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七女汇聚一堂,顶级端水大师的微操(2 / 2)

等到学生离去之后。

卢植先是用斩钉截铁的语气,对乐进说道:“待用过午饭之后,我会让学生们收拾东西,和伱一道去往东郡!”

没有其他过多的言语。

卢植直接改变了自己的态度,欣然答应了曹昂对他发来的邀请,毅然决然的决定,出山助曹昂一臂之力。

而面对这位老同志,前后态度反差如此之大,乐进着实有些惊讶。

实不知将军在信上到底写了什么。

竟然能有如此效果!

对于这位自己投奔过去,并没有多长时间的府君,乐进心中不由生出了一股敬佩之意。

越发坚定了要紧紧跟随曹昂的脚步,始终围绕着曹昂的意志的决心。

当然。

即便心中好奇。

乐进也绝对不会去打听信上的内容,这是他作为下属的本分。

……

对于坐在对面的乐进作如何想。

卢植并没有太过关注。

而是再度将信纸翻开,如获至宝般的重新默读了一遍。

心中可谓是思绪万千,脑海内更是激荡不已,有种胸中积杂多年的郁气,在这一刻终于能一吐为快的畅快感觉。

信上其实没写太多复杂的言语。

就只有短短的两段话。

“公若答应出山相助于我,我愿举荐您为故天子之师,日后扶其重新登临帝位,届时您自为帝师。”

“而以帝师之尊,您大可施展所长,一展您胸中抱负,譬如你念念不忘的古文经学!”

就这样两段话。

简直像是一击致命。

直接点在了卢植的死穴上。

可谓是将其拿捏的死死的。

作为名动四海的天下大儒,卢植自感时日无多之际,其实有两个遗憾未曾实现。

其一便是汉室未兴,天下未明。

而另一则是其毕生的宏伟愿望,那就是在今文经学占据绝对主流的当今时代,重新复兴古文经学。

后者难度相当之高。

……

由于先帝对古文经学并不感冒。

或者说对经学研究,没有太大的兴趣,并没有扶持谁或打压谁的意思,一切皆是放任自留。

故而卢植即便穷尽大半生的力量,拥有了天下最顶尖的名气。

在复兴古文经学这方面的成果,却依旧微乎其微,毕竟这是和一整个时代的主流进行对抗。

没有朝廷和皇家的扶持,凭他一己之力,岂不是难如登天?

若非其能文能武,接连几次在先帝面前,极大地露了脸面,恐怕连这点微乎其微的成果,都不见得能够保留。

而就在卢植认为,这个毕生宏愿不会再有机会实现,将伴随他一同被带入到地下,成为一个永远的遗憾时。

曹昂却给了他一个机会!

愿意请他担任天子之师!

……

毫无疑问,若是能够担任帝师,并且一直坚持到刘辩,被重新扶正为大汉王朝皇帝的那一天。

卢植的诸多主张,都将在天子的意志,以及朝廷的倾向下,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贯彻落实。

哪怕他不幸,没活到那一天。

那即便是在抵达濮阳县后,直到去世之前的这段日子,他大可以对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改造。

只要他坚持不懈的对刘辩进行思想输出,并且对其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那可以料想到的是。

日后即便卢植先一步而去,刘辩也会看在其身为老师的份上,从而实施一些对古文经学复兴的措施。

卢植毫不怀疑一点。

那就是眼下这个机会,将是他唯一实现自己平生最大抱负的希望所在。

如果他就此错失良机。

那将抱憾终身,直至去世。

因此他才会一反常态,坚决改变主意,决定跟乐进去往濮阳城。

而与此同时。

卢植也感觉自己,浑身上下都充满了力气,不仅食欲大振,连带着精神都集中了不少,有种焕发第二春的架势。

之前时不时就能感受到的大限将至,如今也被消弭了不少。

这倒不是说卢植的身体,莫名其妙的就变好了许多,而是本能的一种维护机制。

卢植对于活下去,活到天子登基掌权,有了一种强烈的念头。

无论如何,最起码也要坚持到活着抵达濮阳城,并且教授了天子一段时间后,才能倒下去。

否则一切都是白费功夫!

