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算是惨胜(1 / 1)

事情还得从大战之前说起。

那个时候,秦渊得知从保定跟大同赶过来的勤王的人马足足有七万。

在往昌平开拔之前,秦渊就先一步派人给他们送信,让他们转而去昌平附近。

而在部队往昌平附近行进的时候,秦渊便跟他们商量好了这次的伏击。

他打算以自己这些人为诱饵,钓延答上钩。

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没想过要正面打赢延答,军营中的军心摇摆他也没有去管。

因为战意不足,输的越惨,延答肯定会越自满。

虽然单从死伤的人数上对比,这个办法无异于杀敌八百,自损一千。

可他们损失的是普通士兵,但杀的可都是延答的精锐!

这对延答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巨大的打击。

只是看着满目疮痍的战场上,那些数不清的庆朝士兵尸体,秦渊悠悠叹了口气。

虽然他早就知道这一战肯定会死伤不少人,可真当这一幕呈现在自己眼前,还是会忍不住心痛。

除了留下一部分人打扫战场,秦渊不忘派人出去将先前溃散而逃的人马收拢,同时命人往京城去送信。

因为他们大战的地方距离京师不远,所以天黑之前,消息就传到了京城里。

景历帝知道之后很高兴。

死的这些士兵,在他眼里算不得什么,关键是这仗打赢了!而且杀的都是延答的精锐,狠狠的挫了延答的锐气!

自打延答攻破长城关口以来,这还是庆军第一次赢这么大一场仗,第一次这么扬眉吐气!

趁着他这个时候高兴,吕兴文弯腰作揖道:“皇上,瑞王爷赢了这一仗固然值得高兴,可这之后延答有了警惕之心,再想像现在这样赢恐怕就难了。

当然,延答损失精锐,心痛之余必然也会有所顾忌,臣以为此时派人出去,正式同延答议和,让其退兵,是最好的时机。”

景历帝也没有被这场惨胜冲昏头脑,点头:“确实,这件事还是得由礼部去办,祝明,礼部准备好了没有?”

“回皇上,这几天臣一直在准备这件事,这是我们拟定的出去同延答议和的成员名单,请皇上过目。”

景历帝看了一下,点头:“你心里有数就好,记住,通贡互市的条件我们可以答应,但诸如铁器这种不能在互市上交易禁物绝对不能松口,还有,延答在京畿周围抢掠的那些东西,能吐出来的,尽量都让他吐出来。”

“微臣明白。”

除了景历帝之外,还有另一个人因为秦渊的获胜而大喜过望——太子。

现在延答精锐损失惨重,勤王之师也到了,延答肯定会十分忌惮。

议和这件事八九不离十能成,等到秦渊班师回京,便是大功一件!

届时秦渊只要帮他在父皇面前多说几句,或许便可以抵消掉父皇因魏高奕一事而起的怒气。

想到这里,太子就高兴。

*****

秋雨绵绵,虽然鞑靼还没退走,京师的戒严依旧没有解除,但因为秦渊的这场小胜,京城里紧张的氛围松懈了不少,入夜之后,街道上甚至有人放起了烟花,似乎是在为秦渊庆祝这场胜利。

而此时的贺临,则刚从礼部放值回来后不久。

沐浴更衣之后,她去了柳笙笙的院子里。

其实知道前方军报的第一时间,贺临的第一反应并不是高兴,而是感慨。

虽然这场仗赢的不算十分漂亮,但秦渊能在这么艰难的条件下还小胜,也是实属不易。

从这之后,延答应该会正视议和这件事,而将太子逼到绝路的那根稻草,也是时候该出马了。

贺临问柳笙笙:“太子让梁左贿赂延答的事情,你可能找到证据?”

“就送了一封信,当时也没把信拦下来,哪有什么证据?”

“罢了,倒也无所谓,此事还有其他办法。”

若是有证据自然更好办,若是没有,也只是麻烦一些而已。

这个时候,就该秦渊出马了。

*****

在秦渊小胜之后的第二天,礼部便派人送了信给延答,邀他正式议和。

延答虽然愤怒于自己的精锐损失,不过没忘记自己攻打大庆朝廷的目的。

他心里清楚,庆朝此时的勤王之师已经逐渐到达,再坚持下去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

因此,延答给了大庆朝廷一封回信。

这封回信的措辞比上一封信的口吻谦虚的多,不再那么嚣张跋扈。

于此同时,还未回京师的秦渊收到了纪恒一则消息。

驻守辽阳一带,听从明朝节制的蒙古兀哈良部给他们送来了几个人。

“几个人?什么人?”

“他们说是在辽阳附近捉到的,这些人谎称来自兀哈良部的辽阳军,却在周边劫掠百姓,而经过调查之后才知道,他们居然是我庆朝之兵,而且……是梁左梁大人麾下的。”

秦渊冷哼一声。

梁左之前给他献了那么个计策,他就觉得不对劲了。

现在看来,早在他领兵出城以前,梁左肯定就纵容部下辫发劫掠百姓了!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