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三万担粮(2 / 2)

如果刘永铭在紫宸殿里,那么这道圣旨一定就与刘永铭有关。

朝里任何人想在三天之内在不动库粮的情况下合法得弄出三万担粮食那几乎都是不可能的。

但李裕却是可以做到,因为他真的有三万担粮食!

李裕派人去了洛阳那边接受粮食,他给自己心腹的指令的,接受到粮食以后马上借给洛仓。

虽然洛阳府受灾,但李裕却是深信自己的那三万担粮食一定平安无事。

也许他今天早上也收到了从孟津那里发来的消息。

八百里快马虽然很快,但信鸽的速度也不低。

朝廷没用信鸽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效率,因为信鸽有时侯是会丢失的。

国家大事可不能因为这样的意外而导致大事,所以统一使用快马。

但李裕却是可以用的,他不怕信鸽丢失也不怕消息泄露,毕竟还可以用暗语写。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这道圣旨几乎就是白给李裕的功劳!

若不是刘永铭在里头帮着自己,那又会是什么呢?

但卓英是不明白李裕的目的何在的,自然也是不好回答。

卓英只说道:“李侍郎,我就是皇上身边一个伺候的小人物,皇上交待了,今日事多,凡事不要多嘴。我里头还有事,您随意。”

卓英说着便又回到了紫宸殿里。

李裕见得卓英进去,拿着圣旨正要走,那丁成儒连忙将李裕给拦了下来。

“李侍郎!”

“哦,丁部堂有事?”

丁成儒连忙道:“有看到厉侍郎么?有几天没见到他人了。”

李裕应道:“不是告假了么?”

“怪就怪在这里,告假的条子是宫里侍中送来的。”

李裕忧心忡忡地道:“丁部堂,这事您得问那位送条子的侍中去呀,下官可不知呀!下官现在可比你还烦呢!”

李裕说着举了举手中的圣旨,而后说道:“我女儿丢了,这事您知道,我这几日是吃不下也睡不着,现在又让我在三天内弄三万担救灾粮,三万担粮食哪!我这上哪里弄去?”

丁成儒轻叹一声:“你三日内让你筹备三万担粮食的也确是够为难人了!要不要本堂帮你去洛仓那里打个招呼?”

李裕言道:“皇上若是要从洛仓调粮,还用得着把圣旨下来我这里来么?丁部堂这话里话外好像有深意呀。”

丁成儒尴尬地笑了一下说道:“李侍郎说的哪里的话。”

李裕想了想,说道:“丁部堂的意思是……黄河泛水,洛仓那里可能会有点问题,所以没从洛仓那里调粮?如若洛仓被淹……那户部里是个人都脱不开干系呀!如此说来,皇上让我来筹备粮食是因为丁部堂你……”

李裕话没有说完,那礼部尚书陆预连忙上前一步说道:“李侍郎,你就别吓丁尚书了。洛仓建在岗上,除非是水大到能把整个关中都给淹了,要不然不可能淹到洛仓的。”

丁成儒想了想,也觉得陆预说的有道理。

即然洛仓没事,紫宸殿里的曹岳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了李裕?

丁成儒的想法是,曹岳极可能是在为难李裕。

他料想李裕一时间弄不到这么多的粮食。

丁成儒听得连连点头,而后问道:“那李侍郎打算从哪里弄粮食?”

李裕摇头叹了一声:“走一步算一吧!”

李裕虽然这么说,但心里却是有数的。

且正如刘永铭与曹岳在紫宸殿里说的那样。

李家是有粮食的,但问题是李且出事的时候李裕并没有出手相救。

所以要跟陇西李家做盐货生意的那些李氏同族借买,他还要花点心思。

凭借着李裕在陇西李家的声望,想来弄几万担回来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时间。

至于那三万担粮食,早上的时候李裕已经收到了从孟津县发过来的消息。

说是夜里在接收完粮食,他们又将粮食分成四批,搬上了四条船里准备运往巩县存那里的洛仓里。

洛仓是允许地方上的百姓将粮食寄存在那里的,相当于粮食银行。

在一切都做完以后,临近四更时就发生了水灾。

当时粮食已经装在船上去了,而船停在码头,用缰绳栓得结结实实的。

洪水来的时候,虽然水涨船高,但那批粮食却没有被冲走,安然无样。

只是那些完成工作以后正在休息的搬运工好一些都没能逃生。

所以现在李裕除了写信给陇西李家的盐商贩,就是在家里等着孟津那四条船的消息回来。

毕竟粮食还在孟津县。

李裕是想,不管刘永铭在不在殿里,曹岳是一定在这。

曹岳定是想用这个为难自己,却是刘永铭转接过来,借力打力给自己添加了功劳。

13714小说推荐网:www.13714.com