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小爱出现(1 / 1)

毕竟他们要的量大,收旧课本比去新华书店买新课本可便宜多了。

小学初中各自收了几套,但是高中都停课了,只能去新华书店问了。

新华书店的店员倒是挺开心。

“你们真要?我们店里压了五套库存呢,都是高一到高三全套。停课后就卖不出去了。现在在仓库放着呢。你们诚心要的话半价就拿走。”

于卫民三口……

这可真是大好事儿!

等77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下来,离着现在也就不到四年的时间。到时候高中的书怕是抢都抢不到了。

几人顺便把《数理化自学丛书》也全都收了。

看来这几年高中的课程也得让老师们安排一下了,顺便出几套复习资料和卷子。

过几年绝对能用上。

书买的七七八八,一家三口进了空间。

光屏交流区出现了新的文字。

“散播菌种培养技术加100积分。”

“散播蘑菇种植技术加100积分。”

“散播历史、地理知识加100积分。”

商城的右上角,可用福报积分已经从244分变成了544分。

嗯,就像多了存款一样,同时多了一丢丢安全感。

21世纪异世界交流群突然有了动静。

被踢到凤仙朝:“急!连续两个城池爆发了疟疾,谁有办法?500积分!”

于悠一下子支楞了起来。这她会啊,她学化学的,其中就有药物合成的课程。

这个治疗疟疾的青蒿素,不就是荣获最高科学技术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著名药学家屠呦呦发现的吗。

本就是她的偶像,这个她太熟了。

于悠又瞅了瞅,冷酷霸总貌似没上线,没法抢单子赚积分。哈哈哈!

年代三侠客:“@被踢到凤仙朝,我有办法!”

被踢到凤仙朝:“成交!”

目测那个朝代提取青蒿素多少有点儿困难。于悠干脆将黄花蒿的图片传了过去。附带药方:黄花蒿三至五钱,煎服!

曹秀:“闺女,你这学真是没白上啊,这积分赚的不要太容易!”

他们一家来了两年多,这次是积分奖励最高的一次了。

商城右上角,可用福报积分直接升到1044分。

交流区出现了新字幕。

“已满1000福报积分,解锁智能ai系统。可以随时交流,替代本交流区的一切事物。”

几乎是同时,所有光屏全部消失了,三人脑中同时出现了一个声音。

“主人,我是你的专属小爱。可以随时选择呼叫小爱或者关闭小爱。”

于悠:“爸、妈,你们能听到声音吗?”

于卫民和曹秀点点头。

于悠:“小爱小爱,那我们是必须同时和你交流吗?还是可以单独交流?”

小爱:“主人,平时是单独交流的,也可以发起同时交流,对方接受了就可以的。”

于悠乐了,这不就像可以打电话一样,相当于他们三个可以随时通话了么。这在没有手机的七十年代简直太方便了有木有。

于悠又问道:“那异世界交流群和空间商城呢?”

小爱:“主人,这些可以随时在大脑中查看了。”

也就是说,不用进出空间也能和系统交流了。

于悠继续问道:“小爱,你有自主意识吗?”

小爱小心翼翼回道:“有一丢丢的,主人。”

其实它们福报ai系统早就被赋予了自主意识,只要是法律法规内的事情,它们都能正常思考。

也就是说,什么都能聊了?

于悠和爸妈在这里为系统的升级而兴奋,丝毫不知道,辛辛苦苦抄写的两份医学分析根本无人问津。

京市实验医学研究所。

一封厚厚的信件被放在门卫收发室里落灰。

收件人处写的基础医学组组长。

但实研所基础医学组里面有好几个组长。

所以这封信严格说起来真不知道是寄给谁的,就被留在了收发室里。

庞明、张惠、牛元清、傅正业四个研究组长是十分犯愁的。

他们是研究西医方向的,现在的通讯不发达,信息不流畅,想要闭门造车很难有头绪。

傅正业说道:“你们还好些,药学的可以进行实验。我们这研究设备的真的是天马行空的干想。”

张惠说道:“我们也急啊,现在医药种类和数量都太稀缺了,连医院都不能保证供给上。”

此刻的他们并不知道,收发室里,一封充满希望的信件静静躺着。

……

第四生产队和第五生产队很快种上了蘑菇。

他们在地上挖了坑,铺上一层用石灰水泡过的玉米芯儿,再撒些菌种,这样循环铺上五层。

这样等后面能够采摘五六轮。最上面再平铺上一层泥土,盖上塑料膜。

剩下的事情就是交给时间了。

两个月后蘑菇长出来,把塑料膜支起来就行了。

于卫民已经带人开始走访第六生产队了。

六队只有一条两米多宽的土路。一场雨过后,原本踩平了的土路变成了坑坑洼洼的泥地。

踩上一脚鞋子就陷在泥里,还打滑。于卫民在心里想着,太特么难走了,修路这事儿必须得提上日程了!

好不容易深一脚浅一脚走到六队的村支部,已经是正午了。

六队村干部看见于卫民几人,脸上都笑出了褶子。

村长唐建忠的媳妇儿端来了一盆玉米面粥,还有一盘炒鸡蛋。

说道:“于主任、杨书记、冯主任。都这个点儿了,你们别客气,多吃点儿。”

从这话里,多少也能听出来,这是村里待客的好吃食了。

现在廉洁的干部讲究不吃老百姓一粥一饭。但看着村里人殷切的眼神儿,于卫民还是带头喝了一口粥。

这饭他们不吃,村里人怕是不踏实。他们吃了,村里人更会觉得他们不见外,是真心过来帮他们的。

杨泽山和冯彬这才跟着吃了起来。

不过几人当然不会胡吃海塞,每人喝了一碗粥,吃了一两口炒鸡蛋,就放下了筷子。

一行人这才往集体地走。

唐建忠说道:“我们村不像其他生产队,有山啊,有林地呀啥的。我们村全是田。平均到人头上,得有三亩!”

冯彬:“这是好事儿啊?可怎么大家还是吃不饱呢?”

唐建忠泄气道:“可这田它产量不高啊!”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