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越王上朝(2 / 2)

“他哪里是帮我皇兄!他是往热锅里泼了一桶油,帮皇上做了决定!”

若不是致远透的那句话,他那好父皇还没想着要动皇兄。最初他只不过是想收吕家的兵权罢了。

结果因为致远那句话,等于是皇兄堵死了别人的路,害他皇兄越发受到各方的猛烈攻击,一环扣一环,招招要人命。

“那秃驴不是被大齐百姓盛赞为天师吗,说他卜算极准,就跟开了天眼似的,屁的开了天眼!”

说他皇兄将来是盛世明君,天命所归。结果呢,他皇兄一天都没坐上那个位置。

那秃驴就是个神棍!害人的神棍!

见一向隐忍的越王忽然脸色发青,拂袖而去,蒋项愣在了那里,良久才长长吐出一口气。好在致远避世不出,不然越王怕是要找连夜找他算账去了。

赵广渊一脸怒气回到司农司。

司农司众人本来从昨天得知消息开始就在狂欢了,这一早上到衙门上差,还跟捡到金子一样,傻乐。乖乖,什么时候他们司农司也在集英殿挂上号了?

差点被裁撤的部门,在工部一众同僚面前他们活成了透明人,在京城走在大街上,说他们是司农司的官员,别人都不肯多看一眼,结果越王一来,这一切就变了。

他们不仅有金大腿抱了,越王还时不时让酒楼给他们送饭,还给他们打赏,现在越王还能上朝听政去了。

这可是他们司农卿大人,做梦盼都盼不来的好事。

竟让越王赶上了。他们做不到的事,越王为他们做到了!

越王每天早上到集英殿上朝,皇上只要不瞎就能看到站在第一排的越王,看到越王还能不知他在哪个衙门当差?

将来逢年过节赏赐,还敢漏了他们司农司?

司农司大小官员立刻就抖起来了。今早见了工部的同僚,腰板挺的那叫一个直。

往常见了他们跟看不见他们似的,招呼都懒得打,可今天那群眼睛长在头顶上的家伙也会跟他们打招呼了。

啧啧!果然是势力眼。

越王这条金大腿他们必要抱稳了,抱住了!

一众官员包括司农卿一早就候在衙门口等着越王归来。结果见他黑着一张脸,大伙吓得话都不敢说了。

“无事可做?”见一堆人堵在衙门口,赵广渊眉头皱了皱。

司农卿姚勇毅暗暗捅了捅少卿杜知书,没办法,谁叫杜知书跟越王走得近呢。

杜知书想瞪老上官的,又不敢,只好挪了挪脚,小心翼翼上前回话,“回王爷,我们,大伙都是来迎王爷的。”

赵广渊扫了众人一眼,连杂役都来了,全堵在门口,“本王有甚可迎的?怕本王迷路?”一个司农司,屁大点的地方,一眼能望到头,还能迷路。

杜知书吞了吞口水,“王爷头天上朝,我们,我们来聆听训诫。司农司就没人上过朝……”

朝中有什么大事,工部那些人也不会跟他们说,什么事他们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现在好不容易司农司也有人上朝听政了,那是极有面子的事!

还不兴他们激动一把?

赵广渊只一听就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又扫了众人一眼,“都回去吧。以后有什么事本王会第一时间通知你们。”

“是。”众人恭恭敬敬退下,心里高兴的很。他们朝中也是有人的了!

“姚大人,杜大人留下。”

姚勇毅,杜知书刚要和众人一起退下,听到这么一说,便应了是,随越王到他的公房。

两人进了公房,低眉垂眼恭敬地站在那里,也不敢多看多瞧,一副听命的样子。

赵广渊在椅子上坐下,也不多废话,“厉州知府纵容手下大肆圈地,以地换粮的消息,想必你们早已经知道了。”

“是,也,也没多早,就这两日听得外头议论,才知晓……”两人头俯得更低。

赵广渊想骂,又骂不出口。

安抚受灾百姓,关注灾地民生,本是司农司的职责,可现在司农司却消息闭塞,得等外头消息传开,才能知道。

姚勇毅见越王生气,心里也想哭。

他能有什么办法!工部把他们当透明人,什么都不跟他们说,他们上哪知道消息。

司农司又穷,也没银钱打点,人也少,有品阶的,除了他和杜知礼,并两个九品知事,其余都是杂役,他哪有什么人可派?

要不是家中还需要他这份差事,按月领些俸银贴补家用,他恨不得挂冠而去,谁爱当这狗屁差事谁当去。

赵广渊扫了他一眼,暗自叹气。

司农司的现状是朝廷不重视的结果,本来应该是极重要的一个部门,变成如今的可有可无。都是太平日子过久了,君臣都在划水摸鱼了。

也没有再说斥责的话,只道:“此事朝廷已知晓,厉州知府不日就会回京问罪,他手下圈的田地,应该会发还给百姓。但今夏受灾,百姓无粮可食,怕还是会换地。”

不换地就会卖儿卖女。朝廷即便再凑一批赈灾粮,怕也是杯水车薪。

赵广渊手指敲着桌面,很快就有了主意,“姚大人,你即刻修书一封,请厉州沿州等地府衙配合,让他们以府衙的名义收地,契纸上约定,所卖田地仍交由田主佃种,来年若能拿出银两或粮食,可再赎买回去。”

姚勇毅和杜知礼一听,不由就拍大腿,这方法好啊!

以府衙的名义收地,府衙就不会白白贴补库粮,若百姓不能赎买回田地,还有田地在手。百姓也更信任府衙,毕免了被豪强恶意压价收地的可能。

“那是按原粮原价赎回吗?”

“就收一成为利。也莫让府衙吃了亏。”也叫百姓们有些压力,莫以为就是天上掉陷饼,助长了他们的贪欲。

“王爷英明!”两人拍了赵广渊几句马屁,便急急出去办事去了。

二人走后,赵广渊又想了想,又写了一封书信,让早前派去沿州等地的手下,也关注一下此事,若有人原意卖地换粮,也暗中收一些,条件与府衙一样,不过换的粮食比府衙多一成。

这跟原先厉州知府手下强买强卖不同,收来的田地仍交由田主佃种,五年内亦可随时以银子或粮食赎回。

厉州沿州今夏受灾,府库中的粮食换出去有限,若百姓们嫌府衙换出的粮食少,他这边暗中命人收地,条件又优沃,应能收上来一些。

到时百姓暂时成了佃农,他再吩咐他们地里种些什么庄稼,也更好操作。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