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尔等,好毒辣的心肠!(2 / 2)

曹昂才刚说完,就有些忍不住笑了起来,而荀攸闻言则跟着附声大笑。

…………

时至下午。

黄巾军主帅大营中。

徐和与司马俱正围着一张桌案对坐,二人面上皆有些愁绪之色,满脸苦相的看着桌案上的简易地图。

其实也看不出来什么。

战争劣势就是劣势,哪怕把这张地图给翻烂了,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寻找出什么破局之策。

二人纯粹就是在发愁。

“司马兄,情况不妙啊,照这样的形势继续伤亡下去,我军恐怕把人打完了,都无法破开金乡城。”

“也不知城中究竟有多少守军,如此血战,依旧不动如山,看起来像是将整个山阳郡的兵力,都集合在了金乡城中,与我军决一死战啊!”

徐和的脸色有些难看。

默默的把已经说了好几遍了情况,再一次复述了出来。

而司马俱听完之后。

同样是面有疲色的长叹一声。

这个情况他又如何不知道,只是相比于更大的危机而言,这只不过是癣疥之疾罢了。

“晌午时张长那边派人过来禀报,说是有士兵窜逃,幸亏他战前派了大量的督战队,否则还真就被这百余人给逃得无影无踪了。”

“虽然他下手果断,处决了这些逃兵,震慑住了其余士兵,但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就意味着我军出问题了。”

“只要有头一批,就会有第二批,第三批,迟早会演变为全军溃逃!”

……

说起这个,徐和就是一张臭脸。

面皮上全是铁青之色。

“这张长也是个废物,让他带个兵都带不好,不在事前管好这些兵,事后把人追回来处斩,又能有什么用?”

这话说的司马俱有些不太自在。

因为张长就是他手底下的人。

徐和骂张长废物,不就等于拐弯抹角的骂自己吗?

只不过眼下毕竟是张长那边出了问题,他也不好在这件事情上与徐和叫板,故而只能略显尴尬的解释道。

“我军伤亡过重,士兵心中畏战怕死,这也是早有预料之事,和张长倒也没什么太大的关系了。”

“当务之急还是要遏制住颓势,接下来无论如何要争到点赢面,否则我军将士只会越来越恐战。”

“一旦出现士气崩溃,那就真是止都止不住了!”

司马俱说的轻巧。

徐和却是无言以对。

他要能想出办法,现在还坐在这儿吗,早就像当初天公将军一样,横扫大汉,名动天下了。

正当二人为前景担忧。

彼此充满了悲观情绪,觉得浩浩荡荡的大军,恐怕要完犊子的时候。

营帐外突然传来了一阵喧闹声。

徐和本来就在气头上。

当即声音严厉的喝骂道:“外面吵吵闹闹的,像个什么样子?!”

随着他的高声呵斥,营帐外顿时安静了下来,但很快有人向他禀报道。

“渠帅,从城里出来一人,说是兖州牧派来的使者,小的等人方才就是将他绑缚,押解至此!”

乍听此言。

徐和与司马俱顿时面面相觑。

眼中多有茫然和不解之色,不明白金乡城这是玩的什么幺蛾子。

但在这样关键的时刻。

任何一点转变,都尤为重要。

因此徐和当即高声言道:“既然是使者,那绑起来岂不失了礼数,赶紧替他解缚,请至帐中来!”

……

过不多时。

一名做书生打扮的男子,便快步进入营帐,非是曹军帐下有名有姓的人物,而是临时推选出来,具有舌辩之才,脑瓜子有些灵活的书生。

主要是那些有名有姓的文士,曹操舍不得派出来。

这些黄巾贼跟土匪一样,万一没谈妥,跟个二愣子似的把自己派出去的使者给斩了,那可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看见这名年轻书生。

徐和故作高傲不屑的问道:“兖州刺史不是早就死在我二人手中了吗,从哪又蹦出来一个兖州牧。”

“他派你来所为何事啊,莫非是瞧见我军兵威,被吓破了胆子,所以想着送上降书,免其一死?”

书生闻言。

顿时哈哈大笑。

爽朗的笑声,甚至连站在帐外的亲兵都听得一清二楚。

直到把二人笑得面色乌黑。

书生这才停了下来。

“在下原也疑惑,黄巾军动辄十余万数乃至十万之众,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成为黄巾渠帅,统领这么多人马。”

“今日算是见识到了,原来是要面皮厚,果真见面更胜闻名啊!”

