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   兜圈子(1 / 1)

毕竟,他这个几个好友,同样也有花边新闻刊登在《娱乐林》上啊。

因为都是真事,负责的人也不是方孝孺。

作为这份报纸的负责人,方孝孺便是想要帮好友们一把,也张不开这个嘴啊。

再说了,连他自己的花边新闻,也曾出现在《娱乐林》上面过。

那也是受了好友的连累,在被对方请客的时候,因为旁边有清秀小厮作陪,被人看见了去,随后这件事就出现在了投稿之中。

因为撰稿人的文笔诙谐有趣,还挺有可看性的,更是配有图画,更是画得有趣。

哪怕方孝孺有点不太开心,但还是没有用权利压着底下的人将这篇稿子给刷下去。

所以,就算他是《大明日报》的负责人,他的那几个好友也不曾将他与《娱乐林》联系在一起。

这几个好友是陆续来的,却是聚在了一起。

一个人对他喋喋不休,这就已经够让人头疼的了。

何况是几个人一起来呢?

若是其他人这样说,方孝孺就要赶人了。

可谁让这么干的人,是他的几个好友呢。

这可不是普通朋友,是真的关系不错的朋友。

这几个人,也不是沽名钓誉之辈,至少在方孝孺的眼里,他们可不是这样的人。

这几个人都比他大一些,有进士出身,也有举人出身,与他有交情也有一些年头了,基本都是出身颇好,且相比于仕途,更醉心于琴棋书画。

也因此,除了考取了进士的那一位曾经当过几年官,其他人都是考取了举人之后,就悠闲度日。

当报刊出现之后,这几个人也写过文章,投过稿,拿过稿费。

这几个人的才学、人品,在方孝孺看来,都是没问题的。

也正因为以上这些原因,才让方孝孺面对他们的劝说,只能是苦笑着沉默,不好直接拒绝。

但他的苦笑与沉默,何尝不是一种态度?

这几个人彼此递了个眼神,都有些郁闷。

老方这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方的人品,他们也是信任的。

老方这个人,一直以来,都是忠君爱国,都是走的忠臣路线啊。

可如今,太孙竟是与蹴鞠比赛这等事扯上了关系,甚至还引起了读书人的不满,这种情况下,老方怎么就还能坐得住呢?

按照老方的为人,不该是早就已经劝谏太孙了吗?

还是说,如今太孙地位稳固,威严更胜从前,所以老方怕了?怂了?不敢再劝谏了?

若是这样,那老方在他们眼里的形象可就要大大有损了啊!

不过,这几个人都是文化人,说话可不是那么直白的。

就算是之前的劝说,也是比较含蓄的。

但凡是个不懂得含蓄的人,可能坐在这里听了半天,都听不出他们是在讲什么。

也就是方孝孺也算是这类人,与他们几个又是多年好友,所以这几个人含蓄说话,方孝孺也能听得懂。

“几位,几位,何必火气这么大呢?”

方孝孺微笑着,给他们一一添了茶,示意他们再喝点茶水,降降火气。

几人:“……”

这个老方,这又是要搞什么?

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方贤弟,这蹴鞠比赛……”

见委婉的提醒,方孝孺一副装听不懂的架势,就有人急了,开始玩直白了。

但才说出“蹴鞠比赛”四个字,就被人用眼神给制止了。

他们虽是想要劝说方孝孺,但之前在方孝孺这里碰壁的人还少吗?

其中也不乏与方孝孺关系不错的人啊!

方孝孺就是一头倔强的驴子!

这家伙觉得太孙是正统,忠于太孙,就不可能容忍有人说太孙一点不好。

所以,他们就算是想要劝说方孝孺,也不能将话说明白了。

对方又不是傻子,难道他们来这里是什么意思,对方会不明白?

他们这话说得明白不明白,其实都没什么区别。

在这种情况下,那还是委婉着来吧。

起码这一次不成,他们还能来第二次。

若是将话说明白了,怕是来不了第二次了。

制止了同伴的人,算是将方孝孺的性格弄得再清楚不过了。

方孝孺也的确是差点变脸,本来是想着,若是这几个好友直白地说出来意,他就也直白地拒绝。

只要他拒绝了,以这几个好友的性格,也不好在这几日再上门来说这件事了。

偏偏好友里面有人“阴损”,竟是不肯搞直白的那一套,非要来委婉的!

那就只能是你委婉来我委婉去,茶都喝了两回了,大家都是在兜圈子。

没办法,只能是端茶送客。

见方孝孺颇有些油盐不进的劲头,这几个人也是无奈,只能是摇摇头,起身告辞。

在出了方府之后,这几个人中途交流了一下,认为靠着说服方孝孺来劝谏,这一条路,怕是走不通了。

可这样一来,随着那个蹴鞠比赛越来越热闹,读书人那边怕也会越来越热闹。

两个不同的热闹凑到了一起,那可就真要热闹了。

他们也不是想要与太孙作对,他们其实是真盼着朝廷稳定、太孙地位稳固。

只有这样,他们这样喜欢游山玩水的人才能更安心。

若是朝廷不稳了,那地方生出的乱子只会多,不会少。

他们这样喜欢到处跑的人,生活质量都会大大降低。

当然了,对百姓的影响那也是很可怕的。

作为读书人,他们怎么能看着那些小年轻们,将这件事给搞大了呢?

可方孝孺这个人,明显就不肯为了这点“小事”出头。

这让他们也是很头疼。

“那就找找另外几个人?”有人提议道。

可另外几个能在太孙面前说得上话的文臣,都是小年轻,与他们也没什么交集啊。

再说了,他们这样的辈分,去找那几个小年轻,是不是也有点跌份?

“要不,我们也投稿吧。”有人这样提议道。

“投稿?”

那人道:“对,投稿。你们也知道吧,现在除了那个广播,就是报纸的传播最广了,若是在大明日报上投稿,就算是不刊登出来,太孙或许也能见到……”

可也有人提醒道:“你们是不是忘了?大明日报的负责人,不就是老方吗?”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