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六章  赚银子!(1 / 1)

“种子?”

得知有一个叔叔给自己带来了新奇的种子,朱英果然很是高兴。

等到看到带来的种子后,朱英就更高兴了。

向日葵!

花生!

这两种的种子,这可是好东西啊!

无论是榨油,还是做零食,都是极好的。

将这两类种子收下后,朱英也不来虚的,直接就表示,这两类作物回头种植出来,有了商品推出后,会将商品的做法免费教给这个叔叔,让这个叔叔加盟,一起来赚银子!

一听这话,这名藩王一直提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赚银子还是其次,能够“讨好”了这个大侄子,才是他的首要目的。

毕竟,大侄子如今是太孙,未来可是皇帝。

亲爹当皇帝,跟大侄子当皇帝,对于藩王们来说,这是两种感受。

亲爹当皇帝的时候,就算自己不是受宠的那个皇子,但只要不是被亲爹讨厌的皇子,日子就不可能过得太差。

再怎么说,龙椅上坐着的那个是自己的亲老子。

尤其还是一个对老朱家血脉比较护短的人,这样的人,对自己的亲儿子再不喜,也就是惩罚一番。

像是杀儿子这种事,在以前的朝代里,很多皇帝都干过,或者真生气了也会干。

但老朱杀了很多大臣,算得上是一个杀人如麻的皇帝了,死在老朱手里的人到底有多少,别说是老朱自己不知道,其他人大概也计算不过来。

可就是这么一个凶名在外的皇帝,起码没杀过儿子。

别说是儿子了,连造反了的侄子都没舍得杀,侄子的儿子,也被他好好养着呢。

虽然这个养,也算是一种圈养了。

但放在其他朝代的皇帝那里,就算是不立刻将人给杀了,所谓的圈养,也多半是做给其他的人看的。

老朱是好面子,但在真怒了杀人的时候,他也是真不在乎面子。

想杀的人,那就杀。

不想杀的人,那就不杀。

对于老朱这个皇帝来说,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像是为了面子而不杀人,只是将人给圈养起来,这种“面子工程”,老朱未必不会干,但会干的前提,就是他本身也没打算将人给杀了。

连造反了的侄子一家都能放过,何况是亲儿子呢?

这就是亲爹当皇帝时,老朱的儿子们的日子,就算有些胆战心惊,也有着需要避讳或是遵守的规矩,可是,他们心知肚明,他们之所以会有这么好的日子过,全赖皇帝是亲爹。

等到亲兄弟上台了,再是关系不错的兄弟,也远不如老朱当皇帝的时候了。

而登基的人是侄子时,那感觉就更不一样了。

当大哥的,对他们这些当弟弟的是有着一些情谊的,情谊的多少,与当初相处的时间长短有关系。

可是,大侄子与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情谊可言呢?

大侄子过去足足有十年之久,是养在宫外的,是假死着生活着的。

他们都不知道大侄子活着,自然也就不可能与大侄子联络感情了。

在大侄子回归之后,他们这些人想要与大侄子联络感情,但机会也不多啊!

他们是藩王,无旨意不能离开藩地!

大侄子在成为太孙之前,倒是出过应天府,可是,去的地方,也是主打一个掀起大风浪,搞些大事,跟他们这些与这些事不沾边的藩王之间,也没什么关系啊!

大侄子成为了太孙之后,就更不可能轻易离开应天府了。

他们这些藩王与大侄子联络感情的时间太少了,但凡是有人想要拉近彼此的关系,都只能是借助着回应天府的机会,抓紧一切机会,与太孙培养感情。

可藩王太多,太孙就只有一个,这么多人,想要在太孙面前露脸留个深刻的好印象,简直比讨好他们的亲爹还难!

有的藩王争不过别人,到了最后也麻木了,觉得自己也不必强求非要在太孙面前留个深刻的好印象了,能够在太孙面前混个脸熟,这就是一种成功了。

这名带了种子过来的藩王,曾经就属于开始摆烂的队列中的一员。

这次能带来新奇的种子,也是因为他运气好。

他的一个属下的妻子娘家人,是个到处跑来跑去的商人。

得到这两样种子的机缘也很奇妙,属于无心插柳柳成荫。

本来是不打算买种子的,结果商人跟另外一支商队定的货,半路上因为种种原因没了。

那支商队的领队,只能是用其他东西来赔偿这个商人。

商人本来还不乐意,但在得知商队里有比较新奇的种子后,就答应了下来,将这这两样种子当做了“添头”,与其他东西一起作为赔偿。

而那支商队之所以会得到这两样种子,是因为他们被骗了。

原本他们是想要收一些奇珍草药之物的,结果,这两样种子混在了那些东西里,查验货物的人没查仔细,被人钻了空子。

按照奇珍草药的价格,将这两样种子给买了下来。

商队的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有人试吃,结果吃了之后浑身起红疹子,他们顿时就不敢再吃了。

可就这么扔了,又舍不得。

这可是用昂贵的价格买下来的,就这么扔了,那真是要心疼死了。

东西成了烫手山芋,不知道该怎么处理。

结果,又遇到了给那个商人的东西半路没了的事,这两样种子被那个商人看重,就被转手送给了那个商人。

在送给那个商人做添头时,商队的领队也特别提醒了一番,这两样东西有毒,不能吃。

商人听了之后,依旧是将东西带了回来。

因为从妹妹妹夫那里听说过贵人的事,这个藩王曾经也下过命令,让人搜罗一些新奇少见的种子,若是找到了,有赏。

这个藩王当时说的时候,可能也就是随口一说。

很多藩王都希望通过这个办法,来讨好太孙。

可问题是,新奇少见的种子,哪里是那么好找的?

但凡是在大明境内的,就算是不多见的野草,多半也是有人记录过的。

如果不是从海外或是外邦寻来的新奇种子,都不好意思献上去,免得被人认出来这是什么,知道这是大明的东西,到时候丢人现眼是其次,让太孙不高兴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