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炼钢厂不能乱!(2 / 2)

跟昨天早上一样,今天还是三人碰头,开个早会。

“杨书记早”

“早”

杨元松也是刚吃完饭回来,正在收拾办公桌上的文件和笔记。

李学武给两人分了烟,等点上以后问道:“昨晚怎么样?”

杨宗芳看了李学武一眼,神情古怪地说道:“骂了你一晚上”。

“嘿嘿嘿”

李学武将烟送到嘴边吸了一口,随后说道:“那就说明很精神啊”。

杨书记看了两人一眼,说道:“今天约谈炼钢厂的冯行可、窦长芳、赖俊民”。

李学武抱着胳膊看着杨书记,等着安排。

“既然已经能确定范围了,那就收网”

杨书记抽了一口烟继续说道:“我昨天跟凤山同志沟通了,尽快解决这边的事情,把炼钢厂稳定下来”。

这话的意思就是确定了现在固定的这些人的范围了,不再扩大调查了。

今天谈话的三个人是炼钢厂这边现在主持工作的领导,谈话的目的也是考察三人是否有继续留任的条件。

杨宗芳皱着眉头看了看杨书记,问道:“书记,是出了什么事儿了?”

“嗯”

杨元松点了点头,说道:“付斌招了,上级纪监介入了,凤山同志的意见是尽快挖出毒瘤,剩下的交给炼钢厂新班子去慢慢处理”。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治病不能把人杀了,我也赞同这个意见”。

“嗯”

杨元松说道:“上午学武跟我去谈话,以工作组的名义,进行考察谈话”。

交代完李学武,杨元松又转头对着杨宗芳说道:“你去查一下罗成所说的那些,固定好数目就行,涉及纪监的交给炼钢厂的同志们进行处理,其他的直接交给炼钢厂保卫处处理”。

交代完,杨书记又转身对着李学武说道:“你们保卫处出个干部,调过来主持保卫处工作,要稳重又有手腕的,肖长青废了,不得用了”。

李学武看着杨书记坚决的态度,想了想,说道:“能震住这边的,我手里只有一个人,但是他的情况特殊”。

“能有多特殊?多特殊都得调过来!”

杨书记看着李学武说道:“现在恢复炼钢厂的秩序最重要,这个位置的工作任务很重要”。

“不仅仅是要处理咱们走后留下的这些首尾,还要重新建设炼钢厂保卫处的制度,配合总厂开展打击违法犯罪的行动,所以你要慎重选人!”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招待所的许宁,有魄力,稳重,在办理扈正权的案子时就立了功”。

说了许宁的情况,李学武又犹豫着说道:“可他是年前调的招待所,刚升的副科”。

“不要紧,事急从权”

杨书记摆摆手说道:“你说的这个许宁我知道,在招待所干的很不错,已经出了成绩”。

说着话点了点李学武说道:“不要舍不得,我知道你对他的看重和安排,外调是对一个干部的挑战,也是一个快速成长的渠道”。

李学武说道:“保卫处的干部永远跟当走,组织怎么安排就怎么办”。

“我就欣赏你们保卫处的这个工作态度和劲头儿”

杨书记点了点头说道:“这件事我晚点儿跟凤山同志沟通,尽快让许宁同志过来,先稳住这边,给新班子扶上马送一程”。

听这话,李学武知道杨元松和杨凤山对炼钢厂干部调整的态度了。

三人开完了早会,杨书记带着李学武往谈话室走,杨宗芳则是带着人出外勤,去查罗成和陆雅珍交代的问题。

李学武跟着杨书记一进谈话室,见这边已经有人在等了。

“杨书记,李科长”

坐在椅子上的人见两人进屋,立马站起身打招呼。

“坐坐”

杨书记对着这人摆摆手,说道:“行可同志久等了,我们开个碰头会”。

“不不不,是我早到了”

