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迟到的团圆饭(2 / 2)

“我这就是家常便饭,可上不了台面,给你老张头打个下手,帮帮忙还成。”

<div class="contentadv"> 两老头说得开心,又主动喝上了

三个丫头倒是没喝酒,可现在的模样和喝了酒也没两样,一个个小脸红扑扑的,眼睛也是水汪汪的。

“大丫,今天我们也不回去了,明天带你们一起去逛逛庙会,这几个月也辛苦你们了,来我敬你们一杯。”

三个丫头也举着杯子站了起来,嘴都快咧开了,一手举着杯子,一手捂着嘴,还是大丫作为代表开了口。

“感谢东家照顾,让我们姐仨有个安身立命的地方,还帮我们找了师傅,教我们谋生的手艺,得我们敬您一个……。”

一顿迟到的团圆饭吃得热热闹闹,老哥俩更是喝开心了,即兴表演了一段戏曲,想起来三个丫头也会小曲。

“大丫,你们仨不是都会小曲吗,一会谁做个代表,来上几句,给两位大爷捧个场。”

三个丫头互相推脱几句,最后还是朱雪峰拍板。

“行了,你们上次好像说是会“北板大鼓”,来个“钗头凤”吧,让两位老爷子鉴赏一下。”

三人商量了一下,大丫点点头。

“东家,这配乐人不够,我们尽力,您可别笑话。”

也是,这北板大鼓得四五人配乐比较合适,现在只有两人,“北板大鼓”又称“梅花大鼓”,或“梅花调”,是北方鼓曲的代表曲种,也是京城、津海地区特有的大鼓曲种。

没一会二丫、三丫就从后院取来了家伙事,还挺全和,张大爷也是手痒,抄起四胡,二丫抄起三弦,三丫抱着琵琶,大丫架好鼓,手拿板。

滋滋呀呀的调了几声,简单合了一下,只听大丫就开了口。

朱雪峰不由得闭上了眼,跟着曲调低声哼哼,这一段后世去津海茶馆和公园经常听到,只听大丫继续唱。

“表的是陆游和唐婉成婚后,表兄妹伉俪情深亲密无间…”

大丫看来还是下过工夫,这唱腔悠扬婉转,咬字珠圆玉润,韵味悠长,配上优美的曲调和悠长的旋律,的确是种享受。

一曲罢了,屋子里安静了好一会,大家才一起叫了声好,没想到这三丫头说的小曲,水准还真是不错,意外收获,张老爷子的四胡水准也不错。

“不错不错,来来来,喝口水,大家坐下说。”

“婷姐姐唱的真好!”小妹倒是热烈的鼓掌。

大丫道了个福。“让大家见笑了,我们这都大半年没怎么摸了,生了不少。”

朱雪峰一愣,也是啊,这仨明摆着学的都不错,自己一次没听过,就安排她们扔了以前的技艺,练起了武术,当上了学徒,真的合适吗。

摇摇头,甩开杂七杂八的年头,自己没本事让她们去学戏曲,还是老老实实跟着自己混吧。

团圆饭已经散了,因为明天要一起去庙会,三兄妹也就没回去,直接在大院里安歇了。

两位老爷子难得这样开心,都多喝了点,早就告罪歇着了,朱雪峰也是监督弟弟妹妹练了会功,让两人也歇了,又耍了一个多小时的枪。

现在正泡在热水中清洗,见门口影影卓卓,知道是大丫还守在外面,自己不让她在里面伺候,就跑在外面待着,这大晚上的外面温度可低,不由得唤了一声。

“大丫!”

大丫听到招呼,赶紧推门进来。

“东家,是要再加点热水嘛?”

