵范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此时整个关中,应该被我大宋拿下才对,能轮到张勇这个卑鄙小人?”一位文人才子顿时发表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讲。

仿佛张勇能够夺取整个关中,都是占了他大宋的便宜,若没有大宋之前的攻击,此人如何能够占据得了关中。

可恶那个赵范!若不是此人临阵脱逃,此时取得整个关中,威震天下的就是他们大宋了。

“唉!可惜啊!朝中武将都是贪生怕死之辈,上了战场不肯用命,连累三军将士受害。”一位文人拍着桌子叹息着说道。

“我等应该联名上书,请天子派兵伐之。”

“现在蒙古大军撤走,关中兵力空虚,此时不取,更待何时啊?”

“对对对,联名上书,联名上书。”

也没有任何人策动或者任何人指挥,这帮文人才子就莫名其妙的开始痛恨张勇。

并且越演越烈,逐渐演变成了上万名秀才同生联名上书,要求朝廷出兵北伐。

临安府,南宋皇宫之中。

赵昀这段日子也是头痛无比,一个汉人被蒙古封王,这件事情已经传的天下皆知了。

虽然对外的解释,这位汉人还是他们黄金家族的人,甚至是成吉思汗的女婿,这样的身份被封王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而且这件事,和他们大宋好像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为什么要我们北伐去夺关中呢?现在是北伐的时候吗?

之前为了支援西夏,大宋就凑了一大批粮草,还调集了足足十万大军出动。十万大军出动啊!

这可是劳民伤财的事情,大宋的国库瞬间就开始见底了,自己继位才两年的时间,还没充实国库呢!反倒是把国库给花空了。

而且因为对于西夏的支援失败,占据金国临洮府的计划失败,让南宋这一次可以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白白给蒙古人送了十几万石粮草。

调集军队进行北伐,可不是说说而已。大宋一般要经过数年的准备,甚至十数年的准备才可以行动。

在支援西夏事件发生之前,大宋就和金国发生了多次的摩擦,虽然金国派来进攻大宋的部队被打败了。

可他们大宋也不是毫发无伤啊!那也是损失惨重的好不好?

之前,能够凑出十万大军前去攻打临洮府和支援西夏,已经是大宋的极限了,现在战事才刚刚结束。

而且马上就要到了最忙碌的春耕时分,这个时候派军队出去打仗,那又是一笔巨大的消耗。

蒙古大军虽然撤走,但也是留下了防守兵力的,关中汉军的数量就有五六万之多,据说还有一些西夏的降卒和蒙古本部骑兵。

光是这些军队,大宋若是北伐,至少要出动十万人的大军才可以。

毕竟夺取关中,你不是光夺下来就行了,还需要防备别人来打你。蒙古的实力,他们大宋之前是领教过了。

那是根本打不过,特别是在野战方面,而且朝中的大多。臣子都十分看不上北方的汉人,对于他们的态度十分的恶劣。

民间百姓不知道,但作为大宋皇帝,赵昀可是知道一些事情的。

曾经在山东发动大规模起义的红袄军,在抗金抗蒙之初,就向他们大宋请求归附。

结果因为朝中大臣各种迷之操作、神之操作,让原本归附于他们大宋的红袄军,居然选择归附了蒙古,后又反叛。

这帮文人才子想的是大宋的天师,一到这数万关中子弟兵就立刻倒戈相向,开玩笑,如果真是这样,他们大宋北伐早就成功了。

“唉!官家!你也不必太过于理会民间的那些声音!他们这些人,哪里知道这些朝廷大事呢!光有一腔热血,嘴上说说而已。”权臣史弥远站在一旁,开口说道。

自己年轻的时候,如果听到这种消息,恐怕也会慷慨激昂的加入上书大军了。

然后要求朝廷北伐吧!不过在当了几十年的官位极人臣之后,这种想法反而有所改变了,打仗可不是说说而已。

要考虑的地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之前出兵西夏,就已经让大宋国库空虚了,若是不经过几年的积攒,根本没钱去出兵。

防守敌人的攻击,和出兵去攻打敌人,这完全是两码事。

“爱卿!伱说,这个叫做张勇的,能不能将他们招安啊?将他们招致我大宋。这样我们就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整个关中了。”赵昀眼珠子动了动,突然开口说道。

据说这个叫做张勇的人十分年轻,和自己好像差不多大,也是二十来岁。

若能将此人招安到他们大宋,那确实是大功一件,对他们大宋的好处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官家!此人之前可是割去了监军的双眼,甚至扬言要攻入临安府挖出天子的双眼的。”一个文官站在一旁,开口说道。

“此事,不过是刘监军一面之词罢了!真实情况又有谁知晓呢?都是他自己回来说的而已。而此人说的话。这天下的文人墨客不知道,难道你们还不知道吗?”赵昀开口说道。

这个监军,前一段时间在大宋搞出了一个超级大地震,说的自己好像多么多么为朝廷效力。

受了多大的委屈,但真实情况,真正的战报传来之后,一比较就知道他说的到底有多离谱了。

所以对于挖眼睛这件事情,赵昀也觉得是以讹传讹,至于在身上刻字,这位监军之前做出来的事情,让人在自己身上偷偷刻字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赵昀对于这位信口雌黄的刘监军,已经是失去了所有的信任,对方说的话,他是一句都不相信。

“官家!此事恐怕不好办,若要招安,必须给予对方好处才可以,现在蒙古人可是给他封了王位的。”另一位武将起身开口说道。

“蒙古所封之王,其实说白了,也就是个万户长罢了,那些北方的汉人世侯。

蒙古人就封了十几个,一个国家哪有几十个侯爵的?

而且还都是世袭侯爵,这种侯爵,王爵,和我大宋的爵位比起来,反而不值钱。”一位文官开口说道。/

连金国都还没彻底灭掉呢!只不过是打下了一些西域的化外蛮夷而已,这成吉思汗就敢分封天下?

未免也是太自不量力了。而且还封了那么多的侯爵,现在倒好,直接分出来一个王,但根据他们大宋掌握的一些情报。

在蒙古一个千户长,那都属于东道诸王、西道诸王的级别,王这个词语,对于他们草原人来说根本不值一提,也谈不上多大。

可汗才是最顶级的称呼。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