李学武跟着杨书记坐在了书桌的后面,正对着炼钢厂副厂长冯行可。

冯行可显然知道今天谈话的目的,也知道杨书记口中的碰头会是什么会,所以这会儿表现的很是谦恭。

杨书记是副厅,冯行可是副处,所以杨元松对冯行可的压力还是挺大的。

而冯行可跟李学武这么客气的原因就是李学武的身份和满天飞的小道消息。

现在李学武虽然是正科,但是身份是工作小组的成员,那就是超然于炼钢厂干部的级别。

再有就是这几天钢城和京城的电话一直都在打。

打什么?打探消息。

老罗进去了,老杨进去了,一个班子哥五个现在外面还剩仨。

这三个人都在找关系问自己的前程,而下面的人也在问空出来的两个位置怎么安排。

机关单位就是这样,明明八字还没一撇呢,消息就已经满天飞了,还有些是言之凿凿的样子。

其他人和位置不好说,但是关于李学武的消息却是一致的,那就是年仅20岁的李学武将出任红星轧钢厂保卫处副处长一职。

这个消息既让听到的人震惊,可震惊过后是了然。

震惊的是年龄,了然的是李学武的工作成绩。

而炼钢厂这边对李学武感触更多的是李学武的狠厉。

付海波的被抓,马三的被抓,炼钢厂保卫处几个保卫的被抓。

过了年后的罗家坪、杨明肃、肖长青、于德才……这一系列都有李学武的影子在里面。

今天李学武作为工作小组成员的身份出现在谈话室,那就是一个信号。

冯行可知道,李学武马上跟自己就是一个级别的了。

“冯行可同志,我们的身份你应该知道了,今天我们代表工作小组来找你谈话,想听听你对罗家坪等人的看法,也想听听你对自己工作的看法”

得,猜中了。

冯行可知道现在是正治站位的时候了,这对他来说不是个艰难的选择。

但让他谨慎的是对面两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这可能直接决定自己的未来。

“我要检讨,对于罗家坪在工作中……”

李学武听着冯行可的汇报,拿着笔一直在本子上写着对冯行可的评估意见。

杨元松也是时不时地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这让冯行可更为紧张了,还是李学武看他擦了两次眼镜,这才站起身到了一杯水给他。

“谢谢”

冯行可接了热水客气地道了谢,随后继续说道:“我对炼钢厂的……”。

冯行可是主管生产任务的副厂长,所以提起炼钢厂的生产那是口若悬河,头头是道,比他说罗家坪的时候流畅多了。

约莫一个多小时的谈话结束,杨书记站起身跟冯行可握了握手,由着李学武送冯行可出门。

“谢谢,谢谢李科长”

冯行可再次跟李学武握了握手,嘴里不住地道着谢,还说着以后多交流的话。

其实他也知道李学武的意见不占主要,但还是不想忽略了李学武的意见。

李学武倒是见佛必点三炷香,敬鬼神而远之。

他是工作组的成员,但这个工作组是临时性质的,又不是一辈子,何必得罪人呢。

再说了,即使要打差评,李学武也不会露在脸上,还得是赞同的表情回复冯行可。

等送走了冯行可,对着守在门口的炼钢厂同志交代了一声,转身进了屋。

“怎么样?”

杨元松喝了一口水,问了李学武对冯行可的意见。

“挺好的啊”

“装傻是不是?”

杨元松回头点了点李学武,又转回头继续倒水,口中说道:“你既然是工作小组的成员,那就得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啊”。

李学武从桌子上拿了自己的茶杯走到杨元松身边,接了暖瓶给自己也倒了一杯。

“关于生产工作确实有自己的认识,对于企业管理也有自己的见解”

听见李学武只说生产,没有提及冯行可对思想和炼钢厂正治生态的意见,杨元松了然地点点头。

“我知道了,德才兼备嘛”

