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于卫民想功成身退(1 / 1)

广鹏立马提上一口气来:“你说我们做的产品还可以出口?”

这饼画的有点儿大,第一塑料厂的领导们都不知作何反应了。

于悠理所当然道:“那当然。国家从前几年开始就在建立海港,难道只为了花高价进口人家的东西么?我们各行各业的产品当然也要出口赚外汇的。”

广鹏:“行,我们签。说起来这事儿还是我们占了便宜。你们从我们这里进塑料瓶给你们打九折!”

曹秀:“广厂长,咱们真是想到一起去了。不过呢,几块钱一个的塑料瓶我们可进不起。”

“我们打算等你们做出基础塑料颗粒,成本下来后再采购。您这个九折到时候还做不做数?”

广鹏:“作数!”

曹秀:“那可真是太谢谢了,悠悠,你在协议最后面加一条,优先卖给我们,价格按照市场价的九折。”

于悠拿出草拟的框架协议,寥寥几笔就加上了这个条款。

广鹏忽然间就有点后背发凉,丝毫不知道,这在将来涉及到多大的利润。

协议签好,于悠直接边讲解边写。把几种基础的塑料合成原理,通用塑料和塑料新品种abs树脂、聚苯醚写了下来。

另外把废气处理设备方案设计抽出来相应的部分给到了他们。

塑料厂的研发部、设备部等如获至宝,彻底忙碌起来。

双方约定好,只要塑料颗粒生产出来,第一批产品就生产于悠需要的塑料瓶。

曹秀母女俩这才出了厂子。

曹秀:“不知道他们这个速度快不快,能不能赶上你开学前弄好。”

于悠:“嗨,谁知道现在的塑料制品成本这么高,只能等等了。不行就只能晚点开了。”

母女俩完成任务开始返程,为另一边的于卫民终于找到了小爱说的那个才能卓越的人。

这次李德义、谢正平、孔正阳等专家里面有个叫齐敬的,由于资历比较长,之前在多个部门轮岗过。

大概是于卫民提出的一些举措激励了这些人。大家都对改变阳迁市积极起来。

这个齐敬连续几天,几乎是不眠不休,写了一份堪称“行业分析”的报告上来。

结果,简直是太让人惊喜了。

他们之前不过是进行了一个教育改进的初步工作。

可这个齐敬却提出了铁路改进、钢铁工业改进、交通改进,科技改进、文艺改进等等一个全面的改进方案。

于卫民忍不住对秦之恒问道:“之恒,这份报告你怎么看?”

秦之恒也很震撼,齐敬各方面远远在他之上。

“逻辑严密,内容详实,客观中肯。分析和见解都非常有价值。难得一见的奇才!”

于卫民欣慰的看了眼秦之恒:“不错,相比于我的话,这才是真正适合带领大家的人!”

于卫民心情十分激动。就说自己一路赶鸭子上架,坐到如今的位置,自己恋权吗?不!一点儿都不。

他很清楚,自己的梦想就是做全国最大的种子公司。这是来自现代的执着。

而且,自己的学识和资历并不足以支撑他在官场上走上更高的位置,并且游刃有余。

有些东西,自己只知道现代时候的成果,却不知道当年是怎样达成的。

比如说通路这件事儿吧。

他现代时候开车经过中国最长的隧道,会感慨一下祖国的了不起。可这隧道到底是经过怎样艰难的过程才通了的,却并没有认真钻研过。

像这次齐敬说到的几个行业的运作,自己就根本不太懂。

这个时候,出现了这么一个人,不正好方便他脱手么。

在这样有才能的人带领下,各行各业才会最大程度的受益。

于卫民心情激动的捧着这份分析报告。直接写了一封推荐信,或者说是职位转让申请。

言辞恳切再无其二,心情那是相当愉悦。

火车上的母女俩再一次通过小爱接到了于卫民的夺命连环call。

“你们俩不知道,这个齐敬,还提到了农业改进这方面。等他的设想开始实现,我打算成立一个种子公司,重操旧业。”

“我这离开土地太久了,心里不得劲儿。再说,现在的研究员们经验能有我丰富么?”

……

于悠:“妈,我爸这真是憋坏了啊。”

曹秀:“你爸他还真不是官迷,就爱他那点种子。要不然也不会出去旅游还四处收集种子。后来更是把你弟往接班人上带。”

于悠:“还别说,多亏了我爸带来了种子,把玉米和大豆、棉花的高产种子普及开来。”

“要不然老百姓还得多少年吃不饱穿不暖呢。领导们后面的工作也不会进行的那么顺利。”

突然间觉得她老爸的形象高大了不少,简直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京大那边,自从曹秀母女俩走了后,连夜召开工作会议。接连几天,从查无此例,到为于远单独破例,到向教育部紧急申请京大开展双学士学位教学。

会议一个连一个,终于在报考志愿前得到了审批。

于卫民接到电话时候开心极了:“太好了,行,肯定去京大。放心,前三名都去京大!”

几个人的志愿很快填好了。

于悠,京大英语专业。

于远,京大农学专业,辅修计算机专业。

秦之栋,京大建筑专业。

秦之雅,京市艺术大学设计专业。

周琳琳,京市师范大学教育专业。

又过了半个月,五人纷纷收到了录取通知书。

与此同时,机械厂帮忙做的设备也陆续进了曹秀和于悠的厂房。

于悠正帮她妈尝试用这设备做点辣椒酱出来,毕竟,这些设备两人也是第一次用。

俩人虽然不是洁癖吧,但很注重设备的清洗工作,毕竟食物最基本的就是要保持干净卫生。

就听外面安安和宁宁跑来喊她。

龙凤胎已经八岁多了,两张小脸精致白皙,看起来就一副机灵的样子。

安安:“妈,你快回家去看看,咱家来了好多人。”

于悠问道:“干啥的?”

宁宁小大人般分析道:“这不是我老叔被京大录取了,来了好多人想给我老叔说亲。太奶奶和奶奶都应付不过来了。让你赶紧回家。”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