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上中下三境,囚笼祸始的根由!(2 / 2)

一剑一酒一乾坤 2054 字 8个月前

顾余生回答完,心中念头急转,猛然间一激灵。

六年,于修行者而言,时间很短,如白驹过隙一般。。

对于江湖武夫来说,六年时间,可能连个三流高手都算不上,而他一开始,就是入青云门开始修行的,故而一直忽略了这个问题,而他现在,已是七境金丹。

他一直以为是自己的天赋过人。

可实际上,天下十六州中,许多小宗门,世家的修行者,倾尽一生一甲子寿命,两甲子,甚至三甲子寿命,都未能入七境。

“九师兄,你的意思是元胎境是我们小玄界特有的境界?只有我们小玄界才是从元胎境开始修行……”

嗯?等等!

顾余生说到此处,大脑轰隆一声,仿佛被雷击一般,他甚至忘记了呼吸。

原来如此!

原来如此!!

顾余生终于明白了。

为什么上界仙人会布下囚笼,囚禁众生。

为什么这方世界会天道不全,很多七境修行者再无法入八境了。

一定是在时间的长河的某个节点,有人从三千修行大道中走了捷径,窥探到大道隐秘,从而引起修行界的巨大变革。

顾余生强自压下内心的骇然,极力的保持平静:“九……九师兄,元胎境……其实是修行捷径,对不对?”

万千象默然,他的目光深邃,仿佛能洞悉顾余生的内心,下意识的握住签筒,平静道:“小师弟,元胎境……其实是魔族修行者的某个境界……

在时间的长河中,某位修行者无意中窥探到这个秘密,原本要数百年才能到达的境界,缩短至百年,甚至数十年。

而天地间的修行资源,是有限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顾余生的手攥成拳头。

“九师兄,我明白,我明白。”

万千象也暗吐一口气。

试图将沉重的秘密放下,话语一转,“这些事,你心里明白即可,不可告诉任何人。

回到修行上来,虽然凝练元胎后能很快的提升境界,但是,修心,修身之后,终究是要感悟天地的。

由于时间过短,绝大多数修行者,都无法感悟天地。

加之上界修行者,以界为笼,遮掩了天机,无法观测到真正的天地宇宙,日月星辰,自然也就无法突破,小玄界中,能窥天地奥秘的地方,少之又少,昔日夫子在敬亭山悟道,窥得天地奥秘,才重启圣院之名,其初心,是为众生留一条路。

只可惜……人心在变。

人族也好,妖族也好。

千年来,一直战乱不止,究竟原因,就在于争大道。

但很多人并不知晓,即便窥得天机入八境,其实很多人的道,都是有瑕疵的。

故而在小玄界,在境界的划分上,出现些许变动,上三境,变为八境元婴,九境化神,十境玉璞。”

万千象说到这,略微顿了顿。

“很多年前,大师兄,二师兄和三师兄在后山论道,一致认为修行者一开始修炼的元胎境应是上三境修行的过程中一个长期沉淀的感悟过程。

由于提前修炼,从而导致绝大多数修行者根基出现瑕疵……这也是诸多宗门修行者以元胎凝聚的颜色品质的高低来判断一个人的根骨资质优劣的重要原因,往后的开脉,煅骨也同样如此。

因为一旦突破至元婴,身体上的瑕疵,就会在感悟天地的时候无限放大。

诸位师兄当中,五师兄早年沉迷剑道,为了弥补自身的瑕疵,在八境足足停留了近百年,八师兄为了稳固根基,至今还在临渊修行。

我游历人间数十年,看尽人间冷暖,才在心境上有所突破。”

顾余生听后,说道:“怪不得九师兄的修为境界,比五师兄,六师姐还要高。”

万千象忙摆手道:“但我的战力,却比不上五师兄,六师姐。五师兄困于心,无法发挥真正的实力,六师姐为心魔所扰,绝大多数的力量都用来镇压心魔。

小师弟,昨日我在前山施为,一是借了夫子的老牛之势,二是窃天之法加持于身,终是损寿之道,并非正途。”

万千象说到此处,神色肃然:“如今圣院灵脉已断,你观到的宇宙星辰并非真实完整,你下山之后,可重新凝练元胎,开脉,煅骨夯实根基。

待至大荒深处,那里有诸多机缘之地,或许可以看见真正的苍穹星辰,到那时再感悟天地,以身为熔炉,日月星辰为精,用以充盈本命瓶蕴养神魂,自可凝练出元婴,如此,虽有瑕疵,他日也不用耗费百年光阴去修补。”

顾余生听到此处,心神一动。

“九师兄,若根基夯实,又能以本命瓶中凝液蕴养神魂,是不是可以直接入玉璞境?”

万千象想了想,纠正道:“小师弟,日月之精为气,藏储于本命瓶中,若要以气为凝液,不知得何年何月,人的寿命有限……如此飘渺之事,非有大机缘,岂能强求?”

“哦。”

顾余生点头,暗观藏于本命瓶中的七滴神魂之液,若有所思……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