李学武听了杨书记的话没再接话,而是端着茶杯放在了桌子上,然后站在窗边看着炼钢厂的方向活动了一下手脚。

两人等了没多大一会儿,李学武便在门口接到了炼钢厂公会负责人赖俊民。

赖俊民快六十了,跟冯行可不同的是,赖俊民整个人都是放松的状态。

在跟李学武打招呼握手的时候显得很是从容。

跟着李学武进屋后,还跟杨元松笑着说了两句闲话。

等落座后,杨书记对赖俊民的态度也没那么严肃,主要问了对罗家坪等人的看法,和对炼钢厂接下来的干部调整的意见。

可能是要退休的原因,赖俊民很是敢说。

在批评罗家坪等人的时候很坚决,很彻底,但是在谈及干部调整的时候显得很谨慎。

杨元松和李学武都看出了赖俊民的态度,这是准备功成身退的老狐狸了。

炼钢厂的环境这么复杂,他在公会的岗位上一直干了五年,可以说没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虽然知道他有责任,但是杨书记已经不准备追究了,不到半个小时便结束了谈话。

李学武在送走赖俊民回来的时候,杨书记没再问李学武的意见,因为已经不用问了。

最后一个上来的是窦长芳,现在主持炼钢厂工作的厂书记。

上次在大礼堂李学武就见过他,五十四岁的年龄,正是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时候。

李学武一眼就能看出窦长芳的心思,那就是觊觎厂长的位置。

这表现在了窦长芳对李学武的态度上,热情而又不亲近,客气还带着距离。

因为正处级干部对李学武还是有些差距的。

窦长芳明明已经是炼钢厂书记了,为什么还要谋求厂长的位置呢?

这就得说一说《工业七十条》了,其中大概的意思就是限制企业D组织对生产行政工作的干预过多。

企业中的D委对于企业的行政管理工作、思想正治工作、工会工作、工青团工作,以及企业中生产的、正治的、文化的群众活动,实行全面的统一的领导,企业内的一切重大问题必须经过D委讨论决定。

在限制D委的工作范围后,又对于生产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要求。

即:规定企业的主要管理权力集中在厂部。

这就是为什么杨凤山能管理轧钢厂所有干部的原因。

而在纪监和干部任用的时候,杨凤山会征求杨元松的意见。

《七十条》最关键的一点,也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

规定企业必须实行全面的经济核算,加强技术管理、经济核算和财务管理。

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是企业领导制度问题,即强调要在D委领导下建立一个厂长负责的统一的生产行政指挥系统。

意思就是大事听档的,其他事情听厂长的。

作为炼钢厂书记的窦长芳是很想书记、厂长一肩挑的,这在工厂里并不少见。

而现在炼钢厂正符合这种情况,更需要权利集中,加快炼钢厂的整顿和调整。

窦长芳已经猜到总厂会对炼钢厂人事进行大调整,他如果不抓住厂长的位子,那他一定会被调整。

这是大势,谁都能猜测得到的。

窦长芳先李学武一步进了谈话室,“哈哈”笑着去跟杨元松去握手寒暄。

李学武看了看窦长芳的背影,露出了一个让杨元松都注意的到了的笑容。

但窦长芳在屋,杨元松就没问李学武发生了什么,而是让了窦长芳坐。

还没等杨书记问,窦长芳便开始做检讨,检讨自己这个班长没有起到领导和监督的责任和作用,愧对这个,愧对那个。

李学武听着这检讨倒是比冯行可做的好,到底是搞组织的干部,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

即言说了自己的失察,也说了自己的为难。

反正就是无奈呗。

“杨书记,您是了解我的,我是一个团结同志,以诚待人的人,在监督和检查方面多次跟罗家坪进行了争吵”

“但是为了炼钢厂的生产任务和稳定,我也是一让再让,一忍再忍,但是我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得寸进尺……”

李学武给自己点了一根烟,坐在了桌子后面,看着坐在沙发上的两人慢慢演。

“嗯嗯,说的是”

在两人说道共情的时候李学武还不时地点点头,表示认同。

杨书记看了看手表,这窦长芳就思想和管理已经汇报了一个多小时了。

李学武看见杨书记的动作和第三遍看向自己的眼神,不得不起身给窦长芳续了一杯水。

这个动作打断了窦长芳的节奏,让杨书记有了切入话题的口子。

“长芳同志,我想听听你对接下来炼钢厂干部调整的意见”

