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你问他,我问你(1 / 1)

见气氛有些不对,帝辛先一步说道:“太师远征北海,一路上路途艰苦,在出征中运筹帷幄,朕在朝歌城中不断收到捷报,功劳不小!”

闻仲听言立刻行礼回道:“臣在外征战之时,时常感到陛下洪福,这才能诸事顺利,成功斩杀逆贼,共征伐十五年,此乃臣作为臣子应当做的,不然臣也无颜再见陛下。”

他先是谦虚了几句,但是随后话锋一转,向帝辛说道:“臣在外听闻朝歌百姓叫苦连天,各路诸侯接连反叛,使臣心中牵挂,恨不得能疾行回来见陛下,因此在平定了北海之后就匆匆归来,请问陛下,那些情况可是实情?”

帝辛叹了一口气,终究还是躲不过去,今天他都没有带妲己上朝,就是怕闻太师激动之下直接出手。

“那西伯侯姬昌原本就暗地里密谋造反,与朝歌城中贵族有诸多联系,姜王后又在后宫当中研究巫蛊之术,才会落到此等下场。”

“东伯侯本应该理亏,却因此响应西伯侯的造反,陈兵于边关,北伯侯更是趁此机会想要两头索要粮草钱财,皆是不尊国法之徒,甚是可恨!”

闻仲皱着眉头说道:“姜王后研究巫蛊之术,姬昌谋反簒逆,崇侯虎索要粮草,可有证据?”

帝辛听到这里声音不自觉的低了一分,双手放在了桌案上,向闻太师说道:“崇侯虎向朝歌寄来的信件中满是威胁之言,那姬昌更是大肆招募士兵,朕将其招来朝歌为官,他不仅不答应,甚至直接向鄂崇禹宣战!”

他没有说姜王后的事情,那所谓的巫蛊之术原本就是假的,证人除了宫女之外就只有妲己,闻太师根本不会相信的。

闻仲深吸了一口气,许久才吐出一口浊气。

“臣出征在外,苦战多年,陛下原本应该勤修仁政,但现在却荒淫酒色,听信后宫谗言,致使诸侯反乱!”

“陛下,臣且请问,那立于王宫之外的铜柱乃是何物?”

帝辛听见这里,将目光投向了张禄,然后又看向闻仲,开口道:“此物乃是刑具,专门用于惩罚罪恶之人。”

闻仲接着问道:“臣进入朝歌之后,看见一高耸入云的高台,确实只是用于祭祀吗?”

帝辛也没有撒谎隐瞒,而是说道:“此物乃是朕苦无憩息之地,故而造此高台行乐,亦可观高望远,不致耳目蔽塞耳,名曰鹿台。”

“陛下!”闻仲的语气更是加深了几分,“若是陛下不听信谗言,赐死姜王后,安抚百姓不失民心,岂有如今诸侯齐叛的局面?”

“就算是那西伯侯姬昌一家谋反,臣领兵去平叛便可,可如今四处叛乱,陛下近奸色而远贤良,恋酷饮而不分昼夜,广施土木,数年以来不知朝纲大变,国礼全无,臣有愧于先王!”

他说到这里,再次向帝辛跪拜下去,可众人都知道,他这一跪,跪的是先王,他愧对于将帝辛交给自己的先王!

帝辛有些哑然,转头看向张禄,示意差不多可以了。

闻太师这时候站起身来,继续说道:“昔日先王曾赐予臣打王金鞭,臣一直以来日夜忧虑,恐托付不效,还请陛下好好思过,才能保住这大商的社稷!”

他那样子,就好像帝辛要是不答应思过而改,就要动用打王金鞭一样,让帝辛心中有些拿不准。

张禄也知道现在差不多了,今天闻太师的表现肯定会传出去的,于是站了出来,向闻太师说道:“闻太师,现在当务之急应该是商议抵御众诸侯叛乱,此事还需要商议。”

“诸位大臣们回去之后可以想想如何退敌,今日就到这里吧!”

张禄都发话了,其他的官员们原本还想看看闻太师会如何教育陛下呢,这下也只能离开大殿了。

他们也都知道,陛下终究是陛下,闻太师就算再怎么愤怒,也不可能真的当着那么多大臣的面动用金鞭。

还有一些教育的事情,也就只有三位老臣和帝师单独在场的时候才能进行,他们是看不见的。

这个道理闻太师同样也明白,他知道张禄是觉得王之威严不能有损,因此让百官离开。

等那些官员都离开大殿之后,他这才看向了张禄,“帝师可是有话要说?”

张禄点了点头,戏演的差不多了,是时候让闻太师知道真相了。

闻太师在截教当中人脉还是挺广的,但是很早之前他就进入朝歌为官,截教的人也不会将封神的事情到处说,很多截教弟子都不知道封神之战,仅限于那些核心弟子。

张禄向闻太师拱手说道:“听闻太师师从金灵圣母,乃是截教中人?”

闻仲原本以为张禄是要说别的,但是却说到了修士之事,有些不解,但还是回道:“正是!”

张禄点了点头,然后向闻太师解释道:“既然太师乃是三教弟子,那太师可知三教教主的师尊乃是何人?”

这并不是什么秘密,闻仲非常自然的回答:“乃是道祖!”

他说出这两个字的时候表情带着尊重。

张禄看向四周,这里已经被洛书河图围绕,那些圣人是无法得知他说了什么的。

“道祖曾下令组建天庭,让其身边道童作为天庭的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分别管辖天下神仙与女仙。”

“可天庭建立之初,实力弱小,三教弟子根本就不受天庭管辖,于是玉帝求助于道祖。”

“正值天地大劫之时,三教弟子当中不少人沾染了杀劫,需要在此大劫当中了却因果,因此道祖赐下一件神物,名曰封神榜,因杀劫身死的三教弟子灵魂便会上那封神榜,受封神榜约束,需听命于天庭。”

“而想要开启天地大劫,就必须要让大商国运下降,诸位诸侯谋反,三教弟子这才好应劫入世,互相争斗。”

“倘若陛下事必亲身而为,东伯侯与南伯侯忠心耿耿,那西伯侯姬昌还敢造反吗?大劫又应该如何兴起呢?”

“与其赌一手让道祖亲自出手干预,不如将一切掌控在自己手中!”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