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想求一人(1 / 1)

景历帝看了冯安一眼。

冯安会意,立即将那封奏疏转呈到他面前。

这封奏疏其实挺长的,秦渊在里面详细陈列了不出击的坏处。

景历帝看完之后,望了下面的几位大臣一眼:“他说他要领兵出击,你们怎么看?”

姜开成显然是支持秦渊的,这句话显然是在问杨和谦和吕兴文。

吕兴文:“回皇上,瑞王爷有此雄心,实乃我大庆之幸,在辽东与东南,王爷大大小小参加过无数场战役,领兵用兵能力毋庸置疑。

可京城兵力本就空虚,延答也提出了条件,我们可以与之周旋,但若此时带兵出击,便等同于拒绝他的条件,定会惹怒延答。

纵观敌我差距,此时领兵出击虽扬我大庆之威,可无异于背水一战。臣以为,此战若能赢才可出击,若不能……得不偿失。”

杨和谦:“臣与吕阁老看法一样。”

话说了等于没说,什么若能赢才能出击,说的好像是谁不想赢一样。

然而战场上不确定的因素那么多,不到最后,谁知道能不能赢?

两人这么说,显然是不支持也不反对,只让景历帝来拿主意。

若是在此时支持秦渊,若是之后秦渊战败,他们岂不是也要负连带责任?

景历帝深知这两人的不粘锅属性,干脆不再问他们,转向姜开成:“瑞王的这道奏疏你可有看?”

“回皇上,臣没有。”

“朕知道,老五是你最得意的学生,然而此事非同小可,不能因一己私情而支持他出击,你明白吗?”

景历帝知道秦渊上这道奏疏的目的,无非是想趁着这个时候立功,便能免除幽禁。

而姜开成作为他的老师,是不是会因此支持他呢?

不管两人是何目的,家国大事不是儿戏,若此战失利,将会把京师置于非常不利的地步。

“回皇上,兹事体大,干系我大庆社稷,臣绝无半分私情,也不敢有所私情,且不说鞑靼在城外肆虐,若我们就此求和,何颜面对天下苍生。

就说延答那十万兵马,孤军深入,无粮草补给,如今又是八月底,再战下去,天气转寒,等到各路勤王之师到达,断其后路,延答必然忌惮。

因而他们定不会在京师停留太长时间,即便瑞王爷不能赢延答,也绝对能拖住他们一段时间,如今延答最怕的便是一个拖字。

只要能拖住他们,也能扩大我方之优势,即便之后要同延答谈判,手上也会有更多的筹码。”

这话说的就实诚许多,景历帝沉思良久,下定决心。

“传朕旨意,解除瑞王秦渊幽禁,拜其为平虏大将军,领一万人马出城,各路勤王之师皆受其指挥!”

下面几位大臣都跪了下去:“皇上圣明!”

*****

瑞王府。

宫里传圣旨的太监很快到了府上。

瑞王被幽禁的这一年,府上虽算不上凋敝,可总被一股郁气压着。

这封圣旨的到来,一下让府内上上下下都热闹了起来。

秦渊接了圣旨之后,却算不得多高兴。

有着姜开成这个兵部尚书的关系在,每日的军报他也能知晓。

他深知此时情况的严峻。

主动上疏请求领兵出击,除了抓住这个解除幽禁的机会,更多的是不想看着城外的百姓被鞑靼铁骑肆虐。

当然,他也清楚,如果输了,恐怕他连幽禁的机会都不会再有,会被直接剥夺王爵,贬为庶人流放。

主动请缨,于他而言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另一边,得到秦渊解除幽禁的消息,贺临也替他高兴。

虽然贺临之前想过,要不要让秦渊申请领兵出战,不过她还没来得及说,秦渊就已经主动请缨了。

看来这件事,秦渊谋划已久。

只是幽禁虽然解除,作为平虏大将军,秦渊面临的压力肯定也不小。

不过贺临觉得,秦渊应该扛得住这种压力。

毕竟这几年来,秦渊什么时候压力小过呢?

被解除幽禁之后,秦渊做的第一件事是进宫面圣。

虽然圣旨已经发下去了,但景历帝心中依旧不安。

愿意让秦渊出击,他有着诸多考量。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不想丢脸。

真闭门不出,低头求和,那他这脸恐怕要丢个几百年了。

秦渊进宫之后,被景历帝问了许多问题,基本都是就如今局面,他领兵之后如何应对鞑靼的战略部署。

这个秦渊早有准备,说起来毫不露怯。

景历帝见他侃侃而谈的模样,心中的不安也少了几分。

景历帝叹了口气:“在你几个兄弟之中,朕知道,你的心胸最为宽广,这一年来,你心中必然有许多委屈,朕当时也是太生气,罚你罚的重了一些。

不过朕也是想告诉你,不是什么事情都能听太子的,做了别人的刀,替别人杀了人,你自己又能落的什么好?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

知道他是在安抚自己,秦渊不管心中接不接受,面上还是做出感动的模样,“父皇的教诲儿臣定会谨记于心,以后绝不会再犯。”

“如今出战在即,你可有什么想要的?”

“为父皇分忧,功名利禄儿臣都奢求,但为我大庆江山社稷着想,儿臣想向父皇求一个人。”

“哦,什么人?”

“宁伯侯之子,陆景云。”

景历帝眉头皱了起来:“你要他干嘛?”

“于辽东之时,儿臣便发现此人军事颇有才,如今鞑靼兵临城下,国难当头,若父皇愿让其出战,则儿臣此番面对鞑靼,胜算必然更多。”

自从把陆景云带回京城为质之后,陆景云一直闲在府上。

平时为了避嫌,秦渊也不会与其见面。

可现在国难当头,正是用人之时,秦渊也管不得许多了。

景历帝倒是无所谓。

他忌惮的是宁伯侯陆建巡,陆景云区区一个为质小儿,即便出战也不是统帅,还有秦渊在上头,也翻不起什么风浪。

何况现在的确是用人之时。

“准奏。”

“儿臣谢过父皇!”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