知道正戏来了,窦长芳理了理心里的草稿,喝了一口热水,这才开始说自己的想法。

“炼钢厂是红星轧钢厂的重要材料供应工厂,又为北方多个工厂提供材料研发和实验的支持,可以说位置高,任务重”

“这次的风波中,不仅仅是轧钢厂蒙受了重大损失,炼钢厂也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管理危机,迎来了建厂以来最大的挑战”

窦长芳看了看不住点头的李学武和沉思的杨元松,斩钉截铁地说道:“所以我建议,在炼钢厂实施权利集中办大事的处理方式,尽快扭转炼钢厂的局势”。

“嗯嗯,长芳同志说的我赞同”

杨书记点点头说道:“严肃纪律,整顿风纪是一个长期的工作,生产任务不能耽误”。

说着话,将手里的烟头在烟灰缸里怼了怼,说道:“炼钢厂不能乱!”

这话是说给窦长芳听的,也是说给李学武听的。

从杨书记这里得到了肯定的答案,窦长芳的笑容更加自信。

他相信,如果红星总厂在考虑炼钢厂一把手的时候一定会想到他,也绕不过去他。

在送走了昂首挺胸的窦长芳,李学武站在三楼的楼梯口把烟抽完了,这才回了谈话室。

谈话室里,杨书记倒是没有了刚才跟窦长芳谈话时的和颜悦色,眉头都拧成疙瘩了。

李学武刚推开门就见到这幅样子,想要躲出去已经晚了。

“进来,聊聊”

“呵呵呵”

李学武笑着说道:“我可不是炼钢厂的干部,就不用约谈我了吧?”

“怎么不用?”

杨书记看着李学武说道:“咱们谈谈你的思想问题,我看你最近思想退步了呀!得加强学习了”。

“哈哈哈”

李学武走进屋将自己的本子合上了,坐到了杨书记旁边的沙发上,也就是刚才窦长芳坐的位置。

杨元松手里夹着香烟也不抽,上下打量着李学武,随后笑着问道:“要不要试试来钢城工作?”

“您可拉倒吧!”

李学武端着自己的茶杯说道:“在轧钢厂还不惹眼,这20岁的副厂长还不闹翻天”。

“哈哈哈哈”

杨元松这会儿的心情好了些,随后摇了摇头说道:“炼钢厂是真的需要一个强力人物来这里坐镇啊”。

感慨了一句,随后对着李学武说道:“你要是三十岁,我敢提名你当这个一把手”。

“呵呵呵”

李学武笑着说道:“这话我可当真了,等我三十岁的时候我找您啊!”

“哈哈哈”

杨元松又是一阵大笑,随后看着李学武说道:“看来你也不看好这个窦长芳啊”。

“还行,挺好的”

“你是从哪儿学的这些话?”

杨书记不满地看了李学武一眼,说道:“对组织的不忠诚可是原则性问题”。

“官大一级压死人啊!”

李学武笑着说道:“窦长芳做组织工作还行,抓大局嘛,呵呵,罗家坪都管不好,还想管大局?”

“是啊”

杨元松叹了一口气,随后说道:“权利大了并不见得是件好事儿,这是一把双刃剑啊,我是真不放心交给他啊”。

李学武伸手在烟灰缸里弹了弹烟灰,随后说道:“我倒是觉得两地甚至是多地的干部交流应该形成常态,杜绝长时间属地任职,减少权利聚集的风险”。

“嗯,许宁将是轧钢厂干部交流的第一批干部,但绝对不是最后一批”

李学武笑着说道:“您说到不放心,我倒是要跟您推荐一个干部”。

“哦?说说看”

杨书记看着李学武,想听听一向谨慎的李学武要推荐谁。

“监察一科科长”

“宗芳?”

听见李学武的话,杨元松一愣,随即眉头皱了起来,嘴里说道:“纪监……”

“不”

李学武摇了摇头,说道:“我建议杨宗芳同志担任炼钢厂主管风纪监察、保卫工作的副厂长”。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