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三六章 海外拓殖(1 / 1)

怒海覆清1852 董王不懂 1521 字 6个月前

接班人必竟要慢慢养成,慢慢长大。

但是华族的治理现在就需要大量的人才。

这些人就需要董良去发掘了。

要吸收人才就要有包容心。唯才是举,不分贫贱甚至不分民族。

既然建立华族,废除了狭隘的民族主义,那么就要有包容心。

半岛、扶桑、安南、南掌这些传统的中华藩属国既然未来要纳入华族。

那么华族就必须要接收对方的一部分精英人才。

钟润一是最早投靠华族的扶桑人,也是混的最好的。

现在就连幕府都要给钟润一几分面子。

甚至有人说钟润一是幕府的太上皇。

这让一部分扶桑人反感,尤其是那些有些民族主义思想的尊王攘夷派。

点&~为@:塔读小说app

虽然闽华公司有众多的投资者,庞嘉嗣自己也是股东之一,但是他知道自己应该听谁的。

“庞掌柜,你放心,种田看似收益比较慢,不过这绝对是稳赚不赔的。那些土地以后也会越来越值钱。以后我们的技术进步了,南方将越加的适合人类生活。你想啊,人多了,土地的价值就要上涨,现在华族卖给闽华公司的土地可都是白菜价。”

董良在给庞嘉嗣画一个大饼。要是别人画这个大饼,庞嘉嗣还要考虑一下。

但是董良画的大饼,那肯定是货真价实,他是绝对相信的。

“元首,粤华公司组织船队出海了,据说他们得到了整个巴布亚岛的开发权,董事会这边觉得我们闽华公司也不能落后。您看……”

这组织船队出去拓殖的许可可是需要董良亲自批准的。

因为拓殖需要武装,涉及到武装,就不是小问题,其他人谁都不能负得起这个责任。

而且武器弹药需要从总司获取,而且要接受总司的监管。

董良的心也没有那么大条,真的就允许一支公司武装在外面任意壮大。

英国王室与东印度公司之间现在还在为殖民地扯皮呢,还不是因为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已经强大到尾大不掉的地步吗?

“呵呵,岛屿开发可是比种田还要费钱,收益更慢,这些人愿意投资吗?粤华的财力可不是你们能比的。”

董良成立闽华公司之后又成立粤华公司,实际上就是让两者竞争,闽商和粤商之间本就不对付。

粤商以前霸占着广东十三行,垄断与洋人的贸易。

闽商则下南洋,被满清朝廷当作弃民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所以闽商看不上粤商。而且南洋的华人,也是以闽人居多。

福建这里地少民贫,百姓只能出海寻求生路。

但是以前他们出了海之后就很难回来。

华族建立之后,出海的闽人终于有了合法性身份。

因此这些闽商非常感激华族。但是他们依然看不惯粤商。

现在粤华公司一下子搞了那么大一座岛屿,闽商就不开心了。他们并非是看着对方赚钱。

事实上,粤商现在一分钱都没有赚到。还投资了大量的资金在当地建立港口,修建道路。

这些闽商就是单纯地不想落于人后。

“元首,钱不是问题,但是我们现在没有资质也没有目标啊。”庞嘉嗣苦笑道。

“放心吧,南洋的岛屿成千上万,足够你们两家公司开发的,回去跟他们商量一下,看上什么地方了?事先说好了,已经开发的岛屿,官府会进行管辖,你们不要考虑。”董良自然不会偏心,当即答应了庞嘉嗣的要求。

当务之急是解决粮食问题,因此董良给闽华、粤华公司的下达的指令就是大建农场。

要让南洋各个岛屿遍布华族的农场。

这些农场将做为调节国内粮食需求的稳定器。

因为农场采用规模化生产,产出的粮食不需要留用多少,全部都能够转化为商品粮,这跟百姓种出来的粮食是不一样的,因为百姓种出来的粮食还要留给自己吃。

“谢谢元首,属下一定办好这事儿,我们要开发也是选择那些最难啃的岛屿。”

在华族人的眼中,只要是土地就没有没用的。

公司就是买下再多的农场也赶不上一座岛屿啊。

“哈哈,南洋的每一座岛屿都是一座宝库。只要你们善于发掘,就不会没有回报。庞掌柜,公司可以去开发岛屿,但是其他方面的投资也不能减少,钢铁、建材这些行业都是收益较快的,而且短时间内不会出现过剩。公司依然要在这些领域继续进行扩张。另外,你可以注意一下有关于电力、柴油机这些新领域,电力可能会改变我们的生活,想象一下,将这房间中的灯换成电灯,将农场的耕牛换成拖拉机,这得有多大的需求。”

庞嘉嗣心中兴奋极了,元首能够给自己指点迷津,那可是比遇到财神爷还要强。

“元首,您所说的这些东西,我只是听说过,却是一件都没有见过,那拖拉机真能替代骡马,电真的能够用来点灯?”

董良说的这些都是实验室的东西,柴油机虽然已经开始量产,但是产品也大都拿去获取实验参数了。

所以像庞嘉嗣这样的人并没有机会接触到。

“过两天,我会去一趟船厂区,会有几个给各个大公司的名额,到时候你跟着一起过去。”

“真的吗,元首,太好了,谢谢元首。”要不是华族不兴跪拜,庞嘉嗣这个时候都想给董良连磕几个响头。

庞嘉嗣想好了,回去一定要先跟那些股东说一下这件大事儿。

元首这是在给他们指明未来前进的道路,也是在给他们机会。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一定要好好把握好,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要先准备好资金。

按照元首的说法,无论是组织船队开发岛屿,还是参与到新产品的生产当中,都是需要为公司注资的。

这主资自然是他们这些商人来做。

事实上,商人们从闽华获得的也只是股份。

公司到现在甚至都还没有分红过。

但是这些股份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卖掉。

实际上闽华已经在上海滩上市,可以交易股份。

但是这股票的价格一直在涨。

短短半年时间,从初始的一华元一股涨到十几华元,翻了十几倍。

现在可以注资增股,他们高兴还来不及。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董良为后面去船厂区的视察,安排了一个新环节,就是带着几个大企业的负责人去参观。

主要是有关电器和柴油机。这是未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科技。

现在这些东西的基础已经有了。那么接下来就是怎么样将这些东西转化为生产力。

不管是多好的东西,必须要投入实用,才能够产生出真正的价值来。.

看小说,上塔读小说支持我,追读最新更新000rv8me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