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便宜行事(2 / 2)

那侯不平一听,怒火中烧,他叫道:“天下崩离,乱纪毁纲者皆出于豪强仕人。国家多难,救世哺民者多出于颠沛草莽。臣子安坐于朝内如何济难?世家屯粮于仓中如何救民?不派钦差又当如何拯民于水火之中!何故安顿世家富主而不跌视民情呼?”

侯不平说完撇开卓英便要往紫宸殿里闯。

守在紫宸殿外的禁军侍卫哪里容得侯不平乱来。

他们往侯不平身前一站,也不打、也不骂只是阻住侯不平的去路。

只要侯不平不再往前,禁军其实也不会为难他的。

若是侯不平真要硬闯,怕是禁军侍卫不会再这么客气了。

卓英连忙拉住侯不平说道:“侯右都!侯右都!莫要如此,有旨意!有旨意!这圣旨是给您的!”

“给我的?不是说宣完了么?”侯不平回过身来看着卓英手里的圣旨愣了一下。

他又问道:“有圣旨为何刚刚不宣?”

侯不平说完正要下拜,那卓英连忙用拿着东西的手去扶止。

他一边阻止一边说道:“不必不必!皇上交待了,不必宣,您自己看。”

“哪里有有旨不宣只看的道理?难道改规矩了?”

“您看了也就明白了。”

侯不平疑惑着从卓英手上接过圣旨,而后不可置信地张开来看。

只这一眼,那侯不平便猛吸了口气:“便宜行事!”

侯不平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份圣旨明明已经从翰林院送过来了,却迟迟也没有拿出来。

“便宜行事”真的得需要好好得考虑要不要真的给出去!

卓英看了看左右,见得只有宋宪在场而没有别的官员,他向前靠近了一步。

卓英轻声说道:“皇上让您即刻起程,微服而去。先理清洛阳府之情况,届时第一批的粮食、银货必然已到位,您自行安排事务。皇上还说,凡事不必请示,可先斩后奏!”

卓英说着将手中的宝剑也给递了上去。

侯不平愣了愣神,言道:“先斩后奏?”

卓英道:“皇上说,救民于水火,钱粮多寡为其次。朝中良政能施民于下者,方为其主。吏治清明,上下通达方能救世。若贪吏腐官行于阡陌,除以天灾必又加人祸矣。御赐之剑可斩一切不法、不容、不敬、不孝者!”

侯不平一听那两眼是热泪盈眶。

他向殿门外退走了几步,而后面对着那殿门,噗通一声便跪了下来。

侯不平高呼:“青天有眼,苍生有救矣!皇上圣明呀!”

卓英此时的手已然空了,他连忙上前搀扶:“侯右都,请起,快请起!”

卓英扶着那侯不平从地上起来。

卓英又说道:“皇上让您快些起程,莫要张声,免得让那些有心之人向地面通了气,或是让世家藏匿粮食不愿出舍,或是让职官做以假账通贾售粮,损国之资。总之,您快些起程也就是了。”

“是是是!”侯不平一边应,一边擦去眼泪。

但此时侯不平又有些担心起来。

他现在全身上下也就那几枚大子,这要出行真就不太容易。

侯不平正想着从哪里可以借到钱之时,卓英从怀中拿出一张纸来递了过去。

“这是……”侯不平有此示解。

卓英轻笑道:“六爷在殿里头呢。皇上让六爷写了张字条,让您去秦王府领盘缠,还说您以前欠六爷的银子就一笔购销了!”

“阿?”侯不平惊了一下。

他一手圣旨一手宝剑,艰难地用右手两指手坚难得接了过来。

侯不平看了一眼,心中欣喜,小心翼翼地收进了怀里去了。

卓英看着侯不平悲天悯人且又清贫的样子也有些不忍。

正此时,卓英又想起了什么事情来。

他连忙从怀中抽出了刘永铭给的那双筷子。

“侯右都,这里还有双筷子,您也拿着。”

“筷子?”侯不平有些疑惑,他不知道皇帝给自己筷子是什么意思。

卓英说道:“黄河泛灾之时皇上正在用膳,当时就抓着这双筷子。曹相在里头起草圣旨之时,皇上手里的这双筷子就没放下过!刚刚皇上让小人将这双筷子交给您。”

“把一双筷子交给人?皇上这是何意呀?”

卓英言道:“赈灾放有放粮,放粮必有舍粥,舍粥必有吏官从中私囊。皇上说,凡官仓施粥,以筷试之。筷子插入不倒者,赏优绩。筷子斜倒者,评劣绩。任后侯选不用。筷子浮起者……”

“如何?”

“粥厂主事者当场斩首示众,随众小吏发配充军,县令革职,知府罚俸。”

侯不平那泪终于是止不住了,但他那张老脸虽然挂着泪珠,但显出的却是一鼓坚毅之表情。

“皇上爱民之心,臣必宣之乡里,好叫百姓得知!望卓侍中转告皇上,若是赈灾不利,请治臣罪!”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