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五二章 达西的新生活(1 / 2)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2247 字 4个月前

另外一边,巴托夫将军指挥着手下的军队终于突破到了达坂城下。

这个时候,他的身后只剩下数千人马。

刚刚那一波伏击战,湘西纵队做足了准备,几乎是火力全开。

而且后面的俄军被截断,失去了与前方的联系。

巴托夫位于军队的前方,要不是手下卫兵的保护,他可能已经死在刚才的进攻当中了。

巴托夫的手下刚刚到城下,城头上的数挺机枪瞬间向下开火。

城下的沙俄军队瞬间倒下一片。

这个时候的沙俄军队真的已经成了瓮中之鳖。

在达坂城的北侧,杏林坡下,湘西纵队与沙俄人的战斗还在继续。

那些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敌人,想要杀死可不是那么容易。

他们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一些沙俄兵发现骑兵冲锋根本就冲不破护卫军的火力封锁之后,开始下马战斗,他们寻找掩体来保护自己,与护卫军缠斗。

不过护卫军毕竟已经占据了有利的地形。

左季高那边占领达坂城,在城头上重创了这些沙俄军队之后,追着这些人也往北杀去。

将近三万多护卫军,围剿两万沙俄军队,护卫军这边还拥有武器上的优势。

胜负已经确定下来。

……

进入九月份,漠北的护卫军的护卫军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漠北的骑兵支队原本的每个大队都发展到了数千人,像陈玉成大队已经有五千多骑。

整个支队加在一起达到了三万多人。董良正式下令将他们改为漠北纵队。大部分人习惯称之为草原军团。

再过一个月,就是十月份,那时候北方的冬季便要来临。

实际上现在已经有地方开始下雪。

库伦被护卫军控制之后,从黑龙江运送到尼布楚的军用物资,被通过陆路运输到库伦,方便各部就近获取补给。

这一次,华族光是军大衣就运送了十万套。

又从新罗省调来十几万顶狗皮帽子,几乎要将这里狗狗都给杀光。

好在新罗的百姓有养狗吃的习惯。这些狗皮帽子送到北方,算是物尽其用。

董良给新罗的经济规划是农业和轻工业。

原本半岛的北部山地被规划给了辽阳省。

整个辽阳有大量的矿产资源,这里未来将是一个重工业为主的省份。

乌里雅苏台城外,大军云集,黑压压的骑兵不断向城池逼近。

金黄色的旗帜迎风招展。

已经有五个骑兵大队汇集到了这里。

李开芳临时委派陈玉成协调指挥这五支队伍。

草原上的城池规模不大,中间一小块地方建造了中式的府邸,周围都是一些帐篷。

祺祥帝早就已经不知所踪,乌里雅苏台城内的那些王公贵族现在乱做一团,有人想要投降,有人想要坚守到底。

奕湘呆坐在府邸里,奕訢跑了,但是没有带上他,只有胜保带着数百精锐跟着他的后面。

他们走的时候将城内最值钱的金银细软都给带走了。

“王爷啊,到底怎么办,您给个主意啊。”

那些人都不想出头,也不想背上骂名,于是找到了奕湘。

这个老好人,将整个漠北交给了奕訢,没想到最后还是被奕訢给摆了一道。

这个老六,唉!

奕湘长叹一口气道:“降了吧,拿什么跟人家打。”

乌里雅苏台迅速平定,这给整个漠北战事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西南边的科布多主动派人过来表示投降。

对于主动投降的贵族,华族也给予了他们优待,这些人可以带着家眷搬到北平城去住。

北平在他们的眼中还是京城,华族会根据这些人原本控制的土地大小给他们核算功劳,分封一个爵位,领取固定的薪资,相当于他们原本土地的孳息。

而华族自己打下来的土地,这里的贵族是被打倒的对象,要被集中起来去参加劳动教育。

草原上的土地将全部归属于华族所有。华族再分包给这些牧民放牧。

牧民也会跟中原人一样组成一个个畜牧生产队。

华族还会派人过来教导他们放养新品种牲畜。

这几年,华族已经有意识地从国外偷偷引进了一些绵养品种,还有奶牛、肉牛。这些对于草原上生产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

李开芳则带着另外几个大队杀进了厄尔口城。

这座位于海西的商贸城市,储备了大量的物资。

沙俄人早就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他们通常都会在冬天来临之前囤积大量的生活物资。

后方补充的过冬装备,也从乌兰乌德通过水运送到了这里。

这个时候,北海两边的天气已经非常寒冷,就连北海上都已经开始结冰。李开芳致信总司令部,他准备在厄尔口城过冬。

陈玉成驻守乌里雅苏台。各部的蒙古仆从兵,挑选一部分留下来。

剩下的人暂时遣散回各自的部族去打草过冬。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