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子瑜,这是牧的良苦用心啊(1 / 1)

张飞在一旁也听得高兴:“兄长,俺跟你一起去,定要将陈公父子请回小沛!”

刘备按捺内心激动:“郑都尉,可知陈公在沛国何处?”

郑牧不答反问:“若陈公父子来了小沛,刘豫州准备许以何职?”

刘备闻言一愣。

刚才只顾着去请陈公父子来小沛,却忘记了去思考如何安置两人。

刘备沉吟片刻:“陈公德高望重,当以别驾一职虚位相待!陈公之子陈长文,则以主簿一职相请。”

郑牧摇头:“倘若如此许诺,陈公父子是不会来小沛的。”

张飞疑惑:“别驾已经是兄长能许诺的最大官职了,陈公父子为何不来?”

郑牧笑而不语。

刘备猛然醒悟:“是备疏忽了!陈公德高望重,备当以上宾之礼相待。陈长文有大才,当以别驾一职虚位相待!”

“若非郑都尉提醒,备险些坏了大事。”

虽说陈纪欣赏刘备,但陈纪曾经是朝中公卿,因为不服董卓而被流放到平原当平原相。

论资历论辈分论名望,陈纪都是跟卢植一个圈子的。

让陈纪给刘备当别驾,等于是在羞辱陈纪,同样,让陈群当主簿,亦是对陈群的轻视。

刘备一开始想的是,陈纪的官职得比陈群高,所以让陈纪当别驾陈群当主簿,得了郑牧的提醒,这才反应过来。

见刘备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利害关系,郑牧遂将陈纪父子的行踪道明:“陈公父子,如今隐居在丰县东南二十里的君子山。刘豫州若要去,可让子瑜和张主簿同往。”

刘备眼神微变:“郑都尉不同往?”

郑牧则是看了一眼关羽:“子瑜有名仕之风,足可助刘豫州延请贤才。牧不善结交名仕,还是留在小沛跟关都尉讨论练兵之道比较妥当。”

相对于结交陈群,郑牧更倾向于结交关羽。

陈群有才,但未必会义无反顾的跟随刘备,郑牧不会将时间浪费在会分道扬镳的人身上。

关羽则不同。

这是刘备给予厚望的将才!

能将四千丹阳兵全部交给关羽演练,足见刘备跟关羽已经是可以互托生死的情谊了。

不论刘备是穷是富,关羽都不会舍弃刘备,这是关羽跟陈群之间的最大区别。

关羽见郑牧眼神示意,于是出言:“有治中和益德同去,足见兄长诚意。郑都尉毕竟是陶使君的骑都尉,若同往延请,难免让人误会。”

刘备想了想,便不再邀请郑牧同去,于是令张飞先行前往君子山送名刺。

求谒陈纪这样的名仕,是不能贸然造访的,先送名刺,再约定拜谒的时间,这是基本的礼数。

回到驿馆。

郑牧闲来无事,于院中练剑,不多时,人报诸葛瑾到来。

“子武兄!”诸葛瑾的眼神、表情、语气皆充斥怨念。

郑牧收剑入鞘,明知故问:“子瑜,是谁惹得你不快?告诉牧,牧替你出气!”

诸葛瑾瞪着郑牧:“好啊!惹瑾不快的,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瑾就在这看着,子武兄你如何替瑾出气!”

郑牧哈哈大笑:“子瑜也会戏言了!这事真不怪牧,牧也是为了子瑜考虑。你瞧你,当了治中后人都瘦了几分了,让牧颇为心疼啊!”

“所以,你就给刘豫州举荐了陈长文?就因为瑾给张主簿调拨的文吏数术不精?”诸葛瑾没好气。

那几个被张飞训斥了的文吏去诸葛瑾面前诉苦,本来就忙得有些头昏的诸葛瑾顿觉一个头两个大。

还未等诸葛瑾想出妥善的办法来,刘备又来寻诸葛瑾,让诸葛瑾一起去丰县延请贤才。

诸葛瑾这心中自然是有委屈的。

而在得知是郑牧举荐了陈群后,诸葛瑾这心中的委屈就更多了。

“子瑜,莫非你是觉得不公?”郑牧依旧一副不羁模样:“是怪牧举荐陈长文出任豫州别驾,压你一头让你受委屈了?”

诸葛瑾哼了一声:“瑾是那种嫉贤妒能的人吗?”

“非也!非也!”郑牧大笑:“子瑜忠厚,又岂会有嫉贤妒能的心思?然而这一州府事,不是你一个人能妥善处置的。”

“子瑜曾说过,令尊当年在泰山当郡丞的时候,为了郡中事务经常不归家,最终积劳成疾。结果子瑜你当個豫州治中,也开始废寝忘食。”

“这家风,不可效仿啊!”

“子瑜,伱一定要明白:只有活得足够久,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诸葛瑾长长的呼了一口气:“子武兄,瑾说不过你。”

郑牧令人取来好酒,又端上两盘糕点摆上石桌:“子瑜,这可是佳酿,小酌几樽?”

诸葛瑾伸手将酒坛抓起,毫不客气的斟酒,然后将酒樽的佳酿一饮而尽。

美酒下肚,诸葛瑾的委屈尽消,取而代之的疑惑:“子武兄,瑾不明白。为何你会在这个时候举荐陈长文?别跟瑾胡诌,就小沛这点政务,根本用不着陈长文来当别驾。”

郑牧将酒樽往前一推,指了指酒坛。

诸葛瑾无奈,抓起酒坛给郑牧的酒樽倒满佳酿。

郑牧没有如诸葛瑾一般一饮而尽,而是将酒樽放在唇间,小抿了一口,细细品尝。

“子瑜,你是当局者迷!”郑牧感受喉间的香醇,目光微凛:“小沛的政务的确不多,但刘豫州是豫州刺史,而子瑜你是豫州治中!”

“今后的政务琐事,必然会越来越多。不让陈长文当别驾,你能在豫州觅得多少能用的文吏?”

“真准备事无巨细,都由你这个治中来亲自过问啊?”

诸葛瑾起身:“子武兄若不肯实诚相告,瑾便离开了。”

郑牧连忙拉住诸葛瑾,又亲自给诸葛瑾斟酒:“子瑜莫气!牧不过是想借鸡生蛋罢了。”

“借鸡生蛋?”诸葛瑾眼中的狐疑更甚。

郑牧将酒坛放下,端起酒樽,眉宇之间笑意盈盈:“陈长文若当了别驾,必然会去信召些颍川陈氏的族人、亦或者门生故吏,来弥补州府文吏的空缺。”

“虽说这些人都是陈长文召来的,可若某一天陈长文不想当别驾了,这些文吏就归州府了,子瑜你也不用再为了几个不精数术的文吏而发愁了。”

“子瑜啊,这是牧的良苦用心啊!”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