……

对于发生在遥远幽州的事情。

曹昂并不知情。

但他对于自己先后在三张信纸上,所罗列的内容,还是很有信心的。

层层递进,步步紧逼。

真正的杀招,就是最后那张帛书。

只要卢植完整看完了那封信,并且他还拥有行动的能力,那他就一定会为之动心,并且即刻启程。

而且说到这里。

曹昂就不得不为自己的急智,而点一个大大的赞。

太后和公主他们,希望曹昂给天子找一个德才兼备的好老师,为此付出一些代价,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而曹昂则反过来,以邀请卢植给天子当老师作为条件。

把卢植这位海内大儒,汉末三将之一的顶级大佬,拐骗过来给自己打工。

用天子的需求来做卢植的价码。

中间没有产生一点花费,曹昂什么都没有付出,就同时得到了卢植的效命,以及太后和公主的满意度。

这波简直是两头通吃,上下通拿,是彻头彻尾的,无本万利的买卖!

……

大汉朝历新年元日。

随着时间轮盘的拨动,大汉朝的脚步,再度向前迈了一格。

正式踏入公元191年,也就是初平二年,距离曹昂来到这个时代,也已经有一年又四个月之久了。

是夜。

太守府的马车行驶在主干道上。

这辆在年节之前,曹昂特意吩咐人,专程定制打造出来的超豪华马车。

其宽敞的车厢内,足足坐了有八个人,包括曹昂以及他的三位妾室,还有身份暂时存疑的蔡琰,以及太后那一家子三位女眷。

此刻尽在车厢中。

这是曹昂组织的一次大聚会,趁着难得的佳节美景,索性出来游览一番,也算是舒缓下整日里待在府中的烦闷。

况且待会儿曹昂就会令人点燃,1088发巨型烟花,待在府中肯定是看不到什么东西的,自然要去开阔处观赏。

其实在场本应该还有一位天子。

只不过小皇帝刘辩,实在忍受不了如此快活的时光,还要与自己的母亲和姐姐,这样的长辈待在一起。

那简直比杀了他还难受。

况且来到濮阳城之后,何太后给儿子立下的规矩就变多了不少,对他的管制严厉了几分。

平日里压的太狠。

如今难得碰上能够放松的机会,刘辩又怎么可能安心被拘束在原地呢?

早早的就带着一班护卫,自顾自的钻入到濮阳城热闹的人海之中,一溜烟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

随着马车两侧的帘子掀开。

城中热闹的景象,倒是逐渐映入众人的眼帘。

整个濮阳县城,在郡府和县府的有意布置之下,可谓是热闹至极。

主要街巷的两旁,全部都挂满了大红灯笼,将原本昏暗的街道,映照的如白日一般明亮晃眼。

而在除去主干道之外的街巷中,也有大量的摆摊和赶集之人。

前者是头脑灵活的小商小贩,在提前打听到濮阳县于年节时,准备大肆庆祝、热闹一番后,当即便准备了大量的物件过来贩卖。

其中多为手工艺品,乃至于食物。

门类繁多,目不暇接。

而后者,有相当一部分是城中的原住民,哪怕是有钱的大户人家,也愿意在这种热闹的时候,出来赶趟。

除此之外,便是周边乡村聚落的农户们,虽然身上并没有多少余财,哪怕是图个热闹,也来的快活自在。

“好热闹啊!”

“夫君,我能不能下去瞧瞧啊!”

众女之中性格最为活泼的董白,当先窜到曹昂身边,用手扯住他的袖子,眼巴巴的满是希冀之色。

而曹昂一眼望去。

只见如太后这般,多有雍容华贵的女子,此刻面上也有跃跃欲试的神情。

当即粲然一笑。

接着大手一挥道:“想要下去逛一逛的,那便随我一同出发,若是想图个清静的,就继续在马车中待着!”

反正眼下距离燃放烟花的时刻,还有一段时间,哪怕是一路走过去,时辰上也是相当充裕的。

而后半句话,自然是为了照顾像蔡琰这样,性格比较安静,不喜欢人流涌动,嘈杂吵闹场景的女子。

随着曹昂这么一说。

董白当即欢呼一声,随即在侍卫的保护下,当先下了马车。

而先后下了数人之后,曹昂也跟着一跃而下。

……

☞月票☜☞推荐票☜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