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晋国使者(2 / 2)

刘塬说完又对陆预问道:“如此说来,此人德行兼备?不是沽名钓誉之徒?”

陆预回答道:“此人正气实务,非是那种夸夸其谈之人。且文章优佳,是难得的干才。”

此时太子连忙应和道:“父皇,此人与儿臣有一面之缘。是个为百姓生计而四处奔走的良人。”

那天太子与刘塬说玄都观的时候,太子并没有说关于古宗奕的事情。

刘塬听到太子说这话,还以为这个古宗奕去过东宫,是太子门的门人。

刘塬一直想让太子有自己的门人,自己的势力而不是完全依靠于曹岳。

于是刘塬说道:“如此优生,朕当殿试考备于他,其若真有才沉迷,朕必重用之!”

刘塬这话可不只是赞许古宗奕的为人。

他这是让薛参断了派古宗奕规薛西范去晋国的念头。

殿试可没这么早,古宗奕如果要参加殿试,他就不可能去做这个晋国使者。

林从南见此情形,连忙又从队列里走了出来。

“臣吏部侍郎林从南有本要奏。”

“奏来。”刘塬巴不得有人来打断薛参的话,所以马上同意了。

林从南在殿中站定位置后说道:“薛西范目生精曜,幼有名闻,内则恭让,外沈有度。时人称贤,有人臣之相也。以此之伟资,晋国不敢怠慢。此晋使不二人选也。”

薛家因为与大爷党走得近,族里又出了薛西范这么一个人才,太子党当然想要把这个人赶出朝堂之外。

有的时候说别人好话,也不是一件好事。

曹岳、刘永铭皆是此类高手。

林从南也只是从曹岳那里学到了一些说“好话”的皮毛而已。

刘塬面向众朝臣宣布道:“朕意已决,着翰林院拟旨,赐鸿胪寺司仪郎中薛西范朝请大夫衔,持节,往使晋国!此事不必再议,皆退下吧!”

薛参无奈,只得看了一眼正在退入班列的林从南之后也退了回去。

他们二人是退下去了,可陆预还在殿中站着呢。

陆预见得众人皆以退下,大声地嚷道:“臣礼部尚书陆预有本要奏。”ωωw..net

“奏来。”

“臣闻宗民天生,树以明君,君司黎元,郊庙造光。四海秉中兴之念,群民怀苏望之思。然大灾荐臻,陵虐天邑,民苟食土毛,行哭阡陌。遗孤之童,无可存贬。臣拟,专司孤童之院,赈之粥济,教以蒙学。”

陆预是想直接成立一个孤儿院,孤儿院里还要有先生教书。

陆预的提议让刘塬大大地又为难了一把。

建议是好建议,可是这支出又该从哪里来呢?

刘塬为难之际,丁成儒从队列里走了出来。

他说道:“臣户部尚书丁成儒有事启奏。”

“讲来。”

“臣附议陆礼部之言。民生之所望,青壮之士也。青壮之所成,幼丁之健育也。陆礼部之言乃兴国兴邦之策。臣拟增税一成,以滋养丁幼。”

刘塬一听要增税一成,那头一摆,冕冠上的珍帘摇得哗哗作响。

刘塬连忙说道:“不可不可不可!民之不易,怎能妄加岁赋!”

刘塬话音刚落,那吏部侍郎乐正信就从队列里赶了出来。

“臣吏部侍郎乐正信,有本要奏!”

没等刘塬同意乐正信说话,那乐正信噗通一声跪倒在殿中。

“臣弹劾户部尚书丁成儒,视民无物,奸佞成性。陷民于灾困,谄君于不义,馋言伴君,危及社稷!此古之李林甫、杨国忠是也!臣请杀之,以谢天下!”

刘塬是了解丁成儒的,他不会因为丁成儒这个加税的话而治罪于丁成儒的。

丁成儒连忙说道:“不加岁赋,国不可支,何银滋养丁幼?吏部在籍之闲官何其之多,俸每每占之国库一二,何言保境安民?”

刘塬见得太子党与大爷党又要再吵起来,连忙说道:“众爱卿,此事不议!此事不议!众爱卿且宜且退。”

丁成儒刘塬一拱手,又加砂浆泵冲着那乐正信冷笑一声回了队列里。

乐正信得意于自己挫败了太子党阴谋,也回到了队列。

但很快乐正信就回过味来了,自己是被丁成儒给耍了!

丁成儒要的就是这样一个结果,他才不愿意户部再多一项开支呢。

乐正信想到此处,脑子嗡嗡作响,心里越想越气。

但现在他也只能气着,毕竟皇帝已经说了不再议这件事情了。

陆预自己也知道现在提这个不太可能获准,他只是在提醒刘塬百姓过得并不太好,受灾的人群里孤儿最是可怜。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