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天下大弊(1 / 1)

小桃出嫁之后第三天回门了一次,贺临同她见了一面,观察了一下她的状态,看样子小桃过的不错,贺临也就放心了。

小桃出嫁之后,贺临也准备将自己一直以来准备的两件变革措施抬上来。

这两件变革措施她想了很久,将会撼动这片土地上最大的利益集团,最根深蒂固的阶级。

他们有过许多名字,叫豪强、官员、老爷、员外,或者叫周扒皮和狗大户。

但这都是他们的小名,而在这千百年的历史以来,他们依次有过三个大名。

最开始叫诸侯,后来叫门阀,现在叫士绅。

一直到了现代,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地主。

地主地主,土地之主,他们才是这片广袤大地上实际上的主人。

而这一次,贺临必须要动一动他们的蛋糕。

写好奏疏之后,贺临进了一趟宫,当面呈交给了秦渊。

她每一次当面谏言,朝廷里都要整出些大动静。

然而这一次,秦渊看着奏疏上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几个字,脸上更多的不是欣喜,而是隐忧。

“朕没想到你真的敢上这道疏。”

贺临神色冷静,“大庆开国至今,皇室宗亲遍布天下,各项开支不胜繁举,这些皇室宗亲、宫中宦官、各级官员、地方士绅所兼并之田地占天下之半却皆不纳赋。

小民百姓能耕之田地不及天下之半却要纳天下之税!富者田连阡陌,竟少丁差,贫民无地立锥,反多徭役。国库怎能不亏空?”

当今收取的农业税的主要有两种,一份是按照田地收的地税,另一份是按人丁收的丁税。

田税没什么好说的,你有多少田就纳多少税。

而丁税是指人头税,家里有多少人,就要交几分税。

丁税的存在,让地少人多的穷人交不上税,亦或者交完税之后根本吃不起饭,要么饿死,要么逃亡,要么沦为乞丐,街边讨饭。

摊丁入亩,便是将这一部分税按照比例分到地税里,这样一来,就能保证国库总收入不变的同时,减轻穷人负担。

秦渊垂下眸子:“天下大弊在于何处,人人皆知,人人不言,因为没有人想割自己的肉。”

实行摊丁入亩,地少人多的穷人虽然会赞成,但地多人少的地主却会坚决反对。

因为对他们而言,要交的税就比以前多了许多。

但只要官员们压住地主,那这条措施还是可以推下去的。

可偏偏后面那条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将会大大有损官员们的利益。

因为按照以前的规定,许多官员都是可以免除丁税的。

所以即便是摊丁入亩,也摊不到他们的头上。

可若是一体当差纳粮,相当于废除官员免税的特权。

对大部分官员来说,他们读书当官的目的就是为了地位与权力。

如今废除他们的特权,让他们跟农民一块承担徭役当差,还要一块纳粮,那到头来,他们跟农民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措施若是推出,朝中上下反对之声恐怕会巨浪滔天。

如果官员全都撂挑子不干,那整个朝廷都会停摆。

他虽然是皇帝,可再厉害的皇帝也需要下面人去做事情。

权力看似是自上而下,上面人发号施令,下面人去做,实际上却是自下而上的,下面人的愿意听你的,你才有权力。

下面人若不听,到时候政令不出京城,那即便他支持这个措施又有什么用呢?

秦渊揉了揉眉心:“长赢,想摊丁入亩这是好事,但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却是绝不能行的。只听过架子锅子煮白米,总不能架起锅子煮道理啊。”

你不给人家利益,人家凭什么听你的呢?就凭你会讲为国为民的大道理吗?

贺临也知道他的担忧。

摊丁入亩这条政策,触动的只是一般地主阶层的利益,对官员们的影响不大。

可正所谓皇权不下县,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在古代不是没有道理的。

皇帝需要下面的士绅帮忙管理民众,自然也需要给他们好处。

而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措施会挑战千百年来科举和官僚士绅特权传统,真要全国推行,将会损害以儒治国的政治思想体系和国家管理结构,届时王朝崩溃指日可待。

所以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情。

然而鲁迅也有条理论,叫做开窗理论。

原文是: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是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

“皇上,官绅一体当差推行之目的是为了后面的一体纳粮,如果只推一体纳粮,那官员们定会激烈反对,可若一体当差与纳粮一起推行,双方再各退一步,只推一体纳粮,将会让此事顺利很多。”

原来她打的是这个主意。

秦渊松了口气,但依旧担忧:“此事若真推行,其事态发展恐怕难以估量。”

“能不能行也得试了才知道,不过在此之前,需要清丈全国土地,尤其要防止官员们缩绳隐田。”

收取田税,是根据全国土地数量按照税法比例收取的。

但现在记录土地数目的鱼鳞图册已经有将近百年没有更新了。

在这百年的时间里,新开垦的土地有许多,却都没有记录进去。

不管是摊丁入亩还是一体纳粮,都要清丈全国土地。

重点是许多官员的土地都是隐藏的,他们勾结地方官吏,缩绳隐田,导致他们的许多田亩只有一小部分在地方政府的记录里,一般只有抄家的时候,才能知道某个官员到底有多少财产。

尤其是这批土地,一定要查清楚才行。

秦渊看了一眼那份奏疏,抬手将其撕掉了。

贺临不明所以,怔愣了片刻。

撕完之后,秦渊才重新看向她:“这两件事都太大了,若由你提出,其中的压力你难以想象,就当是朕提出来的,是朕指派你去做,若有骂名,便让朕来背。”

文人的笔,武人的刀,动了文人的利益,他们会疯狂动笔将你臭骂。

之前会考府追缴亏空,即便秦渊贵为皇帝,依旧被骂挥霍无度,搜刮钱财,还扣了个抄家皇帝的帽子。

这次的谩骂不会比上次少,甚至会更严重。

贺临跪了下去:“微臣叩谢陛下。”

“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不管他们怎么动笔抹黑,朕相信后世依旧会有人理解我们的。”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