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学子罢考(1 / 1)

当京城笼罩在君臣对抗的紧张压抑氛围下之时,实行新政的河南,却出了一件大事。

今年河南是有乡试的,但这些学子们不满朝廷推出的新政,在几个带头的怂恿下,开启了大规模的罢考,并且围住了河南巡抚衙门,逼迫河南巡抚停止新政。

河南巡抚不敢答应他们,又不敢真的推行,两难之下,只能将此事急忙奏报朝廷,等待朝廷的处理。

秦渊知道之后相当生气,想要派遣一位钦差去处理这次河南学子罢考事件。

但这些学子以后肯定会有人在朝廷里当差的,惩罚了他们,不仅是会遭到河南这些读书人的谩骂,全国的读书人心里肯定都会不满。

谁也不想得罪如此庞大的读书人群体,更何况朝廷中的许多官员本就不同意推行新政。

正当秦渊为难之际,贺临站了出来,表示自己愿意去河南处理这次的事件。

然而对于她,秦渊还有许多顾虑。

其一,贺临如今已经得罪了朝廷中的许多官员,如果还让她去河南,将天下读书人都得罪了,那她离臭名昭著也不远了。

贺临以后是要公布女子身份的,如果名声太臭,那她公布身份之后,遇到的阻力以及反弹会更加强烈。

其二,秦渊镇压中央官员的弹压,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助手,如果贺临在这个时候去河南,那这个真空期,秦渊会失去左膀右臂。

可学子罢考的事情很棘手,如果派去的那个人不敢得罪读书人,和稀泥的话,那都不用等到秦渊跟中央官员的博弈分出胜负,新政就将会流产。

就算新政没在不流产,但如果处理不好,那以后新政推向全国的时候,全国学子有了河南这个“榜样”在前,是不是都要这么闹一闹?

所以派出去的这个人,必须要不畏骂名,手段果决。

正当秦渊左右为难的时候,六科给事中的一个名叫张文新小官站了出来,自发请命去河南。

自从考成法颁布之后,六科给事中就成了监督六部的一个重要机构,张文新的履历,秦渊仔细看过,他任职的时候,对六部的官员很严格,从不徇私,还因此得罪了朝廷不少官员。

对此情况,秦渊稍微放了心,排除了他是大臣们派来和稀泥的嫌疑。

所以,秦渊将他召进了宫中,当面考察了一下他此去河南的决心。

具体秦渊是如何考量的,外界不得而知,只知道在张文新离开宫中之后,宫里便下发了圣旨,特派张文新去河南处理这次学子罢考事件。

接到皇命之后,张文新马不停蹄,当天就收拾东西离开了京师,去往河南。

到了河南之后,他的手段十分雷霆。

他很清楚这些人为什么敢闹事,不就是仗着法不责众吗?

而现在张文新要告诉他们,法也是责众的,闹出这么大的事情,势必付出惨痛代价!

张文新领着人,立即将领头罢考的那几个学子抓了起来。

甚至都没有走审案判案流程,就地处决了。

其场面之血腥,将其他跟着闹事的学子震慑的完全不敢再冒头。

不仅处决领头闹事的人,张文新还将跟着闹事的学子通通查了个底朝天,随后上报朝廷。

而秦渊看到他交上来的名单之后,处理的方式也是简单粗暴,直接免除了这些学子的考试资格,让其终生不得参与科举。

你们不是不服当了官还跟农民一样吗?行,那这辈子就别当官了,老实当个农民吧。

这样一顿连消带打,河南学子彻底哑火,杀了河南学子这只鸡,震慑了全国学子,也算是替未来新政推向全国打下基础。

但暗地里,不少人将张文新骂成了酷吏,将秦渊骂成暴君。

就在张文新处理河南事件的同时,中央的官员们也没有闲着,疯狂上奏疏弹劾张文新。

他们行事的原理还是那一条,秦渊支持的,他们都要反对。

而且这次张文新的手段确实狠戾,能被他们抓到攻击把柄。

虽然大臣们慷慨陈词,但他们的弹劾,依旧被秦渊给摁了下去,秦渊不仅斥责张文新,还反过来对张文新大夸特夸。

就这样,在秦渊的雷霆手段与强力弹压下,河南罢考事件很快得到了平息。

大臣们也意识到,秦渊绝对是个十分强势且强硬的皇帝。

他根本不像景历帝会平衡朝中各派势力,秦渊要做的事情,似乎就一定要做到。

这让许多官员们都很慌,他们不知道该从哪里入手制衡这么一个皇帝。

然而对此,贺临还是挺高兴的。

世上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皇帝强硬有强硬的好处,性格软也有性格软的好处。

但关键是,大庆性格软的皇帝,和稀泥的皇帝已经有很多了。

改革若想推行,一定需要秦渊这种强势皇帝才行。

平息了河南事件之后,贺临以为新政的推行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然而就在此时,京城又发生了一件大事——温云熙中毒了。

好在她喝下的毒物不多,加上及时送去了太医院,所以救了回来,没有对身子造成太大的损伤,只需要修养几个月。

对此情况,秦如风松了口气,缓过神之后,愤怒也彻底将他淹没。

自从站到了官员们的对立面,开始用血腥手段威胁震慑官员之后,秦如风就很担心会牵连到温云熙,所以在其身边暗中加派了不少护卫。

然而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没想到终究还是牵连到了温云熙。

这次温云熙的中毒,明显是那些官员对他的报复。

知道秦府发生的事情,贺临也很担心,但又没办法去探望温云熙,只能急忙进宫,请求秦渊特派太医到秦府,防止有人再使这种龌龊手段针对温云熙。

这次事件秦渊也很生气,当即就答应了她。

“你放心,朕已经命秦如风彻查此事,涉事者当即送入诏狱,任他处置。”

贺临有些担忧:“敌在暗,我在明,他们既下定决心做这种事情,恐怕很难查……”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