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以博直名(1 / 1)

太后下葬不久之后,景历帝病倒了。

有人说是因为太后去世,景历帝太过伤心,毕竟太后出殡的时候,景历帝哭的十分悲痛。

还有人说是因为景历帝为了太后的丧礼操劳过度,所以病倒。

毕竟景历帝一直以来身体就不是特别好,时不时就会病倒,不然也不会五天才上朝一次。

关于这两种说法,贺临都持保留意见,非要选一个信的话,她还是更信第二种。

毕竟景历帝的亲生母亲在他登基之前就去世了,太后只是景历帝的嫡母,说他对这个没有养大自己的嫡母能伤心到病倒……这很难评。

虽然景历帝病倒不知真假,但有一个人病倒一定是真的——秦渊。

不过秦渊毕竟年轻,也就病了几天,随后就来上朝了。

太后去世的这一个月里,秦渊瘦了不少,脸上也总若有若无的挂着愁绪,往日的精气神不复,贺临看着都心疼。

景历帝因为病情,将大部分朝政都交给了秦渊和六皇子以及内阁去处理。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太后去世满一百天,景历帝的病情都不见好转。

然而丧满百天,皇帝还需要再往几筵殿祭奠,百官则需穿素服,挂黑角带赴中右门行奉慰礼。

亲王、妃嫔、公主等以牲畜在孝陵祭祀,公侯大臣也要陪同前往。

不过景历帝因为缠绵病榻,没办法再去做这件事,需要在皇子中选一位代劳。

代天子行事不仅意味着皇帝的信任与宠爱,现在太子之位依旧悬而未决,这个关头,景历帝的选择相当于侧面印证他真正想选择的继承人。

不管从私人感情还是从政治角度考量,秦渊都想要争得这个机会,然而六皇子那边也一样。

两方人立刻就行动了起来,发动各自的人上疏。

然而这件事肯定是要从礼制的角度上去议的,再如何发动旁人上疏,或许都没有礼部尚书祝明的一句话管用。

可礼部尚书祝明为人古板,向来不涉党争,又该如何拉拢他呢?

两方人都犯难了。

秦渊这边选择让自己的老师、兵部尚书姜开成出马。

曾经太子还在的时候,他跟祝明一样不涉党争,而且两人是同榜进士,同朝为官那么多年,关系一直都不错。

挑了个日子,姜开成主动到了祝府,找到了祝明。

“上次找你要的孤本我已经誊录完了,这次来还给你。”

祝明坐在主位,瞥了他一眼:“你真只是来找我还孤本,而不是为谁来当说客的?”

在内阁待了这么多年,祝明虽古板,但并不愚昧,朝中的风向如何,他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姜开成叹了口气:“祝大人,你我同朝为官这么久,我的秉性你应该也清楚,便不与你藏着掖着了,我的确是受了瑞王之请而来。”

祝明坐的端正:“以前外面人总说你我二人不涉党争,是朝中清流,可自先太子去世,瑞王得宠之后,你便倒向了瑞王,忠明,说实话,我很失望。”

“先太子在世之时我不涉党争,是因为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可如今瑞王的人品大家有目共睹,瑞王这几年为朝廷做的事情更是众所周知。这样的人值得啊!”

祝明微微摇头:“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

“若政通人和,谁不想群而不党呢?可储君一事关系我大庆天下苍生,不是儿戏啊!即便是为百姓着想,我们不也该替他们推举一位真正有才干之人担任太子吗?”

“是因为瑞王有才干,还是因为瑞王是你的学生呢?”

姜开成眉心紧促:“我不曾想,你竟用这种心思度(duo)我。”

祝明垂下眸子:“请回吧,此事我不会偏袒任何人。”

姜开成站起身,“祝大人,听说你老家给你立了座牌坊,届时上下贪墨成风,百姓民不聊生,这牌坊还能好好的立在那吗?似你这般站在岸上观船翻,以博直名,你不觉得自己……大忠似伪吗?”

祝明怒目圆瞪:“原来在你眼里,我竟是那等大奸似忠之人吗?”

“祝大人,你若依旧如此无为,便不是在我眼里,而是在天下人眼里皆如此了!”

说完这句话,姜开成拂袖离开。

祝明凝视着他的背影,沉默许久。

*****

因为六皇子同样想拉拢祝明,因而祝明最近的动向,六皇子都有派人密切关注。

知道姜开成跟祝明不欢而散,一方面他有些高兴,这证明秦渊没有说动祝明,可另一方面,他也有些发愁。

“舅舅,姜开成与祝明向来交好,都没能说动祝明,我们又该如何是好?”

吕兴文同样发愁:“若是常人,好财则送钱,好色则送人,可祝明此人古板,既不贪财也不好色,此事的确为难……”

“既财色行不通,那权名呢?”

“做到他这个位置,权名他早已有了。”

堂堂礼部尚书,内阁阁员,是许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位置。

六皇子叹了口气:“那该如何是好?”

吕兴文思虑了好一会:“如今只能从其他方面下手了。”

“舅舅此话何意?”

“听闻贺临这两年在礼部做的还不错。”

“舅舅的意思是让贺临去上奏疏?贺临虽然是礼部的人,可品级不高,父皇也知道他是我们的人,恐怕不会在意他吧?”

吕兴文微微摇头:“贺临这两年在礼部似乎颇受祝明赏识,若没有其他办法,那就只能让贺临去试一试。”

六皇子想了想:“也是。”

*****

贺临在礼部干了两年,别的不说,对祝明的性格还是有几分了解的,所以当六皇子让她去当说客之时,她觉得有些天方夜谭。

不过思考片刻,她没有拒绝:“祝明的性格古板执拗,下官对此事也没有把握,可王爷既然相信我,愿意将此事交给我,我定会竭尽全力。”

“你能尽力就好。”

反正秦渊那边也没有说动祝明,横竖他们也不输。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