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兴,亡,百姓苦(1 / 1)

听到这个称呼,柳笙笙明显愣了好几秒才反应过来,不可抑制的笑出声:“谁?谁在喊我?是堂堂正正科举考上去,我连提鞋都不配的贺大人吗?”

行,阴阳怪气的能力也是没谁了。

贺临偏过头去:“反正我已经道歉。”

“道歉是要别人接受才行好吗?你自顾自的说完就叫道歉了?”

“我不管。”

柳笙笙知道贺临这要强的性格,上次在房梁上,宁愿自己往下跳也不求她帮忙,现在能到这个地步真是非常难得了。

不过柳笙笙心里还是有些芥蒂,收敛笑容之后,拍了拍贺临的肩:“我给你一次机会,但也仅此一次,如果那样的话我还从你嘴里听见一次……就别怪我不客气了,贺大人。”

听出她的郑重,贺临手放在膝盖上,坐姿乖巧的点头。

又瞟了她一眼:“你既然在意这个,为何还要当柳笙笙?以你的能力,完全可以不守着这个头衔吧?”

贺临想不通。

以柳笙笙的能力,完全可以给自己赎身,抛弃名妓的头衔,去浪迹江湖啊。

到底是什么不得已的理由,才让她即便是厌恶,还是要留在秦淮,当这个名妓柳笙笙。

柳笙笙淡淡瞥了她一眼:“孔子言,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即便是七十了,从心所欲都要有个不逾矩的前提,更何况还没到七十的我?如此说来,那贺大人又是为何要顶着诛九族的罪,也要守着这个身份?”

行,贺临本想着趁机打探一下她的信息,没想到她这口风真是够严实。

叹了口气,贺临道:“我?我何尝没有想过抛弃这个身份,可是你看看。”

贺临掀起车窗的帘子,太阳高悬天空,马车驶到在大片的田野旁边,在这之中,好些个农民弯着腰,面朝黄土背朝天,勤恳的在收割农作物。

“士农工商,虽然农排第二,可他们实际上是整个大庆过的最难的阶层,有天灾了,要打仗了,国库亏空了,压榨的都是他们,上面的人拿着打架,刀刀砍向的却都是他们。

我何尝不想走?我这样的身份,每天都是临渊履薄,怕行差踏错便万劫不复,可看着他们这样,我不愿走。”

“这世上那么多男人,就非得大人来做这些吗?”

“就非得男人来做这些吗?”贺临直视着她的眸,“大庆变成现在这千疮百孔的模样,是女人弄得吗?”

贺临知道,封建时代,女子被压迫,对女人的要求就是一个贤内助。

但是明明女子也会有想要实现自我的价值,这种价值不该被拘泥于家庭。

这广阔的天地,凭什么只能属于男人?!

柳笙笙听她说着这些话,眸光微微发亮,那是欣赏的模样。

“所以大人觉得自己是好官吗?”

“不是。”

“嗯?”

“我不是什么好官,官场行走,我也有诸多无可奈何,但我会竭尽全力的改变这一切,竭尽全力……做到最好。”

“我怎么觉得,这像是一个官员虚伪的说辞呢?”虽然话很尖锐,但柳笙笙神色很轻松,甚至有些调侃。

贺临笑笑,坦然说:“我不强求。”

柳笙笙朝她笑着,眼神里多了几分赞赏。

贺临的理念她是赞同且欣赏的。

这世界是男人的世界,这天下是男人的天下。

可是,这个世界凭什么是男人的世界?

天下凭什么又只能是男人的天下?

贺临敢为了自己的理想,冒天下之大不韪,做到这种地步,某种程度上,柳笙笙是佩服她的。

即便是最后自己拿话刺激她,她没有红着脸争辩,没有恼羞成怒,不过是“我不强求”四个字。

不强求别人相信她,不强求别人认可她。

既然选择了自己的路,那就坚定往下走。

这种洒脱且坦然的态度,这种心胸跟格局,加上贺临至今为止的政绩,才让柳笙笙完全相信她。

贺临这个人吧,虽然心思多且深,但她心里确实是有百姓的。

“你想知道莲云教的消息吗?”

贺临愣了一下,意识到她这是愿意给自己透露消息了,“你得到了什么消息?”

柳笙笙并不急着回答她,反问:“大人觉得为什么那些百姓会加入莲云教,即便这明明是杀头的罪过?”

贺临垂下眸子。

她并不是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所谓宗教,对于底层百姓来说大多是一种慰藉,因为自身无力改变现状,可又不甘于现状,便只能将这种改变的期望,寄托在外物身上。”

底层的百姓对生活感到灰暗失望,但人不能这样一直压抑的活着。

然而生活希望在哪呢?在腐烂的朝廷身上?

当然不可能。

就在这种时候,莲云教出现了。

柳笙笙笑了笑:“五年前莲云教能在江西发动叛乱,现在能在福建复辟,可见百姓之苦,贺大人有没有想过,你的对面站着的,是一个个再也无法忍受的百姓,而你所保护的,不过是一个从根里腐烂,根本没必要守着的东西呢?”

有些东西烂了得修,有些东西烂了……得换。

如果不是生活艰难,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过日子呢?

如果不是因为过的太苦,谁闲着没事去信这种东西呢?

贺临听出她话里的深意,摇头:“你的话我同意,但莲云教必须灭。”

“因为他们要杀你,所以你心里有气?”

“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我也仔细想过这件事,朝廷无非几座宫殿,几座衙门,可改朝换代自古以来不是容易的事情,轻则死伤百万,重则动乱百年,期间蛮夷入侵能挡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你明白吗?”

宗教的本质是洗脑,信则有不信则无,有些宗教能被留下,是因为他们的洗脑并不会对统治阶级产生不利,并不会影响社会安定。

莲云教真的是百姓的救赎吗?

他们不过是用蛊惑性极强的话语和手段,洗脑了这些百姓,给他们以虚假希望罢了。

即便他们真的成功了,然后呢?

会出现什么政权?政教结合吗?

虽然封建时代,都会强调君权神授,但维护用来统治的思想还是儒家那套,并不是什么宗教。

政教结合的政权,并没有实际统治过这广阔的大地。

政教结合的政权,也只会不可避免的滑向保守甚至极端保守。

那个时候,百姓未必过的比现在好。

贺临想用一种牺牲更少,风险更小的手段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好,所以她才选择了秦渊。

脑子一热只知道造反,未必对这个国家更好,也未必对百姓更好。

——作者的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都记好了,别只知道反反反。

反是走投无路的手段,但不该是唯一的手段。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