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焦头烂额(2 / 2)

如果这件事情不解决好,李裕上奏到皇帝的眼前,刑部及长安城方刑案的官员还能有的好。

为了让李裕不要跟皇帝去说,刑部是向李裕保证这保证那,并且向着长安府衙施压,让他们快些破案。

但是,好几天了,长安府衙那里却是一点线索都没有。

李裕那里都快按不住了,这才让方孝夫急上了心头。

也万幸皇帝不在宫里,他若是在,不可能一点也没听说,宋侍郎的密探可不只是盯人盯稍这么简单。

民间的一些传闻他也都是要过问的。

方孝夫带着满心的心理走了。

可殿门外还站着程管炜、胡琏庸、宋宪以及侯不平。

那卓英看了看剩下的几个人又回到了紫宸殿,不一时又拿出了一道圣旨。

“吏部尚书程管炜殿前接旨!”

“臣吏部尚书程管炜奉旨听宣。”

“应天顺时,受兹承运,皇帝诏曰。太祖建业,依时天命,握御寰宇,教化导民。纳言制奢,采谏绝侈,秉仁御国,众望归心。然,居安而忘危,常治而思狭,委寄失才,怀奸拥朋之吏使于阡陌,苞祸使术者竞于乡野。吏治之难,以成疏局,着吏部尚书程管炜教以文选,考课功政,甄忧而留故,别劣而去罚。名上听授,量德而任,持才而官。是以君子防其始,圣人闲其端,拔反之乱,成民之望归。钦此。”

“臣吏部尚书程管炜奉法领旨!”

卓英合上圣旨之后,将圣旨交给程管炜。

程管炜拿着圣旨起身之后,对卓英问道:“卓侍中,皇上可有口谕给我?”

卓英摇头说道:“并无其它口谕。”

程管炜客气地说道:“卓侍中辛苦了。”

“程天官说的哪里的话,我一个奴才,能辛苦什么,皇上才辛苦呢。卧于龙塌却又要理事,哎。”

程管炜连忙说道:“听说这几日皇上的胃口有了?”

“哟!程天官,这可不是您该问的。”

“是是是,卓侍中说的极是。我就是关心皇上龙体,不慎脱口而出。所谓关心则乱嘛。”

谁都可能心乱,程管炜却不可能。

他最大的本事并不是在于如何施巧计,而是在于冷静。

他的冷静已经超出了一般人的极限了。

卓英笑道:“程天官,若是没什么事,我还得回殿里呢,皇上那里还有几份圣旨。”

卓英说着,用眼神瞟了瞟剩下的胡琏庸与宋宪。

而侯不平却还在那里干着急着。

“您忙您的。”程管炜说着便向卓英告辞。

但他却没有马上离去,而是等到卓英进了殿里以后,他这才转身离去。

程管炜心里可不太太平。

他知道这份圣旨意味着什么。

之前宣的那几份圣旨开头可都没有惯例的“应天顺时,受兹承运,皇帝诏曰。”这几个字。

这说明圣旨写得十分着急。

而程管炜自己的圣旨开头,却有这么十几个字。

这原本就十分不正确。

聪明的程管炜已经看出来,这是一份曹岳的和解协议书,又是一份曹岳对程管炜的警告书。

圣旨里让程管炜加紧对官吏的才能、文功进行考核。

这意味着吏部不仅拥有对一般官吏升迁的指使权,还有了对官吏们的自主裁决权。

之前,吏部只是可以择优选择一些官吏,有些官吏虽然侯选,但他们还是官身。

有一些官员不称职,但又没有什么太大的劣迹,御史台那边也不会花费时间去弹劾,就只能由吏部去弹劾。

但问题是那些小吏小到中书那边不太愿意去处理,一天拖一天。

中书省的人更不会把这些小事麻烦到皇帝的身前,所以产生了一些行政及社会上的矛盾。

现在吏部的考功权加深了,不仅可以对不称职的官吏进行弹劾,还能直接进行劣行裁决。

那些才能不足的官员,现在可以被评为“下等”而观察。

如果再没能体现该官吏的能力就会被夺官。而给侯选官员空出位置来。

言外之意就是,即使御史台那边的权力被减弱,大爷党对于官吏弹劾的权力依旧保留,只不过是从御史台转移到了吏部而已。

同时,这份圣旨里又处处向程管炜说明了四个字“不要捣乱”。

只要程管炜不要在这里面弄点什么事情出来,那么吏部那边就随程管炜自己去折腾。

两件事合起来,让程管炜心中更加确认了自己的想法。

那就是“皇帝不能理政”所有的事情都是由曹岳与进了紫宸殿一直都没出来的刘永铭弄出来的鬼。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