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高考准备(1 / 1)

月月:“我又不了解这个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再说咱们学习忙得很呢,哪有空经常写信。那我就拒绝她,顺便把这些邮票给她寄回去。”

安安无所谓道:“也是,连这个人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月月提笔写道:“你好,谢谢你喜欢我,但我可能没有时间经常写回信。邮票就给你寄回来了,你也要专心学习啊。”

远在京市的彭暖,不知道自己的交友请求被拒绝了。

以至于连月月的名字和家庭都没有打听到。

她正在试穿一条新裙子。这是爸爸特意在友谊商店给自己买的,还是带纱的。

编上两个小辫子,整个人就像个小公主。

“爸爸、妈妈,好看吗?”

彭博:“好看!我女儿穿什么都好看。”

这孩子自打来了这个家,十分努力,很讨人喜欢。他这才买了这条裙子就是奖励她。

万菁菁目光落在白色的细纱上,淡淡道:“嗯,好看……”

要是她的暖暖穿上,应该更好看吧。看着丈夫和养女脸上的欢笑,心脏像是被人揪着,发出一股股钝痛。

这个家,越来越少人提起她的暖暖了。

……

第一生产队,紧张的学习不停地推进着,终于到了临近高考的日子。

山南县的考场,在刚刚恢复教学不久的县一中。

这次第一生产队有不少人都要参加考试。这次考试的花费统一由村里出。

为了让大家都休息好少赶路,秦之恒统计了人数,提前就去招待所定了房间。

两人一间,自由搭伴儿。

还给参加考试的人每人准备了考试用的纸笔。

秦之恒另外自掏腰包给媳妇儿单独弄了一间,美其名曰他要陪考。

于悠复习这些日子,秦之恒都是很少发表意见。这眼看考试的日子到跟前了,倒是替她们提前安排好了。

于悠:“安排的这么好,我考不上岂不是给你丢脸了?”

秦之恒是上过大学的,尽管私心里他希望自己媳妇儿一直在身边,但他更希望于悠能看见更大的世界。

他善良聪慧的媳妇儿,值得这世上最好的。

“你想上的话,今年考不上明年可以再考。”

于悠挑衅道:“我考上之后可就出去上学了,要分开四年呢。”

秦家会回京这事儿现在不能说,再说她也想听听秦之恒怎么想的。

人席丰都急红眼了,恨不得天天把秦之雅栓裤腰带上带着。怎么秦之恒就不着急呢?

哎,怪挫败的!

秦之恒深深看了眼于悠,把早就想好的想法说了出来。

“等你考上大学,咱们就在你上的大学边上买个房子。大学是休周末的,每隔两周我就带着孩子们去看你。”

于悠……在这儿等着她呢,怪不得这厮这么淡定。

竟然为了一家人相聚,都打算买房子了。

不过,知道被他这么惦记着,心情瞬间就美丽了。

“行吧!看在你这么支持我的份上,咋地我也得考个名校!”

秦之恒不想让媳妇儿有太大压力:“正常发挥就是了,有的时候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于悠不说话了,她现在说自己稳操胜券就像是说大话一样。还是等着考试结果出来吧。

第一年恢复高考,全国上下报名的人达到了五百多万。

一波波穿着黑白灰的人乌拉拉涌向考场,场面十分壮观。他们从四面八方不同的岗位而来,走进了改变自己甚至国家命运的起点。

于悠很快找到自己的考场,坐好后,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这时候的卷子都是a4纸大小。题目的难度就如同预料中的一样,并不是很难,题量也不算大。

但是对于在乡下劳作或者在城里工作了很多年,没有继续学习的人们来说,做起来还是很吃力。

于悠看着周边人有的认认真真作答,有的抓耳挠腮想题。

监考老师在人群中间来回走动,偶尔停下来看看考生们答得怎么样。

如此真实的感觉,她更加认真起来。写完了卷子,更是逐道一一检查了一遍,查无可查才举手交卷。

即便如此,几乎每一场考试,她都是唯一一个提早出考场的。

外面等着的村民们安慰道:“村长,别灰心啊,听说这题不简单呢,你不会大家也不会。”

秦之恒也看着自己媳妇儿:“全都答上了?”

于悠笑道:“答上了,这次考的我正好大多数都复习到了。”

村民们……他们以懒著称的村长的话能信不?

最后一场考试结束,于远、秦之雅、秦之栋、周琳琳也都考完出来了。

他们叽叽喳喳一个个努力回想着题型,核对着答案是不是一致。

秦之雅泄气道:“还是复习的时间太短了,我得有百分之二十多不会的。不知道还有没有希望。”

周琳琳:“我也是,尤其是数学,有几道大题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于悠没吭声。

她总不能说,这次考试大家普遍水平有限,能对上百分之七十的人怎么也得排前百分之四了。

可以挑选很多学校了!

所以说第一年恢复高考是一个重大的机遇。说它简单它录取率低,说它难,它录取分并不高。

……

高考结束,曹秀开始召集人手盖厂房。虽然大家都不知道盖这么多房子干啥用。但不影响村里人主动来帮忙。

村里人正觉得没机会回报于卫民一家呢,每天下了课后都很积极过去。

所以,人家盖房子都是白天盖,他们家盖房子那都是中午和傍晚盖。

曹秀自然不会亏待大家,凡是来的人,不但有工钱还会管饭。

但村民们香喷喷的饭菜倒是吃了,钱是坚决不拿。

“这把我们当什么人了?于主任和村长为大家做的事儿我们心里都记着呢。”

“就是,乡里乡亲的互相帮一把的事儿,谈钱就见外了。”

……

曹秀也不矫情,省了一笔钱,正好后面办厂子添置东西或者给人们开工资用。

热热闹闹了二十天,厂房刚刚封顶。

与此同时,县一中那边也张贴了南山县参加考试的人的高考成绩。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