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大明两年的发展(1 / 2)

随着大明经济的飞速发展。

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都有所提高。

这种提高在那些富商和贵人们的身上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因为这些人始终都是掌握了大量社会资源的人。

这是谁都没办法解决的事情。

财富必然会向上集中。

当财富开始逐渐集中的时候。

带来的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

这些人已经不单单只满足于吃饱穿暖。

开始追求一些奢侈品来彰显自己的身价。

虽说不至于像西晋那样的砸钱斗富。

但是消费攀比却是在所难免的。

之前大明就已经有琉璃器这样的奢侈品了。

可是随着数量的增多。

奢侈品的性质很明显的就已经有所下降。

有些富贵人家已经不把琉璃器放在眼里了。

这些富商和贵人急需找到一个新的替代品来代替琉璃器。

朱雄英敏锐的察觉到了这一点。

因为琉璃器不比别的东西。

甚至连瓷器都不如。

瓷器最起码还有个实用性。

再加上烧制完全是靠运气。

无论放在什么时候,好的瓷器都是稀缺之物。

琉璃器却不一样,成本低,产量高。

在自己的“技术指导”下,良品率也高的离谱。

要不是朱雄英和朱棣在控制,恐怕早就烂大街了。

可即便是这样,市面上琉璃器的数量也是一直在增加,并且价格也在稳步下降。

更不要说还有有心人已经开始在大量的仿制。

虽说质量不如朱棣做出来的。

但是朱雄英却知道,这只是早晚的事。

琉璃器将来必然会脱离奢侈品的行列。

所以朱雄英已经计划好了未来的打算。

一边把琉璃器打造成白糖这种现在普通人家都能消费得起的东西。

然后走以量取胜的路子。

一边寻找新的替代品,用来继续收割这些富豪。

而那些东南亚的名贵木材,则是目前很好的一个替代品。

因为中原王朝几千年的发展。

已经把本土的名贵木材给砍伐的差不多了。

剩下的也都因为年份的问题不堪大用。

但是东南亚就不一样了。

因为交通的问题,那个地方和中原的交流并不多。

更不要提那些生长在原始森林的名贵木材了。

所以这是一条很好的财路。

朱雄英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给姚广孝写的信。

姚广孝也忠实的执行了朱雄英的话。

把那些东南亚的名贵木材有计划的砍伐下来。

运回金陵。

然后这些木材就被朱雄英交到了朱元璋的手上。

当朱元璋听到朱雄英想要用这些名贵木材来收割那些富商和权贵们的钱的时候。

朱元璋整个人的眼睛都亮了。

谁会嫌钱多呢?哪怕这个人是大明的皇帝。

当即就要把这些木材全都放到市场上去。

但是却被朱雄英给拦了下来:

“皇爷爷,物以稀为贵。”

“这东西要是一次性都投放到市场上的话。”

“很快就会因为大量倾销而导致价格崩盘。”

“到时候这些名贵木材就不值钱了。”

听到朱雄英的话,朱元璋不由得一拍额头。

“哎呀,是咱太心急了。”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