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开设皇家钱庄的想法,将隐藏的白银薅出来(1 / 2)

“朝廷现在的银荒已经是肉眼可见的事实。”

“这个隐患绝对不能拖。”

“时间久了,肯定会成为一大祸患。”

“咱不想给你,更不想给雄英留下这个祸患!”

朱元璋忧心忡忡的说道。

坐在朱元璋对面的朱标同样是面带愁色。

朱元璋不想给自己和自己儿子留下这个祸患。

自己同样也不想给子孙后代留下这个祸患。

银荒的问题对于大明来说确实是个大问题。

尤其是对现在正在蒸蒸日上的大明。

只不过两个人担忧虽然是真的。

但也是表演给自己的孙子看的。

随着手里的权力逐渐的下放。

两个人已经渐渐的学懒了。

有什么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朱雄英。

银荒的问题自然也是如此。

这件事两个人也不是没去想解决办法。

可是最终得到的是一个令自己头疼无比的答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有银子,就算是有通天之能,也休想改变现状。

只能把希望寄托于自己的孙子。

这话让坐在一旁的朱雄英给听了个真切。

【没想到爷爷和父王也早就注意到这个问题了。】

【大明银荒这个事情。】

【自己早就已经注意到了。】

【本朝立国没有多少年。】

【那些地主和富商的习惯还没有改过来。】

【往往会修建地窖,把银子藏进去。】

【免得被人给弄去。】

【这都是前元的时候那些蒙古人造的孽。】

【那些蒙古人给这片土地带来的危害远不止眼前能够看到的。】

【还有很多地方是看不到的。】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元璋和朱标都陷入了沉思。

朱标的感触尚且不深。

因为朱标出生的时候,朱元璋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

朱元璋小时候可是真切的体验过这种惨状的。

蒙古人可不会跟你讲太多。

他们最擅长的还是用手里的刀子说话。

二等色目人和三等汉人还好一些。

四等南人在蒙古人的眼里就是猪狗一样的存在。

对你的财富根本就是予取予夺。

但是这些汉人也不是傻子。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只要你搜不到我的财富。

那你就拿我没什么办法。

大不了就是一死。

财富还能够留给子孙后人。

就算你把我的子孙后人都杀光了。

这财富你也不可能找到。

久而久之,这些蒙古人就会自己放弃这种做法。

于是这些人就修建一些地窖。

或者是自己找到一些隐秘的地方用来藏钱。

甚至有人把自己的钱财藏在祖坟当中。

总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让这些蒙古人无法找到自己的财富。

只是这种习惯并没有随着大明的建立而改变。

因为他们已经尝到了这种甜头。

尝到甜头的人们只会变本加厉的这么做。

如今大明朝的银子,最少有三分之一都是被这些人给埋到了地下。

更让人担忧的是,这种情况还在不停的加剧。

想到这里,朱元璋不由得长叹一声。

自己又不可能学蒙古人把那些人的钱给强行拿出来。

只能任由这些人把钱给埋到地下。

此时的朱元璋恨不得天上能够掉下来一座银山。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