朱雪峰招手示意过来说话,大丫红着脸靠了过来。

“后面给揉揉,我问你点事。”

“你这跟着也学了好几个月了,现在有什么进展。”

大丫满脸自信,师傅都夸自己有灵性,学什么会什么。

“东家,我现在手上也有劲了,师傅教的也很认真,一些小玩意,我已经差不多能自己完成了,师傅说,要想提高水准需要的是熟练,等熟练了可以再学点复杂的。”

朱雪峰点点头,都是个熟能生巧的活,现在这进展算很快了。

“别太在意现在能达到什么水准,先搞清楚手法,再一个现在给你各种玉器,你能分得清楚来历,讲得出好歹来吗。”

大丫想了一下,平时师傅的讲解。

“这个,师傅倒是每次来了料子,都会仔细说,我也记了不少。”

用水再冲了冲上半身,朱雪峰准备出来了。

“我没指望你几年能把玉器雕刻学到什么水准,这有些不现实,这一行都认资历。”

大丫听到这,有些失落,也有些糊涂,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可东家既然没这方面的期待,到底想让自己干什么。

见大丫没有吭声,朱雪峰也知道大丫应该是迷茫了,让她转身,自己出了澡桶,擦拭一下,穿上衣服。

“我是想让你多了解这方面的学问,以后拿块料子来,你能说清楚,拿件玉器你也能一五一十的说个明白,现在要练的是这份眼力,这些都得靠平时的积累,这方面以后得多上点心,可能近几年就要用上了。”

大丫迷迷糊糊的点点头,帮朱雪峰取了棉衣棉裤,递了过来。

朱雪峰轻轻的捏了一下嫩嫩的小脸。

“想什么呢,我这是去睡觉,不是出门,好了,你们也去休息吧,明天咱们一起去逛逛庙会。”

吃完早餐,和两位老爷子打了个招呼,带着弟弟妹妹和三个丫头就出了门。

三个丫头也换了齐整的衣服,看起来更是清爽,早就按朱雪峰的要求,改了丫头的打扮,在街道上当了小半年的学徒,这精神面貌的确变了不少,至少现在看起来像邻家小妹了。

厂甸的庙会昨天就开了,依稀记得,这城里的庙会,因为种种原因,过几年就都关了,这种逛庙会的机会可是不多了,郊区的庙会倒是不受影响,都正常开放。

其实这附近还有几个庙会可以去看看,可弟弟妹妹就想着去厂甸,三个丫头是没啥主意,按她们说的,以前主家出门逛庙会,她们都只能留在家里,这还是第一次出门逛庙会。

这附近还有个白塔寺的庙会规模大,以前还有个护国寺庙会,解放后,护国寺门口的店面都公私合营后,这庙会也就没了,从此以后就彻底消失了。

白塔寺庙会应该几年后也没了,现在白塔寺庙会在解放后就改为逢三、四、五、六开市,今天不开。

“小妹,你给带个路,她们没去过。”

“好勒。”小妹脆生生的应了一声,这三个小姐姐她都喜欢,这会倒是和她们聊得开心,三个丫头现在也放开了不少,不再那么拘谨。

老二学着大哥的样子,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

这厂甸庙会北起和平门,南抵梁家园,西到南北柳巷,东至延寿寺街,范围极大,而整个庙会的核心是位于新华街的海王村。

几人也没想从头逛到尾,还是和上次一样,直接从和平门扎下去,没有计划,逛到哪算。

时隔十多天,再次来到南新华路南口,这人流就明显多了,熙熙攘攘的,可谓是人山人海,小孩至少占一半,这里是孩子们的最爱,很多家长今天都要上班,所以这孩子的比例是极大。

一群群的孩子应该在拿了压岁钱来淘宝了,厂甸的玩具多是有名的,

路两边已经摆满了紧密相连的摊位,一声声的吆喝,不时传来的鞭炮声、空竹的呜呜声、风车的哗哗作响,还有远处传来的锣鼓喧天,夹杂着身边的欢声笑语,看着一张张喜笑颜开的脸,这才是春节的气息。

店面也都开着,门口还是大红的喜迎春节,不停的有人吆喝进去看看,可人流还是更喜欢在路边的摊位逗留。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