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乡村里的华夏(2 / 2)

我飞上了青天才发现自己

从此无依无靠

我是一只小小鸟

每次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

我总是睡不着

我怀疑是不是只有我的明天没有变得更好

未来会怎样

究竟有谁会知道

幸福是否只是一种传说

我永远都找不到

世界是如此的小

我们注定无处可逃

当我尝尽人情冷暖

当你决定为了你的理想燃烧

生活的压力与生命的尊严

哪一个重要。

莎士比亚的,生存还是毁灭,不止一次在拷问着人的灵魂。

周游村里也有这样的人,他的小学民办老师,也是满脑子不切实际,一肚子不合时宜,自从不给当民办教师后,手不能提,肩不能挑,种地也没力气,出去打工没人要。

还好脑袋还算灵活,开了个小卖部,勉强维持生活。

遇到这样的人,周游内心总是充满了不忍,人的一生啊,就这样在苦苦挣扎中度过。

现在看到这部纪录片,才想起来要不要把老师搞到养殖场,可是能干什么呢?技术不会?一线有点屈才,算了,还是等过年把学校搞起来,让他干老本行。

当年也算是一个好老师,村里都交口称赞,都是乡里乡亲的孩子,教起来也认真。

杜深忠的老婆天天说自己倒霉,嫁给了一个窝囊废,天天做梦。

当知道他想买琵琶的时候,忍不住抱怨道“别在这跟我说这个,二胡你都拉不好,你都不会拉,你还想玩琵琶,别在这心高妄想的了,咱一年这点收入,苹果收成还不知道怎么样呢,一年就这两苹果,那琵琶得多少钱你知道吗?”

当杜深忠最终咬牙到城里花690元买了一把琵琶,对妻子撒谎说是490元。

后来发现真相的妻子火了:“你为这个家庭想吗?谁没有鞋?谁没有棉袄?……你想吗?”

“人需要吃饭,可精神也需要填补!”杜深忠争辩道。

他妻子有错嘛,没有,只是考虑角度不同,一个怀才不遇,郁郁终生。

一个筚路蓝缕,苦口婆心的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生在这样的环境,你能怎么办呢?

杜深忠也不是不努力,早年他为凑孩子学费出去打工,“攒了一把辛酸泪”。

一连五年他都在农闲时去其他地方,帮玉米贩子收割玉米,每天每亩地不过挣几十元;收完玉米就又去工地搬砖。

没日没夜的苦干让他提前衰老了,数载下来,正值壮年的他牙齿掉了13颗。

哎,这也是为什么每逢乱世,总有人出头了。

因为世界上埋没的人才太多了。

每次看历史,大家就会发现,为什么君王身边能聚集那么多人才,小小弹丸之地,出了多少王侯将相。

比如刘邦和朱元璋,身边聚集了一批老乡,这些老乡真的比别人优秀嘛?

后来才明白。

人才不是天生的,是历练出来的。

人的可塑性非常强。一百个人里,就会有一个人具备成为徐达的潜质,而他能否成为徐达的关键,就在于他能否遇见朱元璋。

朱元璋打天下,最开始能够接触到的班底就是他家乡的人。这些人在朱元璋的发掘下不断历练成长,逐渐成为举世无双的文臣武将。

在古代那种环境下,99.9%的人才,从来就没有成为人才的机会。

这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浪费啊。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