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义务教育(1 / 1)

没过几天,竞赛结果出来了。孩子们在学校就知道了自己的名次。

安安和宁宁每人拿着一沓子大团结,跑回了家。

宁宁先喊道:“妈,我数学竞赛拿奖金了。”

安安也默默把钱递给于悠:“二百!”

宁宁兴奋道:“我哥考了第一,我和陶年纶并列第二。这次数学竞赛追加了奖金。前三名都有,第一名是二百,第二名一百五,第三名五十。”

“我和陶年纶都是一百五。这下,也不用我们帮他了,书本费和学杂费都有了。”

于悠笑道:“你倒是一直记挂着这事儿。”

安安道:“妈,你别看宁宁大大咧咧的性子。但是数着她爱关心人了。我妹妹一直是善良美好的。”

宁宁笑道:“我哥说的对!”

于悠……这俩孩子真是活宝。

陶曼家。

陶家人并不多,只有陶曼的母亲季婉萍、陶曼、陶年纶三个人。

自从陶曼的工作没了,这十来年,三人就主要靠着胡火柴盒之类的散活儿讨生活。日子的确是艰难。

陶年纶拿出这一百五十块,除了学校的费用,也能帮家里置办些吃穿用度。缓解了很多。

季婉萍道:“咱家真是顺风顺水,太幸运了。谁能想到这次竟然追加了奖金。”

陶年纶道:“下次我争取拿两百。”

没想到突然多了两个数学这么好的学生。差一点,连这一百五都没拿回来。

看来他得再努力些了,要做到竞赛也满分才行。这样即便出现了更牛的数学天才,他也能并列第一,拿到奖金。

陶曼只觉得这事情真是巧合,唯独这一次儿子没有拿到第一名吧,没想到前三名就都有奖金。

但她也没多想,只是糊纸盒的动作更加轻快了些,生活更有指望了些。

多年以后,陶年纶偶然遇到了参与组织数学竞赛的老师。

老师特意和他说起了这件事儿。陶年纶才觉得,有些人家自始至终说不上心怀天下,却总能去做一些助人为乐的事儿。

或许,这就是这家人身上最璀璨的地方。

……

于卫民、曹秀、于悠三人正在讨论。

于悠道:“义务教育这个事情必须得提上日程了。有多少孩子想上学爸妈不让上,又有多少爸妈想让孩子上学却供不起。”

于卫民也道:“不光如此,义务教育还能提高全民素质,推进整个社会的进步。”

曹秀道:“是啊,咱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人们辛苦半生为了什么?还不是孩子么,孩子们才是祖国的未来。”

“但是,这事儿也不在咱们仨的职权范围内,要怎么做呢?”

三人就是一阵沉默。

于悠道:“妈,我爸已经辞职了,现在就是个商人。但是我公公和之恒倒是在体制内。这事儿兴许他们能帮忙。”

曹秀道:“我就说,咱闺女总能想到合适的人。”

于卫民点点头:“你公公和之恒工作忙的脚不沾地。咱们干脆把整个计划写出来,再让他们去使劲儿。”

“好的政策,一定能获得大部分人的支持。”

于悠笑道:“行,那这件事儿就这么办。还有就是我想着能不能设立针对贫困家庭孩子的助学金?”

“光是免了学杂费和书本费,那孩子吃什么穿什么有时候也成问题。”

曹秀道:“这么办有利有弊,如果到时候贫困生的父母把这钱拿去挥霍呢?怕是到时候全校人都得申请贫困生。”

于卫民道:“所以这个贫困生的界定得几方考察。另外这助学金发给孩子后必须有指定的用途,或者说有部门监管!”

曹秀揉了揉容量有限的脑袋,道:“行了,这事儿一听又复杂了!你们父女俩商量吧。”

“我觉得我适合做那个基金会,救助一些孤儿类的,简单多了。”

“看来还是得赚钱啊!”

她一觉得自己钱少,就想去空间撸异世界交流群的羊毛咋整?

时间长了那一群会不会直接把她踢了?

于悠也敲了敲脑袋干笑道:“爸,说实话,我能提建议,但具体的方案,我还真不是很了解。要不,咱们求助一下空间?”

于卫民也点了点头,他们一家三口各自擅长的事情真的有限。

所以说,一人力量小众人力量大。

这些规定,都是多少人绞尽脑汁共同指定出来的。他们三个臭皮匠也就摸到了外层。

三人去空间商城买了一份现代时期助学金管理办法,又买了一份公益基金管理办法。

公益基金管理办法相对简单一些。详细指出了公益基金的存放、使用和监督。

助学贷款管理相对复杂一些。

包括助学金范围和对象,申请流程、发放和管理。一系列,很完善。于悠他们都不好意思假装是自己写的。

但没办法,该装逼还得装逼。

三人又集思广益,当然只是于悠痛苦写——关于义务教育的提议。

曹秀和于卫民则是磕着卡卡瓜子在边上催。

于卫民:“你快点儿哈,这事情早一天提交,早一天改善。马上就要到下学期开学了。要是能开学前实行就再好不过了。”

曹秀:“悠悠,按理说我们可是把你供到了博士毕业。那你写个这还不是手到擒来?要是我博士毕业,我半小时就能写五千字。”

于卫民:“媳妇儿,你这卡卡瓜子越做越好了。这味道早超那什么洽洽了。人们真是有口福了。”

曹秀:“老于,我觉得你最近研究的那个甜玉米也不错。”

于卫民:“所以说,人还是得干点自己擅长的事儿才自在。”

曹秀:“谁说不是,你呢,就适合专心搞种子。我呢,就适合专心搞吃食。”

于悠……这俩人,合着她就适合专心写报告呗?

看曹秀女士吹得,还什么半小时五千,真是没天理了。

于悠案子吐槽了几句,继续埋头写了起来。

“6岁到12岁儿童,应当有资格并且必须参加九年义务教育,这是我们需要给予这些孩子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