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世家之祸(1 / 2)

似是刚才一番话说的口都渴了,赵端又端起茶盏喝了几口,随即看向亭外依旧在淅淅沥沥下着的春雨,叹了口气。

“父皇为何叹气?”

赵明问道。

赵端看着亭外的雨景,喃喃道:“万物勃发的季节,代表了新生,但对于百姓们来说,又何尝不是到了最艰难的时候呢?”

赵明一愣,但紧接着也反应了过来。

是的,没错。

对于大多数的官员们来说,春天或许是个好季节,不愁吃的不愁喝,闲暇时与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品茶听雨好不快活。

但对于百姓们来说,春夏两季却是最难熬的。

旧粮已没,新粮刚种。

大多的百姓都需要从其他方面找补这才能勉强撑过这段时间,等到秋天下粮方能缓上一口气。

而每年的春夏两季,也是大宋各地最容易发生变故的时候。

有时候变故不仅来自于人祸。

春讯的洪水和夏季的干旱才是百姓们最怕遇到的事情。

每当这时候,为了赈灾朝廷总要拿出很大一笔银子,让刚刚才宽松不少的财政再次陷入紧张。

而这却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依然还是会有一些百姓选择铤而走险,为了活命做出不忍言之事。/apk/ 无广告、更新最快。为了避免转马丢失内容下载:/apk/敬请您来体验无广告阅读app爱读免费小说app

若是汴安一出事,再波及到湘北,那整个大宋北方的产粮区就将减少一半!

这对于大宋来说将是一场巨大的危机。

若是今年与去年相同,再来一场大旱,那整个北方都将陷入缺粮的困境!

这对大宋北方来说是致命的!”

赵端点了点头:“牵一发而动全身,汴安受到波及影响到的可不仅仅只是汴安一地。”

赵明当即便道:“父皇何不趁着讯期未至,再派一员得力干将去往汴安重修河堤,纵使来不及重修,加固一下也是好的。

最起码也要将溃堤的风险降到最低!”

“淡何容易啊!”

赵端叹了口气,皱着眉道:“当初朕又何尝不知道那林跃就是个草包,为何还让他去。

一来他是工部之人,去是顺理成章。

二来他本身便是汴安曲县林家之人,他去了汴安能够有更多的能力调动当地的人力物力,纵使财物会被其吞没,但是剩下一些也是能做到事的。

若是换了其他去,怕是连修堤都不行!”

“为何如此?”

赵明问道。

赵端眼中闪过一抹寒光,冷冷道:“世家!

汴安郡最大的世家可是陈县赵家!

在当地有这么一句话,整个汴安,只要是赵家看上的东西,他现在不是赵家的,但他迟早也是赵家的!

赵家是传承了近七百年的老牌世家,在整个汴安可谓是权势滔天,不管是什么行业都能在其中看到赵家的手在里面来回伸。

只要是赵家反对的,那就算是天王老子去了,也做不成,赵家会从各个方面给予打击,让你怎么也做不了。

朝廷下拨的赈灾粮款,除了朝廷这边的,进入汴安,将近一大半都会落入赵家之手。

这还是因为林跃的林家也是汴安的小世家的原因,不然赵家能直接拿完,就更加没有粮食去接济百姓了。”

“所以,朝廷若是派其他人去,不仅钱粮等留不下半分,而那些在当地没有丝毫根基的官员,也根本在当地调动不了一丝一毫的人力物力。

这才是父皇明知道林跃的性格,却也只能将其派去的原因?

他去了好歹能做一点,若是其他人,则是一点都没有?”

赵端点头。

“那我们也不能就这样任由事态发展下去啊!

万一讯期真至了,汴安必定损失惨重!”赵明急切道。

赵端却是动都未动,异常的沉的住气。

“明儿,作为太子你最该要做的便是沉住气,即便你急躁又能如何该进不去汴安的手依然进不去。”

赵端甚至都开始训斥其太子来。

赵明眉头一皱反问道:“那我们现在该如何?”

“等!”

“等?”

“没错,就是等!”赵端肯定道。

“等什么?”赵明问道。

“等你六弟的平倭军!”

“为何?”

这个世道,武力才是做事最好的助手。

倭人之事还在东南边境,没那么急。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