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一门双杰,少年老成的诸葛亮(1 / 1)

“阿亮,你?”

沉默的诸葛玄,惊愕的抬头。

眼前的少年不过十三四岁,身长六尺有余,容貌甚伟,看似简朴的素衣纶巾,掩饰不住那超然出众的气质。

韩胤亦是循声而望。

本以为今日劝说诸葛玄又失败了,结果却听到了支持的声音。

“呼胤谊为叔父,此子莫非是旧日泰山郡丞琅琊诸葛珪的儿子?瞧其年龄,应是次子诸葛亮。”韩胤打量诸葛亮,惊叹诸葛亮的容貌气质时,内心已有了猜测。

“胤谊兄,令侄聪慧不逊成人啊!”韩胤回头看向诸葛玄,话中有话:“袁公时常感叹,膝下只有一子,因此常有收义子的心思。”

“故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孙策,骁勇善战,袁公甚爱,胤谊兄又有这般天资聪慧的侄儿,袁公必然欣喜!”

诸葛玄再也坐不住了,喝斥道:“阿亮,你不去读书,来这里作甚?你还年幼,大人的事,莫要多嘴!”

若让袁术得知诸葛亮的天赋,这寿春怕是走不出去了。

诸葛玄顿感头疼。

而诸葛亮此时,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叔父,亮虽年幼,但并非不知世事。亮闻袁公之子乃当世英杰,其妻新丧未娶,不如将阿姊嫁给袁公之子为正妻,如此一来,袁家跟诸葛家就有姻亲之好。”

“如此,叔父可以安心出任豫章太守,而袁公也不会生疑。”

顿了顿,诸葛亮又看向韩胤:“有韩先生在,这门亲事必然能成!袁公虽然不能以亮为义子,但亮为袁公之子的妻弟,必然会鼎力相助!”

韩胤的瞳孔急速的扩大。

袁术只有一个儿子袁耀,其妻自汝南到九江的途中病逝,如今尚未续弦。

让堂堂一个袁氏豪门的嫡长子,续弦一个几近破落的诸葛家长女,诸葛亮的胆大超乎韩胤的预料!

别说亲事能成了,韩胤敢在袁术面前提及这事,绝对会被袁术给乱棍叉出去!

一时之间,韩胤有些讪讪:“这姻亲之事,胤是不能做主的。”

诸葛亮故作惊讶:“可韩先生方才不是说,若袁公知亮聪慧,必然欣喜!既然亮有成为袁公义子的资格,为何阿姊不能嫁给袁公之子?”

“莫非韩先生,是在诳亮?”

这小子!

韩胤终于反应过来,诸葛亮这是在反唇相讥呢,连姻亲之事都不能做主,让袁术收义子就能做主了?

“胤谊兄,你这侄儿,令人惊叹啊!”韩胤再次看向诸葛玄,收起了轻视之心:“韩某以为,令侄比胤谊兄看得更长远,并非是小儿之见。”

“袁公初领扬州,麾下正需要胤谊兄这般在荆扬之地有名气的贤士相助,可若时间久了,袁公另有贤才委任,胤谊兄就不值得袁公拉拢了。”

“胤谊兄,你真得多考虑考虑,令侄的建议了。”

诸葛玄的眼神变得复杂。

但凡名仕大才,都是有傲气的,对于诸葛玄而言,是瞧不起袁术这等毫无袁氏家风的袁氏子的。

然而——

想到如今的处境,以及诸葛亮的劝谏,诸葛玄不由暗暗长叹。

良久。

诸葛玄起身:“韩先生,请回禀袁公,玄愿出任豫章太守。”

韩胤也松了口气。

为了劝说诸葛玄,韩胤在袁术面前可是信誓旦旦,若是劝说失败,韩胤在袁术麾下也难以受到器重。

“胤谊兄,袁公乃是深渊潜龙,终有一日会一飞冲天的。你不会后悔今日的抉择!”韩胤亦是起身。

待得韩胤离去,诸葛玄的眼神变得严肃:“阿亮,你今日太莽撞了!倘若韩胤同意了,岂不是将你阿姊推入火坑?”

诸葛亮先是向诸葛玄行礼道歉,随后又道:“叔父,韩胤此人不过是袁术麾下一说客,至今连个正式的官职都没有。”

“就凭他,别说让阿姊嫁给袁耀了,但凡他敢在袁术面前提半个字,都得担心会不会被袁术的武士乱棍打出。”

“叔父,寿春不能再待了!”

“且暂应诺袁术,先往豫章就职,待时局有变,叔父也可趁机离开。”

诸葛玄蹙眉:“阿亮,你也曾读春秋知大义,岂不闻人无信不立?若答应袁术去豫章就职,中途又背弃而去,这世人皆会言我诸葛玄言而无信!”

名仕有名仕的操守。

就如同琅琊赵昱,同样瞧不起陶谦,面对陶谦的延请屡屡拒绝,最后陶谦以刑罚威逼赵昱,赵昱才被迫当了广陵太守。

可在当了广陵太守后,赵昱反而又在尽心尽力的治理广陵!

对于这些有操守的名仕而言,要么不出仕,要么出仕就要尽职尽责。

见诸葛玄提及春秋大义,诸葛亮却是轻笑:“叔父既知春秋大义,难道不知这大汉的太守一向皆由朝廷任命?”

“袁术虽然是左将军,但他并无任命豫章太守的权力,就连扬州牧和徐州伯,也是袁术自封的。”

“朝廷不会任由袁术坐大的,若是听闻豫章太守周术病逝,必然会任命新的豫章太守。”

“届时,叔父趁势交接,就可以从容离开了!”

“倘若拒不出仕,惹袁术恼怒,同郡元达公的遭遇,恐会再演!”

顿了顿,诸葛亮又是躬身一礼:“父亲早逝,兄长又因为朋友之义而留在了襄贲城,亮虽年幼,但也不愿看到阿姊和均弟在寿春受辱。因此冒犯了叔父,还请叔父恕罪!”

“我自负才学德行,却不如阿亮看得通透!”诸葛玄轻叹一声,眉头舒展,遂将诸葛亮扶起:“阿亮不必如此,你为护全姐弟而有此决定,我又岂会怪罪!”

诸葛玄看向诸葛亮的眼神,多了几丝心疼。

诸葛珪早逝,诸葛瑾又为了朋友之义而留在襄贲城对抗曹操,年少的诸葛亮则要肩负起护全姐弟的职责。

看似轻松的笑意下,诸葛亮的心思已经跟成人没什么区别了。

男人,只有在担责的时候,才会变得成熟!

诸葛玄的心底泛起一阵暖意:“兄长若在,必然会以阿瑾和阿亮为荣!”

一個为义,甘愿留在襄贲城跟凶残的曹操对峙;一个为情,以少年之身肩负起保护家人的重担!

一门双杰,何其有幸!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