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与君偕老,共赴白首之约【6000字求(2 / 2)

甄姜眼波流转。

满腔情意,仿佛三江春水,浓郁到似乎要奔涌而出。

如朱红樱桃般鲜艳的双唇微微张开,动人心弦的音声当即婉转而出。

“嫁与夫君为妻,乃妾身三生有幸,但愿生生世世,与君偕老!”

一言既出。

二人当即饮下半杯酒水。

而后各自交换,将彼此手中剩下的半杯一饮而尽。

……

解缨结发,此之谓永结同心。

这同时也是大婚的最后一道流程。

在夫妻二人各自割下一小撮头发,并用红缨绑在一起后。

曹昂挥手摒退了,之前在屋内服侍的一众丫鬟们,而后双手抓着甄姜的柔荑,带着她一并来到榻边。

“夫人,时辰也不早了,不如早些歇息吧?”

声音充满了温和。

而甄姜在羞涩一笑后,一边点了点头,一边却又站起来主动退下了外衣。

夜深人静。

前院的席面早已散去。

只剩下这正堂屋外。

时不时传来的甄甄之声。

………………

而就在曹昂享受大婚的同时。

远在荆州南郡的襄阳城中。

荆州刺史刘表,正在接见从东郡远道而回的别驾韩嵩。

书房中烛光昏暗。

面容宽厚,看起来颇像一位温和长者的刘表,此刻在中衣之外,仅仅只披了一件袍子。

显然方才已经入睡。

只不过是听见了韩嵩到来的消息后,才从睡梦中醒来,并草草接见。

此刻就着左右烛光。

刘表在挥手让韩嵩坐下之后。

便迫不及待的开口问道:“德高,你此行可顺利否,我交代给你的事情,办的怎么样了?”

韩嵩先是向刘表拱了拱手。

随后才神色郑重,语气沉稳的向刘表,汇报起了自己此行的各个关节。

“府君,此番东郡之行,属下幸不辱命,成功见到了兖州牧曹孟德,及其子曹子脩。”

“并在晓以利害,痛陈利弊之后,顺利说服他们父子二人出兵,与我军南北夹击,围攻袁术的军队。”

“只不过曹氏父子,也同样提出了一个要求,属下是在先行答应了这个要求之后,方才换来他们出兵的承诺。”

……

刘表在眼眸闪烁了一阵后。

甚至不用韩嵩主动开口。

便已语气悠然的反问道:“他们的要求,莫不是让我军去接下孙坚孙文台部,而他们负责应对袁术本部?”

韩嵩重重的点了点头。

并没有因为自家主上,猜到了曹家父子开出的条件,而感到有丝毫惊讶。

毕竟在他从荆州出发,去往东郡之前,主从二人就已经在这间书房中,经过商讨后达成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也正是因为有刘表的提前背书,韩嵩才敢于达成初步的合作意向,否则即便他是荆州别驾,又岂能做刘表的主?

“府君明鉴,曹家的要求正是如此,除此之外,还有围攻袁术的过程中,一应战利所得,谁打下的归谁。”

听闻此言。

刘表不由轻声笑了笑。

而后却又无奈的摇了摇头。

“罢了,孙坚就孙坚吧,这孙文台虽然威名在外,但也不是不可战胜。”

“我虽不才,但也愿尽起荆州之兵,掂量掂量他的分量!”

如今的刘表亦是雷厉风行之辈。

根本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结。

毕竟韩嵩的本事他知道,为人他也清楚,此去东郡,肯定是尽一切努力,为荆州这边争取利益。

可如今依旧得如此局面。

就说明不是韩嵩不努力,而是的确事不可违,那还有什么好纠结的呢?

与其想着这些边边角角,不如拼着与孙坚一战,硬扛损失。

只要能把袁术赶出南阳,自己这个荆州刺史,名正言顺的拥有整个荆州八郡,那付出再大的代价都是值得的。

……

心中在作如此想后。

刘表动作飞快的签署了一份命令。

同时对韩嵩吩咐道:“明日一早,你便派人,快马把这份文书送到江夏去,务必亲自交到黄祖将军手中。”

“让他即刻率手下兵将,越过江夏郡界,穿过章陵郡,在毗邻南阳郡一带的边界驻扎,随时等候我的命令!”

“再传令襄阳城中各部兵马,让所有人整军备战,即日起做好随时出兵,直奔鲁阳县的准备!”

