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2 / 2)

说完,转身霸气的走了。

<div class="contentadv"> 周游看着地上烟头,还好是瓷砖,要不是木地板,都烧黑了。

您老装逼,别祸害我家瓷砖啊。

老村长碾完烟头,也反应过来了,不是自己家。

赶紧就跑,不然白装了。

这两天,村里非常热闹。比过年的时候还热闹,不少在外面打工也都赶回家里,以前谁操心选举的事啊。

现在不行了,能回家的都回家。

一是为了下一步养殖场的招工。

二是为了选举投票,都要确保周国勤选上。

其他不说,就为了自己娃上学,都要回来。

虽说现在教育花费不是大头,但对农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城里房子是买不起了,可以不买。

但是娃要上学啊。

原来很多家庭不给孩子复读,就是成本有点高。

现在复读也承担,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本科考不上,就考大专,毕业回村里上班也不差。

不比城里差!

但是,总有不和谐的声音。

偶尔冒出来一些泛酸的话,特别是原来村里的中心人物,心里有点失落:“人家挣钱了,就该帮助村里,咋的,还想我们给他烧香啊。”

有些人听着不快活了:“你家也有钱,怎么不拿出来帮助下村里。”

“我家有钱,我家哪有钱,有钱我还住村里啊!”

被村民一阵唏嘘。

话糙理不糙,有钱都走了,谁在村里住。

农村也是越来越萧条。

青壮劳力没了,出去打工了。

学校合并了,娃没地方上学,不得不去城里或者镇上。

村里小学教育也越来越差,老师不愿来,待遇太差,愿意来的,也是混日子。

恶心循环之下,乡村好像除了田园风光,也没什么了。

现在周游愿意挺身而出,给大家找一条路,也是冒了很大的风险。

就像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这本书里说的:乡下孩子识字、读书能力不如城里孩子,城里的孩子捉蚱蜢不如乡下孩子,本质上是一样的,这是环境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更不该用“愚”来污乡下人。

城里教授的孩子从小就接触书籍,父母又是文化人,有识字的环境,自然学得快,这并不是遗传,而是后天环境问题;城里的孩子捉蚱蜢比不上乡下人,是因为城里孩子平常没接触过捉蚱蜢,把他们放到农村里,久了他们捉得又快又准。

说乡下人“愚”,指的不是他们智力不如人,而是他们的知识面不如人。

随着后世见识的越来越广,自媒体越来越发达,很多人也看到了世界不一样的一面。

其他人忙,周游可不忙。

这几天照常训练。

从外面回来的小年轻比较好奇,特别是周游的几个发小,看到周游也在训练,忍不住尝试了下。

一个个被虐的怀疑人生。

都是自吹工地扛把子,各个工地健身小达人。

结果被打的找不到东南西北。

然后又去练习摔跤,更是直接躺地上不起来了。

有人要和周游比划两下,惹得教练们哈哈大笑。

结果更惨。

这才知道周游是文武双全。

“你小时候也没这么厉害啊,怎么学习好,练武也快啊!”

没办法,这就是天赋。

“你们这次回来,还准备出去不?”周游问他那几个发小。

“嗯,还准备出去,村里也没那么多岗位啊。”

“养殖场准备扩大,还需要不少人,你们要是不嫌弃,我来和他们说?”周游说道。

“合适嘛?我老婆都在里面了,已经够感激的了,全家都进去别人说你不?”发小们还是为周游考虑下。

“哈哈,这次招的人不少,再说,不照顾自己人,照顾谁啊,你们都在家,以后我回来还能找人喝酒。”周游哈哈说道,能拉一把是一把,自己不是迂腐的人。

“那就行,早就不想出去受气了,在家钱少点都愿意,更何况,还比外面强,不瞒你说,这次回来,大家也有这心思,就是有点不好意思。”几个发小看到周游主动说,也是敞开了心扉。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