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钱怎么算(1 / 1)

她们宿舍的娇娇女陈云成功申请换了宿舍。但是却也开始跟他们五个人作起对来。

这也正好给了于悠机会,省的她还得去老师办公室自荐了。

王弘厚老师说道:“今天呢,主要讲英语阅读。在开课之前,老师想要了解一下大家的英语水平。”

“打开课本第三页的文章,大家按座位,从第一排开始依次读一下。”

好巧不巧,第一排坐的正是于悠她们五个。最左边的是苏北。

这篇文章有些比较长的单词,苏北读的有些磕巴,但好歹也读了下来。

下一个是刘盼弟,刘盼弟站起来张了张嘴,有些支支吾吾。

她老家那边很落后,没什么英语老师,高考的专项考试还是她死记硬背的结果。

但是她的听说能力,可以说是极其差。

陈云讥笑道:“这基础也太差了,一起上课不是拖慢大家的进度么。”

王老师矫正道:“各地教育水平不同,自然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位同学,不如你给大家读一读?”

陈云:“好啊!我备考时候收集了好几本英语书,我已经又背了不少单词了。”

说完,陈云就读了起来。除了发音不准,有几个单词不认识囫囵了过去,整体在班里水平的确不算低。

小小的称赞声此起彼伏。刘盼弟抿了抿唇,把头埋了下去。

于悠安抚地拍了拍她的手,低声和刘盼弟说了声别担心,这才站起来。

“王老师,我也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王老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哦?看来这届学生挺有自信么。那行,你来读读。”

于悠看着这个文章,先是用纯正的美音读了一遍。

特殊的爆破音、摩擦音、鼻音、滑音一一从于悠的嘴里发出来,听起来很卷,十分有感染力。

同学们卧倒!

一遍读完,于悠并没有停顿,继续说道:“Next,I'llreaditagaininEnglish.”

“接下来,我将用英音再读一遍。”

抑扬顿挫的英音,连贯流畅,带有一定的唱腔,听起来十分享受。

老师也跟着一起卧倒!

陈云脸憋的通红,已经被碾压的说不出话来。她怎么也想象不到,于悠一个小地方来的人,英语竟然这么好。

教室里十分安静,甚至可以说是落针可闻。

激烈的掌声渐渐响了起来,王老师激动道:“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

于悠说了自己的名字。

王老师喃喃:“你就是那个全国第一?怪不得,连英语都这么出色。”

这分明比他们这些老师都强。

底下的同学们已经开始窃窃私语。毕竟由于信息的闭塞,于悠是全国第一这件事儿还有很多人不知道。

“没想到全国第一在咱们班。”

“简直是太出色了,我算是服了。给我再安两条腿,我也追不上。”

“念得太好听了,我从来不知道英语还分英音和美音。”

王老师接着说道:“于悠,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推荐给同学们吗?”

于悠看了看同学们都一副期待的样子,把后世的一些学习方法分享了出来。

“单词是一定要花时间背的,每天二十个,一年下来就很可观了。”

“语法上课听老师讲明白,记牢笔记,多做一些练习。”

“至于口语,坚持念课文背课文是最有效的方式。”

“大家可以在教学楼里找个地方,成立一个只能说英语的英语角。”

“没课的时候去那里念课文背课文,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

“语言就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每天坚持,积累的多了,自然就会掌握。”

啪啪啪,王老师带头鼓起了掌。

“于悠同学说的很好,大家可以借鉴起来,争取早日把这门语言掌握好。”

“咱们国家现在极其缺少翻译人才,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国家的希望。”

“好了,大家现在翻开课本,咱们先学习一下今天的词汇。”

……

下课的时候,王弘厚直接把于悠叫到了办公室。

他们学校陆续有接到国家的翻译工作,尽管老师们已经成立了翻译小组,但是进度却十分的慢。

因为掌握的不精,很多词汇都得借助词典,然后进行讨论校验,才能最后定下来。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英汉词典还处于第一版的状态,内容并不像现代那样全面。

很多东西直接还查不到,需要翻阅其它资料。

大批的资料等着翻译,时间上根本不够用。

王弘厚对办公室的其他老师喊道:“张老师、赵老师、方老师、杨老师,你们都停一停手头的工作。”

“这是我们专业的大一新生于悠,英语水平很高,我想让她加入咱们翻译小组。”

于悠……这王老师五十来岁的年纪了,办事情竟是如此雷厉风行。

都不和她本人商量商量的么?

几个老师顺着王弘厚的手势看了看于悠。明明已经二十五岁的年纪,却由于保养得好,看起来像是二十出头。

眉目如画,长身玉立,长得倒是挺好的。可这跟翻译又有什么关系?

张老师疑惑道:“王老师,你开什么玩笑,这么年轻的新生,英语水平行么?我们现在忙成这样,可没时间带她学习啊。”

王弘厚却很执着:“你们是没听过她念英语,窥一貌而知全身。这功底比咱们可差不了。”

于悠……谢谢,您可真是抬举我了。

赵老师感兴趣道:“果真如此?这样,我手里这份经济报道正好没人翻译。于悠是吧?你看看能翻译多少出来?”

他们这个工作是糊弄不了人的,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于悠摆摆手:“各位老师,我,我没想做翻译啊。”

王弘厚苦口婆心道:“咱们国家现在十分缺少翻译人才、外交人才。你既然有这个能力,何不试试呢?”

“而且,国家是给了经费的,翻译文件也能有比较可观的收入。”

于悠……这倒是可以。

天知道她现在有多缺钱,新买的四合院还空空如也呢。

“钱怎么算?”

各位老师们……在大家都高喊着为国奉献的时候,这学生还真是够直白!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