“如今尔等大军被我军阻挡在金乡城外,接连几日,寸步难进,损兵折将,丢下了无数尸首。”

“分明是尔等穷途末路,却也在这强自撑着,真不知是何来的自信!”

……

“你!”

徐和怒喝一声。

一拍桌案,便准备吩咐人,把这所谓的使者拉下去宰了。

好在一旁的司马俱拉住了他。

拍了拍徐和的手臂,勉强安抚住他后,司马俱才沉声问道。

“有什么事情不妨直言吧,倘若你家州牧派你来,只为逞此口舌之利,那你今日是很难全须全尾的回城中了。”

听到这话。

书生才对二人拱了拱手。

接着从怀中取出一份帛书,递呈给司马俱之后,语意傲然的说道。

“我家明府念在汝等军中,皆是流离失所的百姓,再打下去的话,恐怕徒增杀孽,因此大发仁义之心。”

“特命我前来招降!”

话音刚落。

营帐中顿时为之一静。

连带着方才还表现的无比暴怒的徐和,此刻也安静了下来。

与司马俱对视一眼后。

各自看出了对方眼神中那复杂的情绪,不由都有些沉默了下来。

……

别看他们刚才说的那般义愤填膺。

好像不和兖州军分个你死我活,就誓不罢休,一定要把手中这些残兵打干净为止的架势。

实际上他们也心疼啊!

这样混乱的世道。

手头上的兵力,就是他们最大的倚仗,要是因为这一仗而打光了,那往后他们不论到哪,都只会沦为三流甚至末流的小角色。

哪能像现在一样风光!

因此对于兖州牧的招降,二人要说一点意动都没有,那就显得太假了。

如果能被官军收编,从今往后披上一层官皮,吃着朝廷的饭,但却依旧能不受朝廷管辖,独立于兖州军政之外。

那这个日子可就太舒服了!

不过这所谓的招降接不接受。

还得看几个关键点。

最重要的就是待遇,无法更改的条件,就是必须保证他们依旧掌握手中的兵力,如果这玩意没了,他们就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反之,则依旧能潇洒自在。

当然在此之前。

还需要确保一点。

那就是排除掉城中守军设下计谋,诓骗自己二人前去投降,结果却出尔反尔,将他们二人斩杀的可能性。

……

在沉默了半晌后。

司马俱冷不丁的问道。

“家丑不怕外扬,正如你所说,眼下城中守军正占优势,如果继续拖下去的话,只会对我军不利。”

“都已然胜券半握了,你家州牧为何还要对我二人招降,莫非是想要趁机使诈不成?”

书生闻言,顿时咧开了嘴。

“大帅开诚布公,那在下也就以诚相告了,我军当下的确占据优势,只要继续耗下去,败亡的只会是你们!”

“只是打仗毕竟是要死人的,拖得越久,城中的伤亡就越大,我家明府也不忍心,看着自己手底下的将士,一个个就死伤在与尔等的交战之中。”

“所以想着你我双方各退一步,如此保全了我军士卒,也对兖州全境有个交代。”

“你们也能安然保全自己,不必再时刻担忧着麾下士卒反噬,如此合则两利之事,又何乐而不为呢?”

徐和与司马俱悬在半空的心,顿时放下了一大截。

新任兖州牧想要保全实力,不愿意在此战中损伤太多兵力,因此对他们二人提出招降。

这听起来就是很合逻辑的事情。

应该没有使诈。

在确定了敌人的动机后。

司马俱当即更进一步,追问道:“既然如此,那你家州牧愿意开出什么样的条件,来买得战事平息呢?”

“毕竟我军虽劣势,但拼死一战之下,也能咬下敌人一块肉来!”

书生并未作出解答,反倒露出一个诡异的笑容,看的二人有些渗得慌。

还不等他们发问。

书生便伸出右手,指了指刚刚递给司马俱的帛书。

“二位大帅不妨先看看文书上所写的内容,你们想知道的东西上面都有,且看完之后再做决定吧!”

文书在司马俱手上。

因此他当先将之拆开。

目光如电的一阅而过。

然而就是这么一眼之下。

司马俱惊了!

有些骇然的看着书生。

“尔等好毒的心肠!”

…………

ps.今天又是将近一万五,嘿嘿!

☞月票☜☞推荐票☜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