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强大的动力装置(2 / 2)

“哎,这有什么谢的,这都是我们共同的目标啊。我们还得谢谢宁院士,还有星辰科技的各位专家呢,正因为有你们的存在,才能带领我们夏国不断的攀登新的科技之巅……”

<div class="contentadv"> 有了岳家锋的这份承诺,宁晨便也不再担心什么,放心的去处理技术上的问题了。

对于研发顺序的问题,宁晨肯定是想要先从火车上面入手,毕竟陆地上的交通工具容错率也更高一些,即便在能源上面出现一些问题,一般情况之下也不会造成什么后果。

但空中的交通工具则不同,一旦能源的供给出现问题,造成的结果将会是毁灭性的。

其实对于火车上搭载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宁晨心里已经有了一些想法,而且这项技术的实现难度并没有想象之中的那么困难。

火车所需要提供的动力,远比汽车要大出许多倍,但火车上面也有非常充足的空间,去安装可控核聚变的动力装置。

不过,为了让搭载核聚变动力装置的火车能够具备更快的速度,宁晨还需要重新设计火车的结构,而不只是单纯的设计核聚变动力装置而已。

在岳家锋的帮助之下,星辰科技与夏国铁道部门进行了联系,交流了有关核聚变火车的事情。

对于这个项目,铁道部门的人们也都感到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因为这个项目可以大大提升轨道列车速度的上限,让人们可以实现更加快速的交通体验。

“宁院士,不知道您对于这种搭载核聚变动力装置的新型列车,现在有什么想法?”

因为一些问题还没有最终的确定,现在宁晨并没有做出具体的设计方案,不过在宁晨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想法。

“我的想法是,以现在我们的高铁为基本的模板框架,再结合核聚变动力装置的特点,对整个列车进行重新的规划设计。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能够设计出时速超过一千公里的列车,大大方便人们的交通出行……”

听到宁晨的这些想法,铁道部门的领导们,也都感到非常欣喜。

一旦宁晨所说的这个目标能够真的达成,那高铁的速度将达到之前的三倍,甚至会远比飞机还要更加方便。

虽然飞机是人们出行选择中,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但因为各种繁琐的手续,很多时间都要浪费在飞行过程之外。

而且飞机飞行对于天气情况的要求非常之高,一旦天气出现一些问题,便会出现航班取消的情况。

相比之下,火车运行的条件限制就少出了很多,只要不是特别恶劣的天气条件,火车都是可以正常的运行的。

如果这样的技术真的能够实现,那么在各大城市之间穿梭,将变成一件非常方便的事情。

“好的,宁院士,那就按照您的想法进行研发吧。我们铁道部门将尽最大的力量,对星辰科技进行支持,我们都希望能够早日看见这样的技术出现。”

宁晨这边倒也没有客气,试着向铁道部门要了一些相关的内部技术资料,对方也按照刚刚的承诺,向星辰科技提供了过去。

有了这些内部的技术资料,星辰科技研发起核聚变动力火车,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烦了。

“果然如此……看来我之前的种种推测,还是基本正确的。”

在看过这些内部技术资料之后,宁晨也不禁满意的点了点头。

其实宁晨之所以会向铁道部门寻求这些技术,并不是对这些技术完全不知晓,更多的是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在经过生物计算机技术改造之后,宁晨的大脑具有了更加强大的分析建模能力,有的时候只要亲眼看过一项技术,就可以基本分析出技术的原理是什么。

这让宁晨之前便对于列出的一切技术有了一些猜测,所幸的是,宁晨的这些猜测,确实都是正确的。

这样的话,宁晨之前的很多想法,也都可以直接加入到设计之中了。

…………

接下来的时间里,宁晨等星辰科技的技术专家们,以及铁道部的专家们,一起开始了对新型核聚变列车的设计工作。

虽然这其中很多的想法都是宁晨提出的,但如果没有其他专家的帮助的话,很多工作也不会进展得那么顺利。

经过多次的设计、修改、商谈,大家终于得出了最终的理想方案。

这个方案乍一看,有点儿像夏国之前的高铁设计方案,但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其中的很多区别。

为了容纳一个不小的核聚变动力装置,列车的前两节车厢,都将不会有任何的乘客,而只是有列车司机,以及其他的各种设备装置。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列车的载客效率降低,但这也是必须做出的一项选择。

与此同时,因为新的动力装置,整趟列车可以接入更多的车厢数量,这一点是优于正常的高铁的。

另一方面,宁晨等人在车头的设计上面,也进行了很多的修改。

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星辰科技的空气动力学技术,可以在已知各项信息的前提下,设计出最佳的空气动力学方案。

在这项技术的加持之下,列车可以多减少百分之十左右的空气阻力。

这个数字是非常惊人的,因为之前的车头设计,就已经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很多人都想不到,这块儿的设计竟然还能够有这么大的提升空间。

除此之外,宁晨等人在核聚变动力装置上面的研究,也倾注了非常大的精力。

虽然之前项目组就在安全问题上面做了很多工作,不过毕竟之前的项目,要么就是没有碰撞的风险,要么就是实验性质的研究。

而这一次,核聚变列车可是真的要进行商业运行的,即便发生碰撞的概率非常之低,也要尽力做好相关保障工作。

为此,宁晨等人特意在核聚变动力装置外面,又多加了一个新的保护层,这种保护层使用的材料,具有非常强大的硬度,与之前的“纳米丝线”材料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