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夹心饼干(1 / 1)

端王府在就此事进行商议,另一边的瑞王府,秦渊跟杨和谦坐在堂内,也在聊这件事。

杨和谦:“王爷,事情已经洞若观火了,如果祝明倒向端王,的确可以让许钧放过这个案子,可情理上过得去,法理上却未必。

即便许钧能够放过祝盛,这个案子也不能这么了结。”

秦渊看向他:“若是祝明没有选择六弟,选择了我们呢?你打算让魏允良包庇祝盛吗?那样魏允良定然会遭到六弟及其党羽的弹劾,如此一来,魏允良恐怕官帽不保。”

杨和谦捋了捋胡子:“王爷,魏允良是您举荐上去的人,现在他难道连这点事情都不愿意为您做吗?得了好处却不想付出,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若牺牲一个魏允良,能换来祝明的支持,何乐而不为啊?”

秦渊垂下眸子:“魏允良是我举荐上去的,他的秉性我清楚,为官正直清廉,不管祝明倒向我们还是六弟,在这个案子上,他都不会愿意为了我们包庇祝盛。”

杨和谦眉心紧蹙了起来:“王爷,当初我就同您说过了,举荐上去的人要能为自己所用,不能为自己所用的人都不能算是自己人,如今走到这样的地步,您又是何苦呢?”

魏允良如果不愿意替他们做事,那拉拢祝明一事,他们岂不是必输无疑吗?

“事情已然如此了,说再多又有什么用。”

杨和谦默了片刻:“这世上没有不变的人,魏允良若不愿,我们应该有的是办法让他愿。”

秦渊皱起眉:“你想说什么?”

“魏允良的妻儿老小似乎都在京城。”

秦渊拍案而起:“不行!”

“王爷,此事有多重要,您难道不知道吗?若想用人,无非威逼或利诱,如今利诱不行,便只能威逼了啊!”

“如此不择手段,从不是本王的作风,若真动魏允良妻儿老小,大庆有识之士又该如何看待本王?此事不用再议,绝对不行。”

秦渊顿了一下,不忘警告他:“你也绝对不能如此去做,若叫本王知道,决不轻饶。”

杨和谦重重叹了口气。

两人的商谈最终不欢而散,秦渊在太师椅上坐了许久,这才吩咐李春:“去,让魏允良来见我。”

“是。”

收到李春的传信,魏允良并没有耽搁,很快就来了瑞王府。

“下官魏允良拜见王爷。”他弯腰行了一礼。

“坐吧。”秦渊笑笑,招待他坐下。

魏允良端正坐好,下人给他看了茶,他拿起茶碗喝了一口,等待着秦渊说话。

“祝盛那个案子,你准备怎么办?”

魏允良就知道他要说这件事,“此事下官已查明,是许钧之子挑衅在先,祝盛便领着家丁同他大打出手。只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祝盛伤人在先,情况严重,不可轻饶。”

“祝盛是礼部尚书祝明唯一的孙子,这件事你应该知道吧?”

“是,下官知道。”魏允良低下头,敛了神色:“下官也知道,自己能到这个位置是因为王爷的举荐,这一年多以来,王爷帮了下官很多。”

说到这里,魏允良撩起袍子,跪了下去:“王爷之恩,下官无以为报,若王爷想罢免下官之职,下官绝不会有半句怨言,但只要下官还在顺天府尹这个位置,下官便不会徇私枉法。”

祝盛一事其中的牵扯诸多,魏允良心里都清楚。

但他有自己的原则。

一边是提携的恩情,一边又是无法退让的原则,魏允良夹在中间,同样煎熬。

秦渊扶着额头,重重叹了口气。

他叫魏允良过来,其实也是想试探一下魏允良的意思,看他有没有松口的可能。

现在看来,松口显然是不可能的。

“你是个为百姓做实事的好官,好不容易将你推到了这个位置,没有理由因为这样的事情又将你罢免,不用跪着,快起来。”

虽然得赦,可看着秦渊一脸烦忧的表情,魏允良也高兴不起来。

秦渊闭上眼睛,揉了揉眉心:“回去吧,此事我会另想办法。”

*****

从端王府回来之后,贺临看到了秦渊见面的信号,连忙到了书房,进了暗道。

看到秦渊之后,她表情惶恐:“王爷,如今正值国丧,暗道那头可是寻欢作乐之所,您过来若是被人知道……”

“暗道那头的寻欢作乐之所已经改为了一处酒楼,不用担心。”

贺临松了口气,“不知王爷过来是有何事?”

“祝盛的案子你听说了吧?”

“是,下官刚从端王那回来。”

“那边准备怎么办?”

贺临摇了摇头:“端王此人向来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若祝明倒向他还好,若祝明不倒向他,他绝不会轻易放过祝盛。”

秦渊坐在石凳上,叹了口气,给自己倒了杯酒:“此事六弟恐怕得赢了。”

“王爷此话怎讲?”

“顺天府尹魏允良虽是我举荐上去的,可他为人正直清廉,判案断案从来不会徇私枉法,即便祝明选择倒向我,他那个孙子我也捞不出来。”

火辣辣的酒入喉,却烧不起秦渊的心。

这世间太多的人不择手段,他不想做那样的人。

举荐魏允良上去是为了大庆官场好,更是为了大庆百姓好。

偏偏不为他自己好。

秦渊不时也会想,这样做真的有用吗?

若自己得不到皇位,那即便举荐了魏允良这样的好官上去,之后他们还是会被六皇子清算。

既然如此,是不是一定要养一群愿意为自己出力的贪官污吏,先谋得了皇位,再去选好官呢?

贺临摇头:“王爷不该为此消极。”

“哦,你有何见解?”

“下官在礼部两年多,对祝大人的性子有几分了解,祝大人作为礼部尚书,平日里也是遵礼徇礼,可此事上,大家似乎都默认祝大人会为了自己唯一的孙子低眉折腰。”

“他会不管此事?”

“是,下官觉得很有可能。因此端王越是派人对祝大人威逼利诱,反而越会遭到祝大人的厌弃。”

想要拉拢祝明未必要拼好感,也可以拼谁的恶感更少一些。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