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当然不干(1 / 1)

登基的第二天,秦渊颁布了圣旨,宣布设立会考府,设从三品府正一人,总领会考府,其余官职若干,直隶天子,其中,府正由贺临担任。

与此同时,他还宣布要追缴此次亏空,由会考府负责核查各部账目,京城各部院必须配合会考府查账。

这道圣旨一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

许多人虽然震惊于贺临的突然上位,但这倒不是他们最在乎的事情。

关键是这次查账,不仅查各个地方的亏空,而且中央各部院的亏空会考府也要查。

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人能逃得过。

这些官员当然不干,尤其是杨和谦手底下许多人纷纷找到了杨和谦,想把这件事问个清楚,看是不是内阁给出的建议。

杨和谦也很头疼:“皇上在此之前,并未召集内阁商议过此事。”

“阁老,国库亏空不是一两年了,有些亏空还是已经致仕的官员留下的,这么多的亏空,查出来全让我们补,天底下哪有这种道理啊……”

亏空到底是以前的官员留下的,还是他们自己挪用或者贪污的,杨和谦心里都门清,但没有拆穿他:“此次皇上并未与内阁商议便如此行事,恐怕是有人从中挑拨。”

“肯定是那个贺临!”有人拍桌而起,“听闻昨日皇上只召了他一人进宫,如今圣旨出来,他一五品官员,居然一步登天,成了从三品的府正!除了他不会有别人!”

另一人站起:“这个贺临之前便是端王爷的人,如今肯定是为了向皇上表忠心,才同皇上谏言,做出这种事情来。”

杨和谦捋了捋胡须:“这件事,要么就不能让皇上开这个口子,要么就得让贺临该查的查,该放的就放一放。”

杨文斌坐在一旁:“爹,有没有可能皇上此举是冲着端王党去的呢?”

如果查出端王党的亏空,责令其补齐亏空,端王党若是不补,亦或者补不上,皇上岂不是可以借机发难了?

毕竟查账不可能只专门针对端王党去查,那样面子上过不去,其余人可能会放一放。

杨和谦垂了垂眸子:“是冲着所有人来,还是只冲着端王,试探一下贺临便知。”

杨文斌站起来:“我即刻命人备好厚礼,登门拜访贺临。”

杨和谦点了点头:“不过皇上那边也不能放松,明日上朝,大家都得就此事同皇上上疏,严明利弊才行。”

其余人纷纷点头。

*****

端王府。

自打秦渊登基之后,端王党的许多人都转投了秦渊怀抱,忙着对秦渊表忠心。

端王府便冷清了很多,再也不复往日的热闹。

府里的人也清楚,端王夺嫡之争失败,此后能活多久都是个未知数,纷纷在为自己以后谋出路。

只有一些同端王利益绑定极深的人还陪在端王身边。

当今的内阁次辅,吏部尚书吕兴文便是如此。

作为端王的舅舅,端王党的核心人物,即便他投靠秦渊,秦渊也不会接纳。

知道宫里的圣旨之后,吕兴文来了一趟端王府。

端王知道圣旨,忧心忡忡:“恐怕这圣旨是冲着我们来的。”

吕兴文点头:“所以此次,我们绝不能让他们抓住把柄。”

端王看向他:“你管着吏部,吏部亏空了多少?”

吕兴文低下头去:“没有算过,几十万两肯定是有的……”

“舅舅你若补不上这亏空便告诉我,如今天大的事情,我们都必须同进退。”

端王很清楚,到这种地步,吕兴文跟他谁都不可能在独善其身了。

但吕兴文好歹是吏部尚书,内阁次辅,只要吕兴文还在,他也就还有那么一点力量。

吕兴文如果都倒了,他便是真正的独木难支。

“嗯。”

*****

秦渊圣旨颁布的当天下午,杨文斌带着礼物到了贺府。

收到门房通禀之后,贺临稍稍一想,便也猜到了杨文斌来的目的。

她并不打算鸟杨文斌:“告诉他,我现在很忙,不见客。”

这话十分不客气,门房微愣了一下,应了声是,过去转告杨文斌了。

因为杨和谦的关系,杨文斌如今已经坐到了工部侍郎的位置。

工部是个很好捞油水的地方,因而这次查亏空如果真要补,他也逃不过。

知道贺临居然直接不见他,他有些恼怒,心想:什么东西,居然敢跟他摆架子!

杨文斌也是要脸的人,一甩袖子走人了。

听到门房的回禀,贺临并不慌乱。

反倒是一旁的湘昆有些担忧:“老爷,好歹是工部的侍郎,咱们这么做是不是会得罪他?”

“早得罪晚得罪,总归是要得罪的,不怕。”

接了会考府这个担子,贺临心里很清楚她会在朝中得罪许多人。

区区一个杨文斌算什么。

没见到贺临的面,杨文斌怒气冲冲的回了府上。

听完他的遭遇,杨和谦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

“如今看来,只能指望明日上朝能劝皇上回头了。”

*****

从前景历帝是因为身子不好,才改成五日上朝一次,而秦渊年纪轻轻,又是身强体壮,所以登基之后每日都会开启早朝。

许多官员不得更改习惯,每天天不亮就从被窝里爬起来,戴着痛苦面具来上早朝。

将一些寻常事务处理了之后,户部侍郎洪承安首先站了出来。

“皇上,新皇登基不查前朝旧账,这是自开国以来的惯例,前朝旧账牵扯颇多,如此大规模的查账,定会人心惶惶!臣恳请皇上收回成命!”

“臣附议!皇上,这些亏空许多已经不是一两年了,许多都是已然致仕的官员留下的,难道要去追他们的责,让他们补上亏空吗?臣恳请皇上收回成名!”

“臣附议!”

“臣附议!”

不少人都站了出来。

秦渊不慌不忙,只是朝一旁的贴身太监孟辛挥了挥手。

孟辛示意,将准备好的东西拿出来。

秦渊从龙椅上站起,将那东西丢到他们面前。

“好好翻一翻这大庆律例,哪一条写了不能查账?惯例?可笑,在朕这没有什么惯例不惯例,亏空到底是怎么造成的,你们一个个心里都有数,都把朕当作那八岁登基之小儿,好糊弄吗!

一个个成天喊着天朝上国,哪个天朝上国国库亏空至此!到现在朕要查账了,你们就人心惶惶了,之前你们看着那空荡荡的国库,怎么就不人心惶惶,不汗颜了!”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