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朝廷沸腾(1 / 1)

李春是秦渊为了推行摊丁入亩,特派到苏州的。

现在朝廷有不少眼睛,都等着看苏州这的事怎么处理。

安淳华很清楚,如果李春失败,狼狈下台,那不仅秦渊会丢脸,摊丁入亩的推行也会遭受更大的阻碍。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便是这个道理。

李春心里也清楚这其中的干系,“安大人放心,这些我心里都有数。”

这一次过来,李春知道自己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跟安淳华聊完之后不久,兵士们已经将那些闹事的地主尽数抓了起来,送到了府衙牢狱。

李春特意去了一趟牢狱中,将这些地主们聚集到一起。

“诸位与本官是第一次见面,想必不太了解本官,我从小无父无母,只有一个师父,后来跟在皇上身边,当了侍卫,皇上登基之后,我才有今日。

为官的规矩我懂的不多,懂得更多的是江湖打杀。如果有人挡我的路,不好意思,本官就只好送他去见阎王了。

如今皇上推行新政是为国为民,若有人不识好歹,不听劝告,便是在挡本官的路。我知道,你们肯定觉得背后有靠山,本官不敢拿你们怎么样。

那本官也把话撂在这,你们身后的靠山不可能将你们救出去,不信你们可以试试。你们什么时候认错了,签字画了押,表示绝不会再犯,本官什么时候才会放你们出去。

否则,天王老子来了,你们也得在这不见天日的大牢里关到死。”

李春的这一番话只有威逼,毫无利诱。

大牢里安安静静,没有人作声,地主们眼底都有着几分轻蔑。

李春心里清楚,这些大地主们想着背后的靠山,一时半会都不会相信他。

但没关系,时间会给出答案。

等过段日子,这些平日里富贵惯了的地主在牢里狼狈度日,却一直看不到出路的时候,他们自然会想通。

说完这番话,李春就离开了大牢。

时间到了晚上,李春还没有用晚膳,就收到了苏州府同知的消息,说当地有个景历朝就致仕了的张老爷想请他吃顿饭,替他接风洗尘。

这种人便是典型的士绅,李春心里清楚他们多半是为了牢里那些个地主来的,毫不留情的回绝了。

可李春跟在秦渊身边多年,又不是毛头小子,官场上什么手段没见过。

这些士绅想要对付他,要么抓住他的把柄威逼,要么许以重金利诱,除此之外,不会再有什么手段。

李春相信,自己在地方上推行新政,定然会遭到一些人的污蔑,但没关系,他背后站着的是皇上。

他不在乎名声,这些污蔑只要皇上不信,那即便士绅们抓住他的把柄也无所谓。

至于利诱,更是无稽之谈了。

李春直接见都不见,看那些人还能玩出什么花招来。

事实上,那些士绅请他过去吃饭,的确是想贿赂他。

可没想到遭到了李春不留情面的拒绝。

偏偏李春这次来上任是孤身一人过来的。

即便想要从他身边人入手,都找不到关系。

这让那些士绅都犯难起来。

李春上任之后,除了将这些闹事的地主通通抓起来,还派人去各处给不识字的百姓宣讲这次朝廷新政将会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对于这次的新政,底层百姓能直接受益,当然是十分支持与欢迎。

而这个时候,李春又接着派人将地主闹事的事情着重给他们讲了一遍,这样一来,便大大折损了这些地主们在底层百姓中的威望。

不仅如此,如果以后士绅们也敢反对此事的话,那士绅们的为王也会一同折损。

毕竟对于士绅来说,在百姓中是否有威望,可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在李春的各项应对措施之下,摊丁入亩很快在苏州重新推行起来。

而那些个地主在脏臭昏暗的牢里关了好多天,饭不够吃,水不够喝,迟迟不见有人捞自己出来,又看不到自己的家人,已经濒临崩溃,纷纷哭喊着自己大错特错,立即认错,求李春放他们出去。

消息一直传到京师,秦渊十分高兴,给了李春不少的赏赐嘉奖他。

就这样,摊丁入亩先在南直隶成功推行,等到五月的时候,逐渐在全国开始推行起来。

虽然这过程中也遭遇不少阻力与坎坷,但总体情况还是好的。

而同样是五月,温云熙与秦如风也顺利完婚,住进了秦如风的府邸。

他们俩的这场婚姻,遭到了外界许多人的质疑。

纯粹是看八卦的人,只觉得温云熙这个和离之妇配不上秦如风。

然而朝廷一些官员,却从这场婚姻中品出了几分不对劲。

尤其是一些与贺临一直不对付的官员,觉得抓到了贺临的重大把柄,纷纷上奏弹劾贺临,说她利用发妻,跟秦如风结党营私。

如果是换在景历朝,贺临可能就此完蛋,但现在的皇帝可是秦渊。

对于这些人的弹劾,秦渊根本不搭理,甚至还出来为贺临站台,表示自己相信贺临的人品,说贺临绝不会跟秦如风结党,贺临跟温云熙的和离也不是什么政治交换,只是单纯的与妻子感情不和。

弹劾的大臣们的大臣纷纷惊讶了,以往这种事情都是皇帝的死穴,怎么秦渊一点都不在乎?

他就这么相信贺临?

这下子,他们也束手无策了,并且深刻的意识到了贺临有多受秦渊器重与信任,想要撼动贺临的位置,这绝非是上几道奏疏就能轻易办到的事情。

正当所有人都以为摊丁入亩推行成功,秦渊将会消停一段时间的时候,秦渊所提出的下一个变革,却让整个朝廷都沸腾了起来。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