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伤痛(1 / 1)

哥廷根大学里,李谕碰到不少袖管空空的学生,整体情况比剑桥还要差一点。

希尔伯特看到李谕后说:“李谕院士,你能来真是好极了!我刚给新上任的科学、艺术与公共教育部长写了一封信,希望聘请客座教授来哥廷根讲学。我为此申请了5000马克的费用,后来追加到一万马克,不过现在好像15000马克都不够,通货膨胀太可怕了。”

李谕笑道:“我正好在巴黎,顺路过来,不需要什么经费。而且我没有那么擅长纯数学。”

“巴黎?那里现在是个政客集中的地方,讨论着如何瓜分整个欧洲,我可不感兴趣,”希尔伯特说,然后指着前面的一座讲堂,“今天有一场数学讲座,战争结束后,数学难得回归到校园中,我自己都很想知道四年过后,会不会有什么新进展。”

“非常乐意欣赏人类真正的智慧。”李谕说。

希尔伯特看了看怀表,“还有时间,我们再等五分钟,艾米·诺特要讲完课了。”

——就是那位提出大名鼎鼎诺特定理的女数学家。

当年哥德巴赫给欧拉的信中最先提出了他的猜想:“任一大于5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

李谕说:“我在巴黎看了几本科学期刊,好像诺特女士去年提出了极有创造性的诺特定理,写了一篇非常有价值的论文。”

经历了这些痛苦,普朗克在人生感悟方面有点深刻。

——额,不过好像罗素为了证明1+1还是用了一套非常复杂的公理化语言,长达数百页,也不是寻常人能看懂的。)

反正布朗开辟了一条路,他本人也证明了9+9。

普朗克说:“实际上,我在今年的提名中,给了你的广义相对论。”

希尔伯特解释说:“哥廷根大学的数学系现在仍然划归在哲学系。语言学、历史学也同在哲学系。我们聘请教授,必须经过哲学教授会议的批准。不过他们对女人的偏见太大,多次要求全被驳回。我简直无法想象候选人的性别竟成了反对诺特升任讲师的理由。他们似乎忘了这里是大学而不是洗澡堂!”

几人来到数学报告厅,外尔早就到了,但克莱因由于身体的缘故没有出席。

“日食结果没有出来,已经来不及,”爱因斯坦摇头说,“获奖的大概率会是斯塔克。”

李谕说:“教授的预言说不定会成真。”

爱因斯坦在路上问道:“在英国时,有没有获得考察队的消息?”

——那位叫做哥德尔的数学天才此时还在读中学。

希尔伯特上台,激动地说:“在国家生活中,每一个国家,只有当它同邻国协调一致、和睦相处,才能繁荣昌盛;国家的利益,不仅要求在每个国家内部,而且要求在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建立普遍的秩序——在科学生活中亦是如此。

这就是为什么听到哥德巴赫猜想就老有人提“1+1”的原因,这是最终目标。

两人进入普朗克的办公室,李谕看得出普朗克明显苍老了不少。

李谕笑道:“我也很荣幸能见到一位如同玛丽·居里般优秀女数学家。”

爱因斯坦也说:“希望您不要被痛苦所淹没。”/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能锻炼身体真是太好了,”李谕笑道,然后问,“普朗克教授在吗?”

爱因斯坦自信道:“当然可以,上车吧!”

艾米·诺特崇拜地说:“院士先生,见到您太荣幸了!”

李谕说:“哥廷根很开放嘛,已经允许女讲师的存在。”

“布朗先生的成果非常重要。时隔多年,我又看到了美妙的公理方法,而非弹道的计算图。我相信,凡服从于科学思维的一切知识,只要准备发展成一门理论,就必然要受公理方法的支配,受数学的支配。”

“走吧,一起去听听有什么新鲜东西。我希望四年后,哥廷根的数学依旧没有落后,”希尔伯特吸了一口烟斗,又说,“对了,这位就是李谕先生。”

至于李谕的打算,只能暂时往后延延,反正也不着急。

诺奖委员会选普朗克与斯塔克非常有代表性,他们一个是理论物理学家,一个是实验物理学家。

斯塔克这人和莱纳德一样,非常不喜欢理论,也不喜欢搞理论的人,同时非常反犹。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