刘表非常果断的下了两道命令。

全部都是行军作战部署。

将自己本部兵马,以及屯扎在江夏郡的黄祖部,一应调动起来,只等曹昂那边发兵南下,他便即刻北上相应。

而在韩嵩小心翼翼的接过军令。

并妥善地藏到怀中后。

刘表端起茶碗,略微喝了两口,醒了醒神,而后接着对韩嵩问道。

“德高,你此去见到了曹家父子,也与他们有过言谈,不知此二人给你的感觉如何?”

这也是刘表给韩嵩布置的任务。

试探并收集曹家掌舵者的信息。

荆州和兖州虽然相隔一定的距离,但只要曹家把势力推进到豫州一带,那么两家几乎就等同于比邻而居了。

对于自己这位未来的新邻居。

刘表觉得还是很有必要了解一下,并针对他们,作出相应策略的。

……

耳畔听着刘表的询问。

韩嵩在仔细回忆了一番后。

接着便如实回答了刘表的问题。

“回禀府君,据属下看来,这曹氏父子,皆是成大事之辈!”

话音刚落。

刘表便瞳孔微缩。

他知道曹家父子都是厉害人物,毕竟能一路走到现在这个地步,雄踞一州之地,傲视周边所有的势力。

这要说没点本事,怎么可能呢?

可他还真没想到,韩嵩对于曹操,和曹昂的评价会有这么高。

不过刘表也清楚韩嵩的秉性,知道这老同志向来不会胡咧咧。

因此在心中一阵思绪过后。

当即便抬手说道:“愿闻其详!”

韩嵩对刘表拱了拱手。

接着站起身来,一边于原地左右踱步,一边将原委娓娓道来。

“属下此番去往东郡,在临行之前,心中便已多有打算,那便是竭尽所能,在促使曹家出兵的前提下,依旧能保证府君您的利益。”

“为此属下是费尽了口舌,引经据典,痛陈利弊。”

“原以为一番劝说过后,能够不费片瓦之功,就说得曹家答应此事,然而在关键时刻,却被曹孟德之子曹子脩,一言打回了原形!”

……

听到这里。

刘表顿时兴趣就来了。

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身子微微向前倾,做认真倾听状。

“他说了什么?”

“曹子脩言,曹家与袁术并无生死大仇,一旦袁术陷入两面围攻之势,困境之下,选择付出高昂的代价与曹家和解。”

“那咱们这边不想办法定心的话,结果如何,恐怕尚未可知。”

听着韩嵩如此言语。

刘表不由得眉头一皱。

但很快又舒展开来。

而后若有所悟的点头道:“摆明车马的威胁我们,偏偏一针点在了要害上,我却奈何不了他们分毫。”

“果真如你所说,这曹子脩是个人杰,且我听说,他这数年来凡是与敌交战,皆无往而不利。”

“如此文武兼备之才,的确当得上“能成大事者”之称。”

说到这里。

刘表又挑了挑眉头。

顺势接着问道:“那曹孟德呢?”

……

韩嵩微微欠身。

在强行挤出一抹笑容后。

便语调悠长的解释道:“在属下与曹子脩论战的过程中,这曹孟德少有开口,只任凭其子言说。”

“且在曹子脩敲定了主意后,曹孟德也并未多加干涉,反倒欣然同意。”

“要说此人无论辩之能,属下是绝不敢苟同的,那么能够做到如此,只能说明他是在放权给其子曹子脩。”

“以属下之见,即便是亲生父子,能够做到如此地步的,也实不多见。”

“由此可知,这曹孟德乃胸怀宽广,识人善用之人,似有包藏宇宙之机,可谓能成大事者!”

此言一出。

刘表顿时有些错愕。

但在呆愣了几秒钟后,很快又清醒了过来,旋即放声大笑。

“说得好!”

“胸怀宽广,识人善用,听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啊!”

“即便让我来做,我也绝不可能任凭琦儿和琮儿,他们干涉我的想法。”

……

在啧啧赞叹了一阵后。

刘表琢磨了片刻,随即下定决心。

当即又写了一份文书。

而后对韩嵩说道:“曹家想南下夺豫州,不可能空口白牙,闭目得之。”

“想来多半是自表为豫州刺史,如此方能名正而言顺。”

“你且差一人,拿着这份文书,只要曹家那边,有人以豫州刺史的身份南下赴任,就以我的名义献上贺文。”

“我荆州刺史刘表,愿意承认曹家在豫州的正统。”

……

月票推荐票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