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寻珠(2 / 2)

在陵村不曾见过,来了海市更不曾见过。电视上虽见过,但也不及亲眼目睹来得震撼。

<div class="contentadv"> 长至惊叹着这里竟然有这么多人要出远门,而赵广渊感慨的是这里这么多人,却井然有序,连磨擦都没有,可见治安之好,社会之稳定。

若是在大齐,城门口只要聚上这里人口的百之一,守城门官兵就要紧闭城门,持刀枪剑戟相对了,就怕生乱。对这里的井然有序,心中颇有些感慨。

等父子俩看够了汹涌的人潮,林照夏才带他们排队进站。

没有买更好的票,而是特地买的二等座,就是让父子二人感受一下民风民情。

车厢里形形色色的旅人果然吸引了父子俩的目光,等火车一开动,车窗外飞快掠过的景色又让他们的目光紧锁,父子二人看得目不转睛,眼睛都不舍得从外头移回来。

出了海市的范围,一马平川的田野风光就展示在父子俩的面前,二人看什么都好奇,看什么都要问一问,地里的白色的大棚,田野上的的村庄,房子顶上为什么铁杆要串圆珠子……都要问一遍。

“那些都是庄户人家的房子?”

赵广渊目光惊叹,庄户人家两层三四层独幢小楼房耸立在旷野里,目光所及,肉眼可见的富裕。

“对,江南这边的农村比别的地方要富裕一些。”

何止是富裕一些。这已经不能称之为农户了。赵广渊目光盯着窗外,一边惊叹一边若有所思,千年后的世界,已发达至此,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若不是亲身经历一番,都不敢信。

而长至小手扒着窗户,半边身子斜着,就没转回来过。

“一会身子要难受了。”林照夏叫回扒窗的儿子。

长至身子坐了回来,眼睛还往外撇着,“娘,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呢!”说完猛地一激灵,急忙从兜里掏手机,“我要把这些拍下来,给外祖父外祖母他们看!”

拿着手机对着车窗哐哐一顿猛拍,这孩子看到什么新奇的,好玩的好吃的没见过的就要拍下来,说是要给外祖父母他们看,乐此不彼。

林照夏看他小脸认真,也不管他了,孩子出来走走,长长见识,于他也有好处。

高铁开了一个半小时不到,就到诸县。长至觉得还没看够,屁股还没坐热就到地方了,下车时还有些意犹未尽,下了台阶通道,还频频回头。

“下回娘再带你去别的地方,坐的时间更久一些的,让你看个够。”

长至连连点头,他喜欢飞机的速度,但更喜欢坐火车能看到这样的景色。“娘,什么时候去?”迫不及待地问林照夏。

果然爹说的是对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路上的风景可太好了。怪不得爹说文人们都要游学,就是要四处走走,才能开阔眼界,长见识。

长至喜欢到处走走。

林照夏在他额头上敲了一记,这才到地方,就想去另一个地方了。“有时间了就去。”

长至刚想开口说长至放假了,有时间了,扭头接触到爹凝视的目光,就闭上了嘴。娘说有时间就去,就一定会带长至去的,长至相信娘,不急。

三人出了火车站,先去了预定的酒店,放下行李,略歇了歇,才出来逛。

父子俩都很有兴致,看什么都新奇,没见过的东西都要上前去观一观。林照夏也陪着他们去,一路给他们讲解。

诸县是全国最大的淡水珍珠养殖基地,随处可见的卖珍珠的店铺,价格从几十块钱一斤的,到上万一颗,上十万一颗不等,琳琅满目,闪瞎人眼。

赵广渊一个倒爷,这几个月利用买卖珍珠也狠赚了一笔,来诸县的目的,一是想学习些养珠知识,二是想买些珍珠回去,自然不能放过这机会。

林照夏陪着他一个店一个店的逛,以为长至会觉得无聊,没想到这孩子挑货挑得比他爹还认真。

“我要给外祖母舅娘们挑年礼!”

行吧,孩子知恩,孝顺,林照夏也深感欣慰,陪着他挑了好些。“用长至的钱,长至有钱!”

这孩子攒的钱没地方花,之前投金子到他爹那里得的利钱也帮他存在他自己的账户上,他爹也按着大齐的规矩,给他每月发月钱,他一月也有三百块的零花钱,都存在手机钱包里,这会得了机会,买买买,比林照夏还爽快。

林照夏看着这俩父子,一副不拿钱当钱的样子,啧啧几声,也就随他们去了。

在市里逛了一天,吃了当地的美食,三人都很是满足。隔天又出发去隔壁小镇的珍珠养殖基地参观,那里出产全国近七成的淡水珠,吸引着国内外的客商。

此时已是冬季,这会的珍珠质分泌减少,但也是珍珠色泽最好的时候,小镇上往来客商很多,热闹得很。

三人到了地方,见到开阔水面上的珍珠田,错落有致,冬日凛冽的风吹皱了水面,犯起层层涟漪,只觉好壮观。

到处都有卖蚌开蚌的,现场开蚌,五块钱一个,大小都有,大的有成人两个巴掌大,放一堆任选,有没有珍珠全凭运气。

有点像赌石,但比赌石好,价钱便宜,且出珠概率高。

父子二人都是头一次买蚌,很是兴致勃勃挑了好些。挑好,让人现场开出来,父子二人目光紧张,死死盯着对方的手,不知是运气好还是蚌壳养得好,个个都出珠。

大小不一,有圆有近圆有泪滴状的有异形珠还有很小的小米珠。

长至最高兴,每开一个,见厚厚的蚌肉下,珍珠壁里捏出珍珠,就兴奋地哇哇叫唤,赵广渊平时不形于色,但开出珍珠,脸上也露了淡淡的微笑。

父子俩挑了一盆蚌壳,开出来的珍子装满了巴掌大的小盒子。其中还有几颗是6-8MM之间的大珠,颜色还是神秘而高贵的紫色。

林照夏觉得是珍珠场挑漏了才让它们流出市场,让他们捡了大漏。卖蚌的老板见紫珠品质好,要花二百块一颗回收,父子俩谁都没答应。老板加了价也没答应。

“留给娘做首饰。”

把林照夏感动得不行。

三人在小镇上的养殖基地转了一天,隔天又去了华东国际珠宝城。这珠宝城比海市的珍珠批发市场大多了,价钱也更优惠。三人又在里面挑了好多,挑珠子也挑各种珍珠首饰。

父子二人买买买得欢,要不是林照夏拦着,他二人差点花暴账户。

在诸县呆了三天,三人才带着满满当当的货物回了海市。

回了海市,赵广渊就带着诸多货物回了行宫。也是他回得及时,从宫里出发的人,已到了镇上。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