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章  以不变应万变(1 / 1)

“就是不知道效果如何了。”朱英笑了笑,回道。

祖孙二人对视一眼,老朱也跟着笑了。

是不是有效果,等等看,不就知道了?

另一边,发现女儿回来了,还跟了一群小太监,装了几辆马车的赏赐,贾夫人也是心情多少有点复杂。

徐家也不是第一次嫁女儿到皇家了,但是,皇上这个人,的确是有点偏心啊。

对待儿媳们虽然也不算抠门,但绝对没有对孙媳妇这样大方吧?

好吧,就算同为孙媳妇,估计其他皇孙的正妃,也远不如太孙妃受重视。

仔细想想,倒也能理解。

准太孙妃,以后是储君的原配发妻,但凡不出什么大的差错,有朝一日,那就是母仪天下之人。

这样的人,受到的待遇比较特殊,也能让人服气。

可就算是这样,这份来自于爱屋及乌的偏爱,还是让贾夫人在心中感慨着,太孙可真是受宠啊。

这样受宠的储君,只要不出什么大问题,以后一定能顺顺利利的吧?

贾夫人为女儿的前途与身家性命,也是操碎了心。

纵然女儿的前途也会影响到徐家,可贾夫人对徐家的归属感,并不像徐家子嗣这样紧张。

相比之下,她还是更关心两个女儿的未来。

没有儿子的她,就算与其他徐家公子关系不错,但也当不了真正的母子。

徐家以后的传承好不好,与她的两个女儿都没有太大关系。

有关系,也就是一二代的事了。

她最多也就是在意女儿跟将来会有的外孙,至于重孙儿,那可就相隔太远了。

她也未必能活到看到那一日的时候,她只需要顾着眼前之人就可以了。

“儿啊,回去之后,好好睡一觉,别的莫要多想。”贾夫人想了想,却也只是说了这么一句话。

与其说太多,让女儿徒增压力,倒不如什么都不说,只让女儿莫要多想。

女儿已是准太孙妃了,地位已是稳固,只要不出什么大岔子,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与其想多做多错多,不如只按部就班,除此之外,什么都不要多想、多做。

徐妙锦还回想着之前的事,点了点头。

“女儿明白。”

用手轻轻拍了拍女儿的手背,母女二人,亦是一切尽在不言中。

等到回了府,当晚无话。

转过天,一直待在府里的徐妙锦,就被嫂子们追问了与“电影”有关的事。

这个时候的徐妙锦,还没意识到,能够在第一日就看到电影的人,接下来会遭到怎样的轰炸。

就连贾夫人,也没意识到,只是看过一场电影,竟然会让她与其他几个留下来看电影的贵妇人,很快成为在她们这个社交圈里被追捧的人。

虽然在没看电影之前,以她的身份地位,在她所在的社交圈子里,也同样是被人所簇拥着的存在。

就算不是唯一的主角,但也算不上是配角。

但是,平时被人所簇拥,那是因为她的身份、地位,是来源于她现有的品阶。

可不久之后被人所追捧,则是源于她是看过第一场电影的人。

这样的变化,此刻的贾夫人根本不可能想得到。

就像此刻的徐妙锦,也根本想不到在数日之后,她所看过的那部电影,会以着十分恐怖的姿势,风靡整个大明一样。

看过第一场电影的人,当然也知道“电影”这个东西,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多么的令人震惊,但凡是看过的人,都不可能对这个新兴事物毫无反应。

但凡是看过的人,哪怕是不喜,这种不喜之中,往往也夹杂着对这种东西的恐惧。

而喜欢电影的人,则是狂热的,是乐于向周围人宣传电影这种存在的。

谁见过了那种犹如神迹一般的存在,且并不恐惧这种存在后,还能忍住了不向其他人安利呢?

能忍住的人,终究是少数。

就算是这种少数,当陷入到了一个比较狂热的氛围里时,也可能会脑袋一热,出现不算理智的冲动。

若是再有人故意推动一下,那这流行风潮只会卷得更恐怖一些。

就像是《天上人间》这部电影,先是在短短数日之内,就成为了很多人的谈资。

很多应天府的人,见面时会交谈的内容,从五花八门各种内容,渐渐就变成了一个内容。

“你听说了吗?那个电影?”

又或是:“那个电影,你那天看过没有?我跟你说,那简直就是神迹……”

一般来说,喜欢与人说这些的,都是在那一天看过电影的人。

恰好过年期间,又是走亲戚访友的日子。

一些从应天府之外过来的人,也就不得不听了一耳朵关于“电影”如何如何神奇的事。

从亲戚、友人口中听到的关于电影的内容,就像是天方夜谭一般。

只要是没亲眼见识过的人,那是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来,这“电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的。

而外人无法感受到“电影”的魅力,自然也就更让真切参与到了其中的人,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亢奋。

他们更加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宣传,让当时没有看到神迹的人,能够通过他们的描述,感受到这种神迹到底有多么神奇。

甚至都不用朱英亲自下场,让人去宣传他要推出的几种猜测,民间就已是自发有了各种各样的对剧情的猜测。

而因为对故事的理解不同,对结局的理解不同,还导致出现了好几个不用的观影“流派”。

几个观影流派之间,也是争得很是激烈。

各有各的理解,还谁都无法说服谁。

加上每个流派都掌握着一定的“证据”,并且可以用这种证据,将本就倾向于自己这个流派的观众说服,拉到自己的阵营里来。

在短短数日时间,几个流派之间的“战斗”,就已是进行到了报纸投稿这种较量上来了。

能有这样的发展,也与许多读书人参与到了这件事里有关。

读书人嘛,还是在应天府生活的读书人,有几个人能不关注与太孙有着密切关系的大明官方报纸的?

但凡是官方报纸发行了,都会被一抢而空。

大家都很关注官方是如何看待各种事情的,这次的“电影”一出现,读书人们自然也会关心,太孙又是如何看待这部